高校如何进行人才培养_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开发、培养已成为加强国家竞争力及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韩国政府认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既是过去韩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又是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迅速实现经济恢复的基础,更是未来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一直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视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事业而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教育立国”战略,为韩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
1 韩国的人才培养概况
韩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二战”结束时,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机构只有19所,学生7891名,其中综合性大学只有汉城帝国大学一所,在校生800余人。但是,独立后韩国高等教育却发展迅速,分别用了20年和15年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又积极推进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不仅大学的数量和大学生人数大幅增加,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1990年韩国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升学率为33.2%,2000年则提高到68%。1990年韩国有107所普通大学,在校生1040166名;而2006年普通大学增加到175所,在校生1888436名。2007年,四年制的大学和二年制的高等职业学院共有408所,总在校生数为3262135名。
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在经济开发和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根据对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水平和人才数量的预测,确定人才政策的方向,并为及时供应所需人才,多次进行教育改革,修改相关制度。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政府还适时地改变了其人才培养政策的重点,如20世纪60年代主要培养轻工业人才;70年代主要培养发展重工业与化学工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80年代主要培养尖端产业技术集约化所需的高级科技人才;90年代则培养了能够研究和开发新技术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人才。
2 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2.1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弹性培养
韩国政府在上世纪末启动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育理念从以施教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移,强调高等教育是施教者为受教者提供的服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顾客指向性”战略,采用完全学分制,在制度上保证学生享有学习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
一是宽松的选课制度。学生入学以后可以按照高考时填报的志愿进入专业,也可以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决定自己学习的主修领域,在专业及课程的取舍上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丰富的自我完善空间。学生在学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跨专业、跨学科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选课时,只需用自己的学号登录校园网找到自己所选课程的条目点击即可,而不必向自己所在的系科和所选课程系科申请。对于自己所选的课程,学生可以在开学初试听一到两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所选课程有无时间冲突问题以及教师上课质量等因素,学生自己觉得满意就可以定下来。课程结束后,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还可以主动放弃或选择重修。除了主修专业的课程以外,如果一个学生选满另一专业的七门课程并取得学分,毕业时就可以在毕业证书上加注第二专业证明。
最近韩国国内大学又突破过去形式上的学术交流,尝试崭新的交流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本校选择不同专业的科目,还可以在大二、大三期间择校插班入学,新学校承认学生原来所修的学分,在总学分达到一定要求后准许毕业,颁发学位。如延世大学、西江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高校实行互相承认学分的制度,这3所大学的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到其中某一所大学去上课,双方互相承认所修学分。从2006年开始,韩国对所有专业进行开放,充分利用各大学的优势领域,增强大学的竞争力,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是灵活的就学机制。学生觉得有必要,随时可以提出休学要求。如果学生就学期间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可以申请休学甚至退学;而一旦发现需要进一步深造时,也可以很方便地回到学校继续学业。这种制度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自己需要什么知识,什么地方欠缺,因此当他们回到课堂以后,就能够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更高。
另外,韩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终身、开放的教育体系,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学分银行制”,在学习进度上给予学生更大的弹性空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在选择学校和学习科目方面也有更大的灵活性,学习者对什么课程感兴趣,就可以学什么,考什么,学分积到一定程度,国家即发给学位证书。
2.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
韩国经济增长战略从政府驱动向企业和大学驱动的转变促进了高校课程与就业世界的紧密联系。在这种大背景下,韩国政府提倡和鼓励大学教育机构广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要求大学提供专门化和特殊化的课程并安排产学结合的现场教育课程。韩国高校也提出了大学类型及模式多样化的主张,并一致强调在具体学科领域营造尊重专门性的氛围,以主动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为此,韩国高校积极摆脱以学问为主的课程束缚,在开设专业时非常注重学科的应用性和实效性,积极引进实用性价值和职业性要求高的教学内容,统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课间壁垒,提高课程的综合性、系统化和现代化水平。除一些理论课之外,着重教授实用技术,强调与就业市场的衔接,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产业培养高学历的技术人才。例如,为改变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状况,韩国启动了第七次课程改革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按照就业环境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写教材,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性大学。在“BK21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韩国政府大力改革大学教育课程,学习国外大学在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法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使之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加强产学合作,通过强化产学合作和实习提高受教育者的外部适应能力等。
2.3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
随着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实现,韩国高校本科教育已成为平民化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就业,而不只是为了学历。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使每个人根据其才能和兴趣得到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一是教学模式突破以往的给予型,而变为以讨论为主的课程大作业型(Projet),在研讨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是提纲挈领地指出各个知识点中最需注意的地方,其他的都靠学生自己去看,去找资料作研究和实验。对一些基础性的科目,老师会指定一系列参考书,只有阅读了这些参考书才能考出好成绩,完成作业;对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科目,教师会列出若干相关题目,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目,组成2~3人的小组,自己查资料、做实验,最后写出论文并做出演讲文件,如powerpoint,在全班宣讲并接受教师和学生的提问。由于韩国高校没有班级的设置,绝大多数人都不住在宿舍而是住在家或自己找房子住,同学们之间很多互不相识,要组成小组必须相互沟通,大家找到共同的时间,一起讨论,分头协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独立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是将学历教育和技能资格教育融合在一起。韩国政府积极推进开放教育体制的信息化工程,设立国家多媒体教育支援中心,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联结在一起。各大学在课堂教育之外,还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现场教育。韩国高等教育的175所四年制大学和学院、159所高等职业学院和19所多科技术学院普遍开展了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设有就业信息中心、职业指导咨询中心等职业指导机构,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和校外活动中通过心理测试、就业技能研讨、面对面或小组交流等形式推进职业指导工作,加强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领域的紧密联系。通过职业指导,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介绍给在校学生,既引导了学生职业兴趣的形成,又促进了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就学和职业选择。
另外,韩国高校鼓励教师在外兼职或者自己开创公司,因为这样教师能够累积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不但给学生带来更多与产业相关而又有用的信息,还能把实际项目带给学生让他们更早地进入实践环节。学校也很支持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工作,对于因为工作而不能来上课的学生,任课老师会在用人单位出具在职证明后准许学生不用来上课。这样学校教育不至于与产业脱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参与公司项目,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学习更有目标,能够更好地就业。
2.4 以人文精神为引导丰富学生生活
韩国高校意识到大学职能焦点应瞄准“人格化”教育的至关重要性,在80年代强化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从1990年开始强调人文教育,以开发个人潜在的能力,培养涵养丰富的人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首先,根据学校、学生、专业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和帮助新生开始大学生活。如延世大学开设“大学入门”课,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由各系主任或资深教授负责,和学生一起讨论诸如大学的目的、主修专业及其要求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领导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过上健康、平衡、快乐的大学生活。庆熙大学推出了“庆熙沉浸式住宿计划”。让大一新生第一个学期全部入住宿舍,在沉浸式教学环境中,通过外语、艺术和领导能力培训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区服务意识,更好地理解他人。学生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不同的小组,参加一些志愿活动,学校为每个小组配备了由教授、专家和研究生组成的导师组,指导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机会,课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其次,高校和社会团体经常义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深入体会韩国的传统文化,如动手制作韩国传统节日食品,表演韩国传统歌舞等,并注重引导学生将传统要素和现代化要素恰当地结合起来,在现代科技形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加强实践(夏令营、各种志愿者活动、课后教育活动等)为主的人性教育。学校提供专门的空间供学生组织各类活动小组和创办学生社团,以学生会为主进行自律管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外旅行和短期访学,体验海外文化——如非洲之旅、中国文化之旅、欧洲文化之旅、美国IVY之旅等,帮助学生进行自发的和积极的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3 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我国与韩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历史文化传统相近,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3.1 改革学分制,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潜能
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这一过程加剧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经历、入学基础、发展潜力等各不相同;同时,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等外力的驱动,又受到自身个性发展、就业需要、提高综合素质等内动力的启迪。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是从国外引进的,在招生、管理等方面与国外高校相比有很大差异,当前普通高校实行的学分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校更应在制度上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改革学分制,并辅以选课制、导师制和短学期制,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充分扩展他们的个人发展空间。
3.2 改革教育课程,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设置课程
课程是构成教育的主体,位居教育的中心,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整体的变化。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加入WTO,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对人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以及培养过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高校应该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起来,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各门学科的相关性、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注意近期效应与长远发展相统一。并为一些求学欲强、有自己特殊发展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
3.3 改进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从我国高校当前的教学实践看,“讲授式”仍然是相当多的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接受性学习依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高校的课堂教学应该积极探索师生互动教学,用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大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发现性学习转变,逐渐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继续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把重点放到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上,尤其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上。帮助学生进行自发的和积极的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3.4 加强实践为主的人性教育,积极实践开放教育
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各种教育活动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特长和趣味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涵养丰富的人性。高校应该抓好第二课堂,搞好课后和校外的教育活动,加强实际的、多样体验的学习,实施以艺能教育、兴趣教育为主的课外教育活动,灵活运用于课堂教育以外的课余、放假、休假等弹性时间,经常性地举办各类新技术、新发明的展示、博览等推广活动。
本文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wd/18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