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快报》:中国学者未将印度视作挑战
本文关键词:印度快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印度快报》5月23日文章,原题:北京并不担忧
上周,当一位帅气而又年轻的中国学者在北京告诉我,“今天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第二;到2020年,中国将会是最大经济体”。作为一位相对而言的年长者,我脸上现出一种被逗笑的表情。他相信,明天是属于他的。
让我苦恼的不是他的自信,而是他随后的提问,“印度将会是世界第几?”我含糊其辞,拿印度的国民收入线性图来应付这一问题,并表示类似的研究认为印度2020年将会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真的?”他问道,“这有可能吗?”
在1995年,我首度访问浦东,当时的浦东仍在建设之中。一名陪同我观看施工图的导游自豪地表示,这座新城是按照纽约的摸样进行设计。自1995年之后,我再未访问中国,最近一次访华是在上周。
17年前,我遇到的每个中国人都会用温和的观点看待印度,但是却鲜有兴趣关注印度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赶超西方”。7年前,中国的分析家们开始认真看待印度,因为他们看到印度在经历1988年的核试验、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拾获经济影响力,并且连续五年(2003-2008)经济增速超过了8%。
这些成就伴随印度外交政策中的实用主义而来,在美印达成民用核协议时达到顶峰。当时许多中国分析人士认为是时候密切观察印度会在未来十年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今,人们对印度及其保持稳定增长的能力抱有更大的好奇心,但却很少有人将印度视作中国的盟友。世界可能会以更加温和的观点看待印度,但世界与中国的往来却更加繁多。世界向中国献殷勤,因为需要中国。看看卑躬屈膝的欧洲人和出尔反尔的美国人吧!
如果还有什么事情让中国对印度感到不安,那就是印度与美国的关系了。傅高义记录了邓小平如何看待中美关系既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应对敌人苏联的武器。因而,许多中国人现在认为印度也在寻求美国的帮助来实现现代化,同时帮助美国“遏制”中国,与中国当年帮助美国打败而非遏制苏联的方式如出一辙。
但是,了解印度的人都知道,这个邻居是不太可能,而且可能也没能力帮助美国。由于国内争执不断、竞争力不足,印度并未被视作一种挑战,更别说是一种威胁。老一辈的中国学者都以温和的观点看待印度,年轻一代的学者全然未对印度感到不安,他们认为明天是属于他们的。迄今为止,即便是明天都不属于印度,又为什么要不安呢? (来源:摘要:)
本文关键词:印度快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6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23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