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交换馆员计划,我们一行两人于2005年3月14日至4月13日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学习、工作。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为我们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参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图书馆、两家区域图书馆和两家社区图书馆;演示、交流SILAS联合编目系统;实地考察LSS图书供应中心,使我们有机会全面了解新加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体系结构和运作特点。同时为了考察自动借还系统,由3M新加坡分公司安排,参观了四家大学图书馆,考察了这四家大学图书馆使用RFID芯片、可充消磁磁条和条形码实现自动借还功能的情况。经过一个月的参观、学习、考察,我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社会化协作运作方式、自动化系统的支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以往去的同志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现代化管理、社会化协作等方面有所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下面主要介绍新加坡图书馆在用的联合编目系统和自动借还系统情况:
一、联合编目系统(SILAS)
SILAS联合编目系统中的书目数据均采用MARC21格式,至于中文书目数据则启用880字段来给出中文书目信息;规范数据均采用OCLC的规范数据,每周进行一次更新,所有的书目数据已经全部实现规范控制。各成员馆必须提交经规范控制的书目数据。如果在数据制作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规范数据,则由数据制作单位制作新的规范数据,这些新制作的规范数据带有一定的标记,定期被提交到OCLC,经OCLC批准为OCLC规范数据后,通过每周规范数据更新来更新规范数据库,完善这部分书目数据的规范控制。这样,既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对OCLC的规范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建立使用西文规范数据的思路,我馆可以考虑借鉴。
(一)规范控制
SILAS联合编目系统中的书目数据均采用MARC21格式,至于中文书目数据则启用880字段来给出中文书目信息;规范数据均采用OCLC的规范数据,每周进行一次更新,所有的书目数据已经全部实现规范控制。各成员馆必须提交经规范控制的书目数据。如果在数据制作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规范数据,则由数据制作单位制作新的规范数据,这些新制作的规范数据带有一定的标记,定期被提交到OCLC,经OCLC批准为OCLC规范数据后,通过每周规范数据更新来更新规范数据库,完善这部分书目数据的规范控制。这样,既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对OCLC的规范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建立使用西文规范数据的思路,我馆可以考虑借鉴。
但是,该系统目前在索引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未考虑实现使用非规范词和规范词均可以检索书目数据的功能,没有实际发挥规范控制的最大作用。
(二)馆藏数据
SILAS联合编目系统中的馆藏信息均放置在书目数据的自定义字段中。有一个馆有此类文献,就建立一条馆藏字段,由于总共30多个成员馆,所以采用这种实现方式,也不会引起数据超长的问题,可以穷尽反映各单位的馆藏情况。
(三)权限控制
由于SILAS联合编目系统中的馆藏信息均放置在书目数据的自定义字段中。因此任何成员馆对任何数据均有修改的权限。
(四)经费结算
新建经规范控制的完整书目数据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修改非馆藏信息的书目数据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提交初编目数据没有相应费用。整个联合编目系统基本采用信用制。
(五)编目界面
各成员馆可以使用SILAS的编目界面,而后定期从SILAS中心下载数据到本地编目系统中;可以使用本单位自动化系统的编目界面,而后批量上载到SILAS中;也可以使用OCLC的编目界面,同时将记录保存在OCLC和SILAS两个系统中。
二、自动借还系统
经3M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安排,我们走访了新加坡师范大学图书馆、新加坡理工大学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和易安公立大学图书馆四家大学图书馆,每家使用RFID芯片、可充消磁的磁条和条形码的情况不尽相同。总体感觉是使用可充消磁的磁条和条形码两者组合即可实现自动借还功能,可以实现借助磁条实现安全性保障,但是对读者的操作有一定要求,无法保证还书的100%准确率;只使用RFID芯片即可实现自动借还功能,可以实现自动分拣功能,更有助于盘点功能,同时在完成自动借还功能时,对读者的操作没有太多要求,但是由于易被发现,易被偷盗,易被损害,只使用该芯片,无法保证书刊资料的安全性,无法保证还书的100%准确率;使用RFID芯片、可充消磁的磁条和条形码三者组合可以实现自动借还功能,同时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但是成本大大提高,同时也无法保证还书的100%准确率。
(一)四个大学图书馆实现自动借还功能的简要介绍
1.新加坡师范学院图书馆
该馆只在CD上使用RFID芯片实现自动借还功能,这样既实现了这类资源的自动借还,又保证了读者无法对原盘进行调包;其余图书馆书刊均使用可充消磁的磁条和条形码实现自动外借功能,但是没有实现自动归还的功能。该学校设立24小时自动还书口,内部放置一个大型书箱,读者只需要将书刊等从此口放入,工作人员会定时对书箱中的书进行还书操作,以实现还书功能,因此对于读者来说,使用可充消磁的磁条和条形码已经实现自动借还功能。
2.新加坡理工大学图书馆
该馆一直使用可充消磁的磁条和条形码实现自动借还功能。该馆使用ALEPH500系统,目前使用16版本,正在升级到18版本,同时正在每个馆藏上加贴RFID芯片,两者结合以实现自动分拣功能。该馆新购置两台识别RFID芯片实现自动借还功能的设备,并保留原有设备,满足未及时加贴RFID芯片,又要流通的资源的自动外借功能,采用新加坡师范大学一样方式实现“自动”还书功能。
3.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
该馆部分资源使用了3M公司的RFID芯片、可充消磁的磁条、条形码,以实现自动借还功能,但是自动还书功能效果不理想,要对归还的资料再次进行还书操作。
4.易安公立大学图书馆
该馆在书刊资料上使用了3M公司的RFID芯片、可充消磁的磁条、条形码,以实现自动借还功能。该馆购买了自动分拣设备,可以将自动归还的书刊资料进行自动分拣。
(一)结论与建议
1.基于可充消磁磁条的工作原理,我馆需要考虑已经加贴永久性磁条的书刊资料的处理方式。(新加坡某大学图书馆将这类书刊送装订厂,切除加贴磁条的书刊根部,再次装订成册,加贴可充消磁磁条。)
2. RFID芯片只能一个一个写数据,不支持批写入操作,因此我馆需要考虑购置写RFID芯片数据设备的个数和人力消耗、时间的平衡问题,同时要考虑今后库房调整带来的人力消耗和时间的平衡问题。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6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23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