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黑斑病链格孢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发布时间:2021-10-31 22:43
为研究新疆红枣中链格孢毒素的产生规律,对从南疆不同枣园黑斑病‘骏枣’中分离纯化的10株链格孢属真菌(5株链格孢菌和5株细极链格孢菌)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菌苔致病力、毒素产生种类及含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菌株在红枣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产孢量等都优于PDA培养基,但是产毒种类及含量却普遍低于PDA培养基;(2)在红枣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均比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生长速率更快、产毒种类及含量更多;(3)综合考虑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JZAa05为优势菌株。
【文章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2020,29(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JZAa05和JZAt03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第5天的状态
10株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不同时间后的平均直径
将相同浓度的各菌株的孢子悬浮液涂布于察氏培养基上,6 h后观察孢子萌发情况,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孢子的萌发率发现(图5),JZAa05、JZAt03和JZAt04菌株的平均孢子萌发率均超过80%,其中JZAt03的最高。说明这3株菌株的生存活力较强。图4 不同菌株在红枣培养基上培养7 d后的平均产孢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卢文洁,罗志明,李春花,尹桂芳,王艳青,王莉花.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5)
[2]防治红枣黑斑病的杀菌剂筛选和复配研究[J]. 刘础荣,董玥,吕青阳,李迎宾,蒋娜,罗来鑫,朱天生,李健强. 植物保护. 2019(05)
[3]树莓茎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孟婷婷,刘闯,齐鹰博,代汉萍,刘艳茹,严雪瑞.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5)
[4]红枣中4种链格孢菌毒素的检测及风险评估[J]. 程家兴,黎明阳,杨雨希,杨茜,袁涤,杨颉,王毅聪,张锐利,杜振霞. 分析测试学报. 2018(11)
[5]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6)
[6]南疆骏枣黑斑病症状表现及病原菌鉴定[J]. 董宁,冯宏祖,王兰,纪显洪,于丝丝.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6)
[7]南疆红枣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其保守基因序列分析[J]. 宋博,徐兵强,朱晓锋,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杨森.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3)
[8]骏枣黑斑病在树体分布情况及防治研究[J]. 玉山·库尔班,彭刚,帕提古丽. 山西果树. 2016(05)
[9]枣果黑斑病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田间药效试验[J]. 马荣,刘晓琳,梁英梅,闫军,陈宝军,赵景玲,张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6)
[10]新疆红枣黑斑病病菌的室内杀菌剂筛选[J]. 马荣,张传燕,刘玉,梁英梅,樊贵利,田呈明. 农药. 2012(10)
硕士论文
[1]新疆阿拉尔垦区矮化密植枣园红枣黑斑病发病规律的初步研究[D]. 符泽.石河子大学 2015
[2]新疆红枣病害种类调查及枣缩果病病原的相关研究[D]. 赵燕.新疆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68998
【文章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2020,29(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JZAa05和JZAt03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第5天的状态
10株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不同时间后的平均直径
将相同浓度的各菌株的孢子悬浮液涂布于察氏培养基上,6 h后观察孢子萌发情况,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孢子的萌发率发现(图5),JZAa05、JZAt03和JZAt04菌株的平均孢子萌发率均超过80%,其中JZAt03的最高。说明这3株菌株的生存活力较强。图4 不同菌株在红枣培养基上培养7 d后的平均产孢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卢文洁,罗志明,李春花,尹桂芳,王艳青,王莉花.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5)
[2]防治红枣黑斑病的杀菌剂筛选和复配研究[J]. 刘础荣,董玥,吕青阳,李迎宾,蒋娜,罗来鑫,朱天生,李健强. 植物保护. 2019(05)
[3]树莓茎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孟婷婷,刘闯,齐鹰博,代汉萍,刘艳茹,严雪瑞.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5)
[4]红枣中4种链格孢菌毒素的检测及风险评估[J]. 程家兴,黎明阳,杨雨希,杨茜,袁涤,杨颉,王毅聪,张锐利,杜振霞. 分析测试学报. 2018(11)
[5]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6)
[6]南疆骏枣黑斑病症状表现及病原菌鉴定[J]. 董宁,冯宏祖,王兰,纪显洪,于丝丝.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6)
[7]南疆红枣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其保守基因序列分析[J]. 宋博,徐兵强,朱晓锋,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杨森.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3)
[8]骏枣黑斑病在树体分布情况及防治研究[J]. 玉山·库尔班,彭刚,帕提古丽. 山西果树. 2016(05)
[9]枣果黑斑病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田间药效试验[J]. 马荣,刘晓琳,梁英梅,闫军,陈宝军,赵景玲,张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6)
[10]新疆红枣黑斑病病菌的室内杀菌剂筛选[J]. 马荣,张传燕,刘玉,梁英梅,樊贵利,田呈明. 农药. 2012(10)
硕士论文
[1]新疆阿拉尔垦区矮化密植枣园红枣黑斑病发病规律的初步研究[D]. 符泽.石河子大学 2015
[2]新疆红枣病害种类调查及枣缩果病病原的相关研究[D]. 赵燕.新疆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68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346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