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瓜果花卉论文 >

‘永泰’杨梅亲本鉴定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变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3 05:02
  采用基因组重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研究‘永泰’和9个相关品种的亲缘关系,并开发了4 025个SNP核心标记用于遗传和育种研究。根据SNP位点的变异性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 GS),得出‘永泰’与亲本‘硬丝’的GS为0.997 83。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10个品种分为2组,其中:‘黑晶’‘东岙早梅’‘乌紫’‘荸荠’‘木叶’5个品种聚为一组;‘早大梅’‘早佳’‘软丝’‘永泰’‘硬丝’5个品种聚为一组,且‘硬丝’与变异品种‘永泰’聚为一小支。同时,‘永泰’在叶片大小、叶缘、叶脉等形态学性状和果实口感上与亲本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永泰’与参考基因组对比注释,共得到4 660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根据研究结果推断,‘永泰’叶片和果实产生显著形态变异的原因可能是SNP位点产生了转换和颠换以及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突变。由此可见,‘永泰’既有亲本‘硬丝’的基本特征,也有与其形态学和果实口感上存在的典型差异。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46(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永泰’杨梅亲本鉴定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变异分析


核心SNP位点在杨梅染色体上的数量(A)及分布(B)

杨梅,进化树,品种,核心


对来源于不同地方的10个杨梅品种(材料)的叶片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各个杨梅种质间叶片形态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永泰’叶片纵横径最大,‘荸荠’纵横径均最小;‘东岙早梅’‘早大梅’和‘软丝’叶片色泽均为中绿,其余品种均为深绿(表5,图3)。其中:‘黑晶’‘东岙早梅’‘早大梅’的原产地分别来自浙江省台州市辖区的温岭、黄岩、临海3地;‘早佳’和‘木叶’均来自浙江省兰溪市;‘乌紫’和‘荸荠’分别来自浙江省宁波市的象山县和余姚市;‘硬丝’和‘软丝’均来自福建省龙海市。这些各自在同一地市级行政区域内的杨梅品种叶片存在差异,说明来源于同一地区的杨梅不一定是同一种质。‘永泰’杨梅的来源倾向于‘硬丝’,它是由后者的一个枝条突变而来的,在叶片大小、叶缘、叶脉与果实上的表现均不同,其他7项指标相同或接近(表5,图3)。与拟亲本的‘荸荠’相比差异大,与浙江省临海市的‘早大梅’、福建省龙海市的‘软丝’差异较小。可见,‘永泰’和‘硬丝’‘早大梅’亲缘关系较近,GS数值大(表4)。这说明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不一定与地理区域相一致。

形态图,荸荠,永泰,形态


‘永泰’‘荸荠’和‘硬丝’果实形态比较


本文编号:3473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3473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8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