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期刊标点符号误用举隅及纠正
本文关键词:社科期刊标点符号误用举隅及纠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要针对在编辑工作中发现的社科期刊文章中存在的大量标点符号误用、滥用现象,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01《标点符号用法》、《汉语语法》、《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以及笔者在工作中累积的经验,举隅和分析纠正了一些典型的标点误用类型和具体实例,供撰写、编辑、校对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参考。
【作者单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社科期刊 标点符号 误用 纠正
【分类号】:G232.2
【正文快照】: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句子的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在我国的使用还不足100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及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五四运动时期,它是在承用我国传统的句读方法及吸收西方语言学经验基础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兴昌;陈浩元;;给科技书刊编辑关于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学习重点的建议[J];编辑学报;2013年03期
2 曾常红;《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孙志波;;标点符号之误用辨析——读张虹老师《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有感[J];科技与出版;2008年09期
4 徐玲;;运用标点符号应注意的事项[J];青年记者;2007年Z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方遂;论语气三角和句末点号[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丁俊苗;;不足与需要:论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梅;;略论从教师、科研人员到编辑的观念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梁燕;论科技书刊的中、英文连字线的用法[J];编辑学报;1998年01期
5 宇文高峰,黎文丽;重视选题 优化选题 办出精品期刊[J];编辑学报;2005年01期
6 封禹,李筱蕾;医学文献中顿号误用辨析[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7 杨小萍;关于GB/T15834—1995中连接号应用问题之我见[J];编辑学报;2005年05期
8 薛培生;赵峰;孙岩;杨兴华;鲁宁琳;张毅;;《落叶果树》杂志的差异化竞争策略[J];编辑学报;2008年01期
9 贾亚洲;;数值范围号“~”和“—”的使用辨析[J];编辑学报;2009年04期
10 崔京艳;;中医药学转型与编辑特质[J];编辑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迈利;;适应新形势 大力开发、培养策划型编辑人才[A];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袁希娟;徐荣花;;中英文冒号的对比研究[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3 程林仙;;气象期刊有关时间表示方法探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继红;论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向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苏统华;脱机中文手写识别—从孤立汉字到真实文本[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吴碧宇;汉语句子话题链的认定及其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蒋哲杰;魏晋六朝与晚期罗马的文化语言活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晓彬;古籍标点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娜;俄语标点符号在语篇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夏语曼;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菁;基于2011版新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谢琼;翻译规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廖怀宝;英汉语逗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杜宝莲;反问的否定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张拥政;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强调手段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黄蔓莉;标点符号使用中的错误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9 解艳;中英文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引语的对比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耿茜茜;法律文本中的逗号[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浩元;张铁明;郑进保;颜帅;李兴昌;;科技出版物应正确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J];编辑学报;2013年02期
2 张虹;;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J];科技与出版;2006年03期
3 徐玲;;运用标点符号应注意的事项[J];青年记者;2007年Z1期
4 徐允迁;;标点符号使用中应关注的三个因素[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胜龙;江西省首届优秀社科期刊评选揭晓[J];金融与经济;1995年09期
2 崔家善,张正明;社科期刊如何走出困境[J];学术交流;1994年04期
3 潘琦;关于发展和繁荣广西社会科学期刊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4 凯明;湖北省社科期刊编辑研讨会暨颁奖会在鄂州召开[J];理论月刊;1998年01期
5 张秀芳;本刊入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后听取意见找问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0年01期
6 吕桂燕;社科期刊在理工院校的管理与利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屈演文;世纪之交社科期刊发展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8 李景风;市场竞争与期刊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9 张积玉;社科期刊的特色化之路[J];中国编辑;2003年06期
10 陈景云;提高社科期刊编辑素质之我见[J];理论探讨;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武;;加入WTO对我国社科期刊的影响与对策[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晓泉;潘起潜;;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方法误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3 丁山;;跨越两洋与政策沟壑——《收藏家》杂志走出国门后的驻足[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程学军;敖红;;论建设高素质的社科学术理论期刊人才队伍[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吉尔格丽;;当前部分科技期刊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庆祝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论文专辑[C];1998年
6 陈华;;部队院校学报质量提高与管理模式改革对策研究——以《武警学院学报》为例[A];第3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辉华;付小爱;郑勤;祝小静;熊秀忠;郑惠伶;张云;刘敬芹;;三大引文库收刊特色分析[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8 ;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期刊从业人员素质[A];中国期刊协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2年
9 杨新玲;;科技期刊中句号“。”与“.”的正确应用[A];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编辑学论文集[C];1999年
10 尤殿武;;论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的传播[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复旦学报·社科版主编》 黄颂杰;学术·管理·市场三重合力下的人文社科期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刘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人文社科期刊的学术担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方福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怎样和国际接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沙健孙;社科期刊应有的品格[N];光明日报;2004年
5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朱剑;社科期刊面临转型绝好机遇[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林玲;人文社科期刊推出新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宋晖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迎接电子期刊的挑战 建构人文社科期刊权威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肖贵洞;通过标点符号,确认近现代文献的赝品[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记者 宗时风;第八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高层论坛召开[N];宁夏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胡荣荣;第八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高层论坛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现代汉语词的离合现象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2 武忠定;越南现代新闻语言中的汉越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朱建芳;中国英语学习者弱化修饰语运用的语料库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邵玉鹃;中国学习者对系词be习得的语料库探究[D];东华大学;2009年
5 万枫;[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刘秋芬;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情态助动词使用情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高峰;中国学习者的日语指示词“コ·ソ·ア”的学习与教学指导[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巧林;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Very和Too的使用情况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9 冯帆;关于日语中汉语接尾辞“的”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张国芹;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将来时间表达特点的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社科期刊标点符号误用举隅及纠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34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