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对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适应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影响因子对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文社科期刊与科技期刊的差异性,使得以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为核心指标的期刊评价体系评价人文社科期刊时作用有限。只有从评价机构、学术期刊和作者三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增强影响因子在人文社科期刊的适应性,有助于共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期刊社;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文社科期刊 影响因子 期刊评价 适应性
【分类号】:GG252.8
【正文快照】: 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主要借鉴西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通过期刊影响指标与期刊来源指标两大块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学术排名等情况进行评价。其中期刊影响指标包括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H指数、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汶;柳建乔;;从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看湖北省科技期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3期
2 南红梅;潘新社;刘枫;宋亚珍;;从期刊被引年际变化分析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02期
3 褚超孚 ,刘艳阳 ,熊晓英;SSCI期刊学科分布对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指标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1期
4 齐孟文;刘凤娟;;关于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应用及其局限性评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5期
5 袁培国;;中文文科期刊影响因子评价作用之反思[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魏彬,侯汉清;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子”——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排名谈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赵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凸显原因的多维透视[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许海云;方曙;付鑫金;;基于特征向量中心度加权的期刊影响因子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书菊;;国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期刊引用指标比较——基于2005年JCR的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6期
2 袁军鹏;苏成;潘云涛;武夷山;;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及国际合作模式研究——科学计量学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陈耀辉;;提升普通高校学报影响力的措施和方法[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魏建亮;;人文科学与文学研究——从学术期刊的命名说起[J];东方论坛;2012年04期
5 孟思前;;广东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改革探析——基于西南联大的学术评价启示[J];大学教育;2013年19期
6 姚慧;刘立萍;;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影响因子的分析比较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王建华;王全金;刘棉玲;李萍;姜红贵;;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形成因素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陈留院;李红星;;入选核心期刊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作者信息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3期
9 邓金阳;罗艳菊;;国际性英文旅游学术期刊:发展、评价方法、排名与分级[J];旅游学刊;2010年12期
10 钱澄;;引文分析方法的本土化——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留院;李红星;;对核心期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群研究[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永欣;公共卫生系列专业期刊的量化评价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2 余佳莹;美国综合大学心理学系学科分布与优势研究领域[D];郑州大学;2007年
3 程小娟;两岸文科引文库来源期刊遴选机制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张荷;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状况的定量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冰晴;科学技术文献在时间上的自相似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完善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2 赖茂生;屈鹏;赵康;;论期刊评价的起源和核心要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袁培国;吴向东;马晓军;;多指标加权值对多学科学术期刊排序初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李爱群;赵智岗;邱均平;;中美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评价方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赵基明;刘霞;何汶;;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多指标综合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2期
6 窦曦骞;祁延莉;;特征因子与论文影响力指标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6期
7 李凤棠;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入选基础学科中文核心期刊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03期
8 廖智宏;;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与“栏目主持人”论[J];出版广角;2011年08期
9 袁培国;;期刊评价中引文索引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笑达;牛艳萍;王雅利;刘改换;;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客观性分析[J];太原科技;2009年08期
2 郝秀原;游苏宁;沈锡宾;吕相征;汪谋岳;钱寿初;;影响因子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编辑学报;2008年05期
3 张维平;;期刊评价探讨[J];图书馆杂志;2003年11期
4 张维平;对SCI的再认识——SCI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J];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06期
5 刘鹏年;龙旭梅;宋金燕;;免费网络医学期刊质量分析与评价[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年03期
6 秦江敏;王荣;;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苏成;潘云涛;袁军鹏;马峥;郭红;张玉华;俞征鹿;胡志宇;;基于PageRank的期刊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4期
8 李宁;;基于BP神经网络的管理类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李洪建;期刊评价中影响因子的引入[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年04期
10 苏成;潘云涛;袁军鹏;马峥;郭红;张玉华;俞征鹿;胡志宇;;基于HITS算法的期刊评价研究[J];编辑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秦江敏;王荣;;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3 郝秀原;汪谋岳;钱寿初;沈锡宾;包务业;游苏宁;;IF的应用现状及展望[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励;;期刊H指数、相对H指数、影响因子和扩散因子的比较[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建合;;影响因子中的期刊自引成分分析及自引半衰期探讨[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罗全安;杨晶;袁锦文;饶华松;;五种文章的影响力及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7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姜岭;;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浅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建辉;王志魁;徐宏;肖志军;孙梦婕;苏洪余;;自引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潇潇;从自引率到影响因子再到核心期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袁志勇;论文质量评价要看具体引用次数[N];科技日报;2008年
3 耶磊;《商洛学院学报》两项重要指标排名第一[N];商洛日报;2009年
4 齐芳;游苏宁强调 论文被引频次与学术质量无直接联系[N];光明日报;2007年
5 董子凡;“影响因子论英雄”也是进步[N];科技日报;2009年
6 南京大学 韩新民;构建科学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张义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编辑部;社科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提高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本报驻京记者 王婷;探索适合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钟扬;引用率低说明了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王旭东;观CSSCI入围与“扩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爱群;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余莉;SSCI收录我国社会科学文献的基本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我国期刊评价体系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彭家常;科学学及其三种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周英博;国际基础科学领域核心期刊h指数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盛艳霞;多元统计方法在评价《河北医科大学学报》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杜飞;《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载文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周冰清;中文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刘媛;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应萍;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红芹;开放获取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因子对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40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