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农业期刊 >

半导体有什么用_半导体制造用高纯超细碳化硅陶瓷粉体表面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9 09:22

  本文关键词:半导体制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海大学》 2011年

半导体制造用高纯超细碳化硅陶瓷粉体表面改性研究

李星  

【摘要】:SiC因具有抗氧化性强、高温强度大、耐磨损性好、热稳定性佳、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硬度和弹性模量高、抗热震性能好以及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近年来成为高技术领域的首选材料之一。在半导体制造领域,许多工程也都在使用SiC陶瓷。作为半导体制造用高性能陶瓷的原料粉体,必须要求SiC微粉具有高纯、超细、分散性好的特性,但经机械粉碎后的SiC粉体,因粒径小,表面能高,很容易发生团聚,形成二次粒子,很难实现超细尺度范围内颗粒之间的均匀分散以及浇注成型工艺中料浆的分散、稳定和悬浮,进而影响陶瓷材料性能的提高。因此必须对SiC粉体进行表面处理,改善SiC粉体的分散性、流动性,消除团聚,从而提高超细粉体成型性能以及制品最终性能。 本文依据分散稳定3大理论,设计出SiC粉体的双层包覆模型,以KH-550硅烷偶联剂作为中间过渡层,将有机单体AM/AA-Na接枝聚合在SiC粉体表面,使其在水中的胶体特性发生变化,分散稳定性显著提高。研究中确定了包覆改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并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Zeta电位仪、粘度计等分析了改性前后SiC粉体的表面特性,测试了SiC粉体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和流动性,并将改性粉体试制成陶瓷件,测试烧结件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SiC微粉表面确实存在KH-550和PAM或PAA-Na;SiC粉体经接枝聚合包覆后没有改变原始SiC粉体的物相结构,只是改变了其在水介质中的胶体性质;改性SiC粉体形状较规则,无明显团聚现象,粉体分散性得到改善。 PAM-KH550SiC及PAA-Na-KH550SiC改性粉体与原始粉体相比,Zeta电位值均有显著提高,后者提高程度较大,其最高正电位为+57.08mV(pH=3),最高负电位为-57.33mV(pH=10);AA-Na与AM接枝共聚改性粉体,在碱性条件下可获得更高的Zeta电位值-76.61mV(pH=10),Zeta电位值的提高有效改善了SiC粉体水基分散时的稳定性,使改性SiC粉体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分散稳定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确定:原始SiC粉体在料浆中主要依靠静电稳定机制实现分散稳定,而改性SiC粉体则是以静电-空间位阻机制实现分散稳定。 本研究中还将改性前后SiC微粉试制成陶瓷件,测试其性能。结果显示采用改性粉体烧结出的试样密度增加,显微结构致密、分散均匀,没有大的团聚体和明显的气孔存在,颗粒堆积紧密,体现出改性粉体良好的成型、烧结性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B38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主要符号对照表11-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SiC 的基本性质12-13
  • 1.2 SiC 粉体的应用13-14
  • 1.3 SiC 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及意义14-16
  • 1.4 表面改性方法16-18
  • 1.4.1 物理涂敷改性16
  • 1.4.2 化学包覆改性16-17
  • 1.4.3 机械力化学法17-18
  • 1.5 表面改性剂18-19
  • 1.5.1 偶联剂18
  • 1.5.2 表面活性剂18
  • 1.5.3 有机低聚物及不饱和有机酸18-19
  • 1.5.4 有机硅19
  • 1.5.5 水溶性高分子19
  • 1.5.6 无机表面改性剂19
  • 1.6 SiC 粉体表面改性研究现状19-22
  • 1.6.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9-20
  • 1.6.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20-22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22-23
  • 1.8 小结23-24
  • 第2章 SiC 粉体表面改性设计思想24-33
  • 2.1 分散稳定机理讨论24-28
  • 2.1.1 双电层和ζ电位24-25
  • 2.1.2 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及稳定分散25-28
  • 2.2 表面改性设计思想28-32
  • 2.3 改性粉体性能检测与表征32
  • 2.4 小结32-33
  • 第3章 SiC 粉体表面改性实验研究33-47
  • 3.1 实验原料33-34
  • 3.1.1 SiC 原料33
  • 3.1.2 辅助原料及化学试剂33-34
  • 3.2 实验仪器34
  • 3.3 实验工艺34-37
  • 3.3.1 偶联剂疏水预处理工艺34-35
  • 3.3.2 接枝聚合工艺35-37
  • 3.3.2.1 SiC 粉体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酰胺35-36
  • 3.3.2.2 SiC 粉体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酸钠36
  • 3.3.2.3 SiC 粉体表面接枝共聚丙烯酸钠及丙烯酰胺36-37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37-46
  • 3.4.1 偶联剂疏水预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37-43
  • 3.4.1.1 单因素实验37-41
  • 3.4.1.2 正交实验41-43
  • 3.4.2 接枝聚合工艺参数的确定43-46
  • 3.4.2.1 SiC 粉体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酰胺43-44
  • 3.4.2.2 SiC 粉体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酸钠44-46
  • 3.5 小结46-47
  • 第4章 改性SiC 粉体的性能表征47-56
  • 4.1 改性SiC 粉体表面结构分析47-52
  • 4.1.1 XRD 分析47-49
  • 4.1.2 红外光谱分析49-52
  • 4.2 改性SiC 粉体形貌分析52-53
  • 4.3 改性SiC 粉体粒度分析53-55
  • 4.4 小结55-56
  • 第5章 表面改性SiC 料浆特性及成型、烧结工艺研究56-71
  • 5.1 改性SiC 粉体的分散稳定性研究56-63
  • 5.1.1 Zeta 电位的测试56-60
  • 5.1.2 分散稳定性的测定60-63
  • 5.2 改性SiC 料浆的流动性研究63-65
  • 5.2.1 pH 值对SiC 浆料粘度的影响63-64
  • 5.2.2 固相含量对SiC 桨料粘度的影响64-65
  • 5.3 注浆成型制备致密碳化硅65-70
  • 5.3.1 工艺流程65-67
  • 5.3.2 性能测试与表征67-70
  • 5.4 小结70-71
  • 第6章 结论71-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78
  • 作者简介7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王少卿,杜建华,韩文政;纳米SiC颗粒表面改性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2期

    2 赵海燕;陈嘉庚;;酒石酸对SiC粉料的表面改性[J];山东陶瓷;2006年03期

    3 郭兴忠,杨辉,王建武,曹明;聚乙二醇表面改性SiC粉体的物性表征[J];材料工程;2004年03期

    4 彭晓,盖国胜,郑龙熙;聚合物复合材料填充剂的改性[J];粉体技术;1997年02期

    5 吉晓莉,李美娟,武七德;有机包覆改性SiC粉体表面结构与性质的表征[J];中国粉体技术;2004年06期

    6 盖国胜;杨玉芬;金兰;;微纳米金属颗粒复合与整形技术[J];中国粉体技术;2007年04期

    7 苏小红;周波;武七德;吉晓莉;;碳化硅粉体表面改性对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7年05期

    8 蒋婵杰,潘春跃,黄可龙;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1年03期

    9 王仲军;彭宝利;;偶联剂、单体对碳化硅胶态原位凝固成型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3期

    10 铁生年;岛井骏藏;宣俊刚;莫鹏君;;洁净煤用高温多孔陶瓷过滤管载体的制备[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华勇;碳化硅微粉表面改性及其在磨具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广军;高固相含量SiC陶瓷悬浮液的制备与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郭兵健;高固相含量SiC陶瓷料浆的制备及其胶态成型工艺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周波;改性SiC微粉表面特性及其在水中分散稳定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郝慧;水基高固相含量SiC浆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欢欢;高性能碳化硅的成型及烧结工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万里,刘竞超;有机蒙脱土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5期

    2 王会才,崔永岩;聚乙烯醇/淀粉共混体系的热塑性加工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2期

    3 刘斌;赵春振;王保民;;熔融沉积成型水溶性支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10期

    4 王承刚;佘进娟;刘苏芹;赵红玉;何杰;;改性PVA热塑加工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2年03期

    5 杨魁;李贞;;PVA/MMT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6 丘晓琳,李国明;药库型微型胶囊囊材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4年01期

    7 王林,乔树彪,王宗市,于海燕,崔百先;高吸水树脂SAP的合成[J];安徽化工;2004年04期

    8 曹新鑫;张鹏斌;朱光辉;何小芳;王海娟;;新型聚醋酸乙烯乳液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7年05期

    9 贾荣仙;聂容春;邵群;;光引发聚合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工艺及其产品絮凝效果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8年05期

    10 曹宗元;;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研究与开发[J];安徽化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世云;;关于纤维素醚在水泥砂浆中应用的若干问题[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2 陈荣圻;;有机螯合剂及其环保型品种的开发[A];“亚伯”杯2011年第五届全国纺织印染助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英民;刘洪俊;刘伟华;姚博;;CO_2气硬PVA水溶性高分子粘结剂的制备[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4 孙增智;申爱琴;赵永祥;;外掺材料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贾广霞;肖长发;安树林;孔令元;任雅文;;高吸水聚(丙烯酸-丙稀酰胺)成纤共聚物的研制[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仲琦;;水泥粉体的改性与应用[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奇;郭兴忠;杨辉;傅培鑫;高黎华;李祥云;李志强;;喷雾造粒对固相烧结SiC陶瓷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专辑(上)[C];2006年

    8 邹光龙;付维军;;微胶囊型相变材料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9 谌馥佳;智亚楠;韩二通;乔成奎;孙淑君;李文明;;农药悬浮剂研究应用进展[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赛男;王俊儒;刘佳;陆丽君;黄翔峰;徐竟成;;一株兼性嗜盐嗜碱菌Alcaligenes sp.XJ-T-1产生物破乳剂性能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丽华;控释肥高分子残膜的降解动态及对土壤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爱玲;单个油气包裹体检测技术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璐;量化计算结合固体NMR研究高分子微观结构、氢键与链运动[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杜景红;凝胶注模成型法制备1-3型PMN-PZT/环氧树脂压电复合材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钟勋;氧化铝纳米流体在发动机油冷器中的强化传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展秀丽;石油焦成浆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邓明进;高性能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惠民;云母颜料制备及其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宇雄;木质素基吸水吸附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永海;基于溶胶—凝胶法的功能因子缓释技术研究及其在纺织品芳香保健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苯系物的新型吸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玮;甲醛和乙二醛接枝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合成和絮凝性能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慧博;多分枝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改性及在破乳方面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杨飞飞;二价阳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铝盐混凝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程士润;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刚;固体泡沫添加无机物后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武秋花;聚乙烯亚胺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性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利艳;高寒区CA砂浆专用乳化沥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银豪;双亲嵌段共聚物P(BA-b-AM)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郝岩丽;PS/SiO_2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民;张云龙;赵晓静;韩杰才;;碳化硅料浆分散特性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5期

    2 季振国,汪雷,袁骏;硅表面氧化膜的X光电子谱及部分参数固定法曲线拟合[J];半导体学报;1994年01期

    3 杨玉国;沙建萍;刘为霞;;表面改性SiC纳米颗粒在电镀溶液中的分散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武安华,曹文斌,李江涛,葛昌纯;液相烧结SiC陶瓷的微观结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李超,王少卿,杜建华,韩文政;纳米SiC颗粒表面改性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2期

    6 宿辉;王桂芳;栾风虎;胡胜鹏;;(SiC)_P表面低成本化学改性的研究[J];表面技术;2007年02期

    7 赵海燕;陈嘉庚;;酒石酸对SiC粉料的表面改性[J];山东陶瓷;2006年03期

    8 杨金龙,黄勇,谢志鹏,吴建銧,王树海;精细陶瓷成型工艺现状及趋势[J];材料导报;1995年03期

    9 陈少贞,陈森凤;湿化学法制备ZrO_2超细粉的团聚机理、表征及控制[J];材料导报;1996年03期

    10 李理,杨丰科,侯耀永;纳米颗粒复合陶瓷材料[J];材料导报;199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强;超细单分散球形二氧化硅及其复合粒子的制备[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郭兵健;高固相含量SiC陶瓷料浆的制备及其胶态成型工艺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美娟;SiC陶瓷胶态成型制备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戴静;新型胶态成型制备氧化铝陶瓷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岚,吴雪兰,曲鹏,王海波,邱冠周;纳米SiO_2分散稳定性能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5年01期

    2 陈云辉;杜军;李文芳;陈东初;吴锡坤;梁奕清;;聚酯粉末涂料用纳米SiO_2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J];涂料工业;2006年11期

    3 柴立元;程明明;彭兵;黄毅;张晓飞;;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抗菌陶瓷釉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曹雪琴,钱国坻,娄颖;zeta电位与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J];印染助剂;1998年06期

    5 李玮,谢志明,李卓美;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炭黑的分散稳定性[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6 王海;王友法;;影响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在水介质中分散性能的因素[J];山东陶瓷;2005年06期

    7 杨红梅;毛秋琼;赵政;刘继华;;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物分散稳定性的影响[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7年02期

    8 黄燕;涂伟萍;;纳米氧化锡锑粉体在水基体系中的分散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S3期

    9 柳秀史;李宁;吴驰飞;吴国章;;热老化对丁苯胶乳体系机械稳定性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09年07期

    10 董霞;阮迪;郑兆和;何瑾馨;;非离子分散剂的结构对C.I.分散黄64稳定性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冬生;李新芳;王先菊;汪南;李华;;氧化铝-水纳米流体的分散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2 李晓燕;刘家庆;高霞;马最良;;蓄冷空调纳米复合相变蓄冷介质及分散稳定性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伟华;田惠文;侯保荣;;纳米SiO_2的分散稳定性能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孙多先;曹宁宁;冯士友;;离子型聚氨酯对颜料粒子分散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卫红;周细应;徐洲;周细应;;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及其评估方法[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任俊;卢寿慈;黄岭;沈健;;SiO_2颗粒在极性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A];第六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大会暨2000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交流会会议文集[C];2000年

    7 ;石家庄市月凯粉体技术研究所[A];2011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环保·阻燃·镁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石家庄市月凯粉体技术研究所[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盖国胜;姜锡朋;杨玉芬;;“生物粉体技术”介绍[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崔福德;;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英文)[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三瑞化学有限公司 冯中军 傅乐峰 王肖峰 季春伟 郑柏存;[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记者 郑惠荣;[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钱敏;[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韩戴男;[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李润;[N];中国包装报;2008年

    6 记者 郭耀华;[N];安徽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孙俊波;[N];中国化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路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孙俊波;[N];中国化工报;2002年

    10 李润;[N];中国包装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煜;C.I.颜料红122分散稳定化和流变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3年

    2 赵建义;炭黑的氧化与超声波下含磺酸基水溶性高分子的接枝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胡建东;铈基抛光粉的制备及其在CMP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07年

    4 宋晓岚;纳米SiO_2浆料中半导体硅片的化学机械抛光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陈甜甜;除虫脲水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及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萧继华;无甲醛型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合成、聚合动力学及应用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1年

    7 郭红;BN-C-硅油高温润滑复合胶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祝渊;高性能柔性散热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D];清华大学;2011年

    9 张保华;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稳定体系构建与性能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杨强;聚合物接枝炭黑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星;半导体制造用高纯超细碳化硅陶瓷粉体表面改性研究[D];青海大学;2011年

    2 孙停停;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对农药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朱然发;高力份分散体系的制备与应用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詹源文;矿物药超高压射流“水飞”技术及粉体表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贾魏玮;纳米MC颗粒在溶剂中分散稳定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田安丽;聚羧酸型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对超细颜料的分散作用[D];青岛大学;2004年

    7 周波;改性SiC微粉表面特性及其在水中分散稳定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胡庆法;炭黑表面接枝改性及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朱苑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部分酯化物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10 于鲸;高纯超细碳酸钡的制备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半导体制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xkj/117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