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报告_信息系统分析
本文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出自 MBA智库百科()
(重定向自信息系统的分析)
目录
[编辑]
什么是信息系统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是指使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复杂对象分解为简单组成部分并确定这些组成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关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使用了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方法和工具。
[编辑]
信息系统分析的特点
1.用画图的方法,直观且容易理解对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进行描述,不用繁琐的语言来描述,而是用画图的方式,简单明确地表达这个系统的现行状态,使用户能够从这些图中就能直观地了解系统的概貌和工作流程,这样可以避免用语言描述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偏差,保证系统分析员能够正确理解现行系统和需求,系统分析员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系统的逻辑结构仍然是用图形工具来描述,也方便用户理解新系统的概况及逻辑功能,提出修正意见。另外作为系统设计员来说,他也能够直接根据这些图形进行系统设计,并保证设计的正确性。因此图形工具是系统分析员和用户、系统分析员和系统设计员之间的“通信手段”。
2.“自顶向下”的工作原则采用“白顶向下”的丁作原则,把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地分析和认识,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一直倡导的工作原则。运用这一原则使用户和系统分析员不但对系统有一个总的概念性印象,而且随着逐级向下的扩展,对那些具体的、局部的组成部分也有深刻的理解,系统分析员能够很快地了解现行系统并提出新系统的逻辑结构,用户也能够对此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相应地还可以运用这一原则进行系统设计工作。
3.强调逻辑结构而不是物理实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新系统能够实现用户提出的哪些需求,能够达到什么目标,至于用哪种计算机、用什么技术、怎么去实现的问题不是系统分析阶段所要解决的。这样做的优点在于系统分析员在分析阶段可以不用过多地考虑具体的实现细节,而把精力放在逻辑功能的确定上,首先确保设计基础是正确的,进而才能保证未来系统的正确性。
4.避免重复工作系统分析资料一方面可以用来与用户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用来进行系统设计,这就大大增强了系统开发的一致性。正确而规范的文档资料又可以提高系统的可修改性,当然它并不能保证系统分析不出错。实际上系统分析阶段中的分析过程也是文档资料的编制过程,系统分析员在编制文档资料的过程中要相当仔细,尽量避免出现错误,特别是逻辑上的错误或矛盾。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更正,不要把错误带到下一阶段的开发工作之中。
[编辑]
信息系统分析的目的与任务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系统规划中确定的项目范围和系统开发的目标,在充分掌握现行系统的真实情况和分析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该阶段的工作主要由系统分析员来完成,即系统分析员通过与用户接触,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再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述出来。
[编辑]
信息系统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系统规模越大,系统分析复杂性也越高。通常系统分析工作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用户需求分析通过详细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目标、组织的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分析和理解用户与管理业务对系统开发的实际需求,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对开发周期、开发方式及软硬件配置等方面的意向及打算。通常情况下,先由用户提出初步的要求,然后经由系统分析人员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进一步完善用户对系统的要求,最终以系统需求说明书的形式将系统需求定义下来。
2.确定系统逻辑方案,形成系统分析报告在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系统开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确定并表述出系统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形成系统逻辑方案咆括系统的结构、问题处理过程和分析计算模型)。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在逻辑上描述新系统的目标和具有的功能、性能,它以系统分析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下一阶段系统设计的依据。
系统分析的工作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是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第二个阶段的工作是在可行性分析报告通过批准后,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和逻辑设计。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是: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与分析、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下表概述了信息系统分析所涉及的各项活动。
表 信息系统分析的内容
活动名称目标关键问题主要成果
(产品)管理决策
初步调查明确系统开发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和目标,论证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
能性是否开发新系统,开发则
提出系统的目标、规模、
内容的初步设想,粗略估
计系统开发所需资源系统开发
建议书是否同意系统
开发建议书,同
意则进行可行
性研究
可行性分析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
标、规模与内容,提出
系统开发的初步方案与
计划研究系统开发的技术可行
性、经济可行性、管理可
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制订
系统开发的初步方案与开
发计划可行性研究
报告、系统
设计任务书审定可行性研
究报告,下达系
统设计任务书
现行系统详细
调查与分析详细调查现行系统的工
作过程,建立现行系统的
逻辑模型,发现现行系统
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分析现行系统的结构、
业务流程和数据,确认具体
问题现行系统的
调查报告审查现行系统
的调查报告
提出新系统
逻辑方案明确用户信息需求,提出
新系统的逻辑方案用户需求分析,建立新系统
逻辑模型系统分析报告审查系统分析
报告,若同意则
开始系统设计
如表所示,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产品)表现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件中,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系统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决定是否进行系统开发的依据。系统分析报告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是对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总结,是决定是否进入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进行系统分析时,调查研究将贯穿系统分析的全过程。调查与分析经常交替进行,系统分析深入的程度是影响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问题。
[编辑]
信息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
信息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如图所示。
(1)概要分析。接受用户请求,对企业管理现状、组织结构现状、信息和应用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并确认新系统开发为可行。
(2)详细分析。将调查获得的文档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和处理,弄清组织结构与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数据字典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实体—关系模型(E—R图)、功能与数据间的关系(U/C矩阵)、子系统划分、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支持需求或网络方案等,并进一步进行详细调查和确认。
(3)系统分析成果总结。即对前两步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确定新系统拟采用的逻辑方案,编制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文档——系统分析报告。
在运用上述步骤和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时,调查研究将贯穿于系统分析的全过程。调查与分析经常交替进行,系统分析深入的程度将是影响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问题。
[编辑]
信息系统分析的工具
(1)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是系统业务流程的描述工具。其反映了系统的全貌和工作流程,是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但是对其中的数据与功能描述的细节没有进行定义,这些定义必须借助于其他的分析工具。
(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数据部分进行详细描述的工具。它起着对数据流程图的注释作用。
(3)数据库设计工具——规范化形式,运用它对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它是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和工具。
(4)功能描述工具——结构式语言、判断树、判断表,是对业务流程图或数据流程图中功能部分进行详细描述的工具,它也是起着对流程图中功能部分的注释作用。
(5)基于UML的功能分析和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UML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面向对象系统建模方法,Rational Rose是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强大工具,它能够支持系统建模并直至最后的系统框架的生成。
[编辑]
信息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信息系统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结构化分析方法,分解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手段。只有对系统进行自上而下的逐层分解、逐步求精,才能达到易于理解的目的。要对一个不熟悉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往往会使人感到束手无策。运用分解的方法,把这个系统自顶而下地进行逐层分解,把一个大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再将每个子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再划分为若干个处理,依次分解,直到不能再划分为止。这时,整个系统就给人们以从无序变为层次分明的有序结构的印象,使人们对系统有了一个近似直观的理解。系统分析的结构化方法原理,如图所示。
运用结构化方法分析系统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系统进行抽象与简化的过程。抽象就是把复杂的信息系统活动屏蔽起来,只从功能的角度考虑系统的构成。在系统的顶层,把系统内部的所有细节都加以屏蔽,只考虑系统的总目标与环境间的信息联系;在子系统这一层,只反映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下一个层次,只考虑每一个子系统的主要活动,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不考虑这一活动是如何具体实现的。这样的话,在做系统分析时,上一层是下一层的抽象,,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分解。大量的细节被屏蔽在下一层,简化了上一层,通过不断细分,逐步求精,最后一层具体到计算机执行的每一项操作行为,以此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的信息系统结构。结构化的方法能够使分析人员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使复杂系统得以简化。
[编辑]
信息系统分析的主要问题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复杂性的提高及规模的扩大,系统分析在系统开发中所处的地位愈加突出,从而也愈加困难,它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
(1)分析问题的复杂性。由于系统分析员缺乏对原有系统足够的业务知识,在系统调查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问用户一些什么问题,或者被各种具体数字、大量的资料、庞杂的业务流程搞得眼花缭乱。一个规模较大的系统,有反映各种业务情况的数据、报表、账页,业务人员手中各种正规的、不正规的手册,技术资料等,数量相当大。各种业务之间的联系繁杂,不熟悉业务情况的系统分析员往往感到各种信息流程像一堆乱麻,不知如何理出头绪,更谈不上如何分析制约现行系统的“瓶颈”。
(2)交流障碍。系统分析涉及人员较多,如系统用户、问题领域专家、系统分析人员、项目管理员等,这些人具有不同的经历,具备不同的背景知识,处于不同的角度,扮演不同的角色,造成了相互之间交流的困难,因而系统调查和分析容易出现遗漏和误解,这些误解和遗漏是研制系统的隐患,会使系统开发偏离正确方向。
(3)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由于各种原因,用户对问题的陈述往往是不完备的,其各方面的需求还可能存在着矛盾,系统分析要消除其矛盾,形成完备而一致的定义。系统说明书实际上是用户与研制人员之间的技术合同。作为设计基础和验收依据,系统说明书应当严谨准确,无二义性,尽可能详尽。作为技术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工具,它应当简单明确,尽量不用技术上的专业术语。
(4)环境和需求的动态性。系统分析阶段要通过调查分析,抽象出新系统的概念模型,锁定系统边界、功能、处理过程和信息结构,为系统设计奠定基础。但是信息系统生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环境对它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只有适应这些要求,信息系统才能生存下去。在系统分析阶段,要完全确定系统模式是困难的,有时甚至是办不到的。应当充分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生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不断改变的需求中,环境和新的需求对它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只有适应这些要求,系统才能生存下去。
[编辑]
参考文献
来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4%BF%A1%E6%81%AF%E7%B3%BB%E7%BB%9F%E5%88%86%E6%9E%9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分享到:
本文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xkj/15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