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基础知识_软件技术基础张选芳_软件技术基础
本文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X61050001
课程名称
软件技术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
The Founda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总学时数
64
授课学时
46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18
习题课学 时
设计学时
8
学 分
4
开课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中心
适用专业
电子、通信、机电
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
课程类别
指导性选修课
选用教材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徐士良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程》 匙彦斌 边奠英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徐士良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任务和目的
《软件技术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软件基础知识而开设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技术和进行应用软件开发所必要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较好的数据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教学大纲制订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中心
教学大纲制订时间
2005.01.02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算法
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1.2 算法描述语言
1.3 算法设计基本方法
1.4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
基本要求: 熟悉算法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素;了解算法的描述语言与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具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第二章 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
2.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2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2.3 线性链表及其运算
2.4 数组
2.5 树与二叉树
2.6 图
基本要求: 熟悉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顺序表、线性链表的运算;熟悉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掌握二叉树的性质、存储、遍历;了解树及穿线二叉树的概念;熟悉图的基本概念及图的关联矩阵、邻接表;熟悉图的纵向及横向优先搜索法。
第三章 查找与排序技术
3.1 基本的查找技术
3.2 哈希表技术
3.3 基本的排序技术
3.4 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
3.5 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
3.6 拓扑分类
基本要求: 掌握顺序查找、有序表的对分查找和分块查找技术;熟悉哈希表技术;掌握快速排序、简单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和堆排序;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及查找;了解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熟悉拓扑分类。
第四章 资源管理技术
4.1 操作系统的概念
4.2 多道程序设计
4.3 存储空间的组织
基本要求: 熟悉操作系统的分类;掌握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掌握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及防止死锁的方法;掌握利用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方法;熟悉存储管理的功能;熟悉分页、分段、段页式存储管理;了解文件的组织结构。
第五章 数据库技术
5.1 数据库基本概念
5.2 关系代数
5.3 数据库设计
5.4 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基本要求: 熟悉数据库基本概念;掌握关系代数的运算;掌握E—R图的画法;熟悉数据库设计的过程;掌握SQL语言对单表的查询;熟悉SQL语言对多表的查询。了解SQL语言对数据的修改。
第六章 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
6.1 软件工程概述
6.2 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
6.3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6.4 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
基本要求: 熟悉软件工程的概念;熟悉软件的生命周期;熟悉数据流程图的画法;熟悉数据字典的概念;熟悉模块独立性的评价标准;掌握程序测试的白箱法;了解程序测试的黑箱法及调试的技术与策略。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实验1:顺序表的插入运算和删除运算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2:顺序栈、循环队列的插入运算和删除运算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3:链接栈、链式队列的插入运算和删除运算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4:线性链表的建立及其基本运算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5: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及其三种递归遍历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6:图的邻接表存储及其遍历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7:顺序表、线性链表及二分查找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8:快速排序、简单插入排序及堆排序的算法实现。(2学时)
实验9:利用SQL语句实现基本表的建立及查询。(2学时)
基本要求:在已学的先修课的基本上,学生必须(也应能)独立编程或补全书中的程序,,并调试通过程序。这样,通过上机实践环节,能巩固理论教学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另外, 在课程结束前5周, 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
四、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讲
课
实验
实践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设
计
其他
小
计
第一章 算法
2课时
2课时
第二章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
18课时
12课时
30课时
第三章 查找与排序技术
7课时
4课时
11课时
第四章 资源管理技术
6课时
6课时
第五章 数据库技术
7课时
2课时
9课时
第六章 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
6课时
6课时
总 计
46课时
18课时
64课时
五、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可对下述有关情况做出说明:
1.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
(1)3.5.1 B- 树 (2学时)
(2)3.5.2 B+ 树 (1学时)
(3)5.4.5 数据控制 (1学时)
(4)5.4.6 嵌入式SQL (2学时)
(5)6.5 软件开发新技术 (2学时)
2.课内习题课的安排及学时
无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容及学时
多媒体教学,全学期。授课时,可用黑板来辅助课堂讲解。
4.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等
课前先预习,课后认真做好布置的作业及阅读相关参考书;能够将书上的实例函数补充成完整的C语言程序,以及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设计完整的由多个函数组成的C语言程序,并上机调试通过。
本文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xkj/9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