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育期刊 >

控制危險因子 遠離心因性休克

发布时间:2017-01-20 13:25

  本文关键词:休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心因性休克是左心室衰竭造成、最嚴重的臨床表現,它代表心肌大範圍壞死,受損心肌通常在40%以上,而心肌損傷與壞死,大多是心肌梗塞(即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引起的。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約有7~8%會產生心因性休克,約90%在住院期間發生,約10%是剛到院時即發生。一旦發生心因性休克,預後非常不好,死亡率在7~8成以上。

一、心因性休克的診斷

        心因性休克的特徵,是「明顯而持續的低血壓」,通常收縮壓會低於80~90米汞柱、心臟輸出指數(Cardiac Index)低於1.8、肺微血管壓力高於18毫米汞柱。一般民眾易於觀察到的,除了血壓很低,還有四肢冰冷、意識模糊等症狀。然而所謂的休克,並不一定會昏迷,只要身體因組織灌流不足,導致如上述結果,即構成休克的條件。

二、心因性休克的診斷

        治療心因性休克時,須盡早給予適當的藥物,例如加強心臟收縮的藥物及血管擴張劑等。此外,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在血流動力學上亦有所幫助;再者,對適當的病患做「血流再灌注治療」,如血栓溶解劑或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甚至心臟繞道手術等,都是積極的治療方法,目的是及早打通血管,改善受損的心肌。

三、控制、預防危險因子

        避免心因性休克,最重要的仍是平時的保養與預防,控制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一)糖尿病:根據專家最新的定義,糖尿病其實已等同於心血管疾病,這是因為糖尿病到最後的慢性併發症,就是全身的血管疾病,從腦部中風、視網膜病變、心肌梗塞、腎臟疾病,甚至洗腎等都和糖尿病所造成的血管病變有關。

                    目前判斷糖尿病的標準是:有兩次的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或是飯後血糖高於200mg/dl。標準的血糖應為空腹血糖低於110mg/dl,甚至有專家認為標準的血糖,應是空腹血糖低於100mg/dl。

(二)體重過重:除了飲食、運動等與血糖有關外,當體重過重時,易造成胰島素抗性,使血糖偏高。此外,腹部脂肪累積過多,也就是當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35.4吋)、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31.5吋)時,容易出現「代謝症候群」,除了肥胖,還有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壓等。這都很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

(三)高血壓:一般正常血壓值是120/80mmHg,這是最新的血壓標準。而高血壓是在不同時間、平靜休息下所量的血壓,若有兩次高於140/90mmHg,就算是高血壓。要控制高血壓病情,須從飲食、運動、調整生活作息及規則使用藥物做起。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盡量採低鹽、低脂食物,避免熬夜,生活作息正常,每天按時吃藥,而不是覺得不舒服才吃,否則血壓會不穩定,高低起伏過大的血壓對心臟和血管的傷害更大。

(四)高血脂:所謂「高血脂風險較高」的族群,指的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高於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壞的膽固醇)高於100mg/dl、三酸甘油脂高於150mg/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低於40mg/dl。

                    一旦出現高血脂,很容易併發心血管疾病。正常的血管壁,有可能因為膽固醇過高,,經氧化作用漸漸讓低密度脂蛋白(LDL)產生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當血管中的斑塊慢慢堆積到阻礙血流,甚至堵塞時,這條血管就失去作用了。

(五)吸菸:吸菸與心血管疾病也息息相關,因此,戒菸是不容忽視 的課題。

四、結語

        依據國人的十大死因統計來看,其中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都算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共約占30%,可見心血管疾病對國人的健康威脅有多大。

        因此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有吸菸習慣的人,或是男性高於45歲、女性高於55歲,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在55歲前,女性在65歲前發生)的民眾,都應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若能避免或控制相關的危險因素,預防心血管疾病,或許就能遠離心因性休克


  本文关键词:休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238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