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疾病
本文关键词:唾液腺疾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唾液腺疾病
内容/唾液腺疾病
涎石病 可以发生在任何唾液腺,因颌下腺导管长,导管口位于口底,颌下腺涎石最为常见,腮腺次之。可以发生在一个或多个腺体,涎石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有时还伴有其他脏器的结石。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涎液滞留、浓缩、化学成分改变,无机盐沉积于导管而形成;②异物如牙刷毛、麦穗芒、脱落上皮细胞、蛋白分解产物或细菌等,可形成钙盐沉积的核心;③全身因素,如与无机盐的新陈代谢和涎液的胶体状态有密切关系。
主要表现因涎腺排出受阻引起的症状,唾液腺肿大、疼痛,,进食时,尤其是进酸食时,发生剧烈胀痛,称为涎石绞痛,进食后逐渐消退。还常伴有唾液腺的慢性炎症,表现腺体变大、变硬,轻压痛,导管口红肿,导管内能压出少许脓液。根据病史和X射线检查,阳性涎石(钙化好,能吸收X射线)不难诊断。若为阴性涎石(不吸收X射线者),则需将有机碘水溶液自导管注入腺体,以显示导管系统及使少许腺泡充盈,称作唾液腺造影术,阴性涎石则可见导管中有圆形或卵圆形造影剂缺损处,操作时注意避免气体进入,以免混淆。若为完全阻塞,则可见造影剂阻于该处;若为不完全阻塞,则可见其远心端(导管口为中心)导管及腺体被炎症破坏的情况。手术摘除涎石或将其伴发炎症的腺体一并摘除。
唾液腺炎 一般分化脓性、特异性(结核、放线菌病)及病毒性(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在流行性疾病中论述。结核多从淋巴道感染,因腮腺内有真正淋巴结,故腮腺致病者较多,放线菌致唾液腺疾病的极少。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现已极少见。过去认为患严重的全身疾病时,血行散播是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感染途径,但是,目前认为是细菌沿唾液腺管逆行至腺体引起的感染。汞、铅、砷、铋等重金属引起的中毒性腮腺炎也很少见。腮腺炎症状表现多样,局部肿痛,导管口有咸味液体流出,有涎石并存时,阻塞症状更明显,在皮下可扪得粗硬、索条状的导管。
颌下腺炎常与阻塞有关,并且常伴有涎石,致腺体反复肿胀、疼痛。
除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唾液腺造影对诊断有很大帮助,造影显示主导管扩张不整呈腊肠状,并延及分枝导管者,称阻塞性唾液腺炎(管炎)。主导管及分枝导管无改变,仅末梢腺泡呈点状、球状扩张者,称非阻塞性唾液腺炎(腺炎),见于腮腺(成人复发性腮腺炎);还有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发生于儿童,多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单侧或双侧腮腺反复肿胀、疼痛,其唾液腺造影图像与腺炎相似。儿童及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可保守治疗。
对颌下腺疾病可进行颌下腺摘除术。对腮腺炎的治疗:①向导管内灌注抗菌药物,但疗效不能持久;②灌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后采用主导管结扎术,使腮腺逐渐萎缩,停止分泌;③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
唾液腺囊肿和肿瘤 囊肿由唾液腺管阻塞引起。粘液腺囊肿位于粘膜下,为小唾液腺被阻引起,可手术摘除。舌下腺囊肿为某个导管阻塞(舌下腺有多个导管)或导管损伤破裂,分泌液外渗而形成,其外形与青蛙鸣叫时鼓起的咽囊相似,故俗称“蛤蟆肿”。病理研究证明,舌下腺囊肿的囊壁为纤维组织或肉芽组织,偶有上皮,单纯切除囊肿,不能准确切除舌下腺阻塞及外渗部分,难免复发,故手术时应切除囊肿及相连的舌下腺。
唾液腺肿瘤在口腔颌面部的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其中,腮腺的肿瘤发生率最高。唾液腺肿瘤有良性、低度恶性及恶性之分,混合瘤(又名多形腺瘤)最常见,虽属良性,但也可以恶变。良性肿瘤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有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多有疼痛表现,生长较快,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甚至浸润神经组织而导致面瘫、舌肌瘫痪;某些低度恶性肿瘤早期可以似良性肿瘤,但病程较长。
唾液腺肿瘤一般不主张取活体组织检查,因切开包膜后可引起肿瘤扩散,易于复发及转移。常在手术时作冰冻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但这样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有时冰冻切片也不能确诊。所以,现在除唾液腺造影外,国内外学者都在探讨新的诊断手段,如CT、超声、同位素、细针吸取等方法,以提高术前对肿瘤性质的认识。因有的肿瘤包膜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的方法,常有复发,故手术时多从包膜外正常腮腺内切除部分腺体或整个腺体,保留面神经。恶性肿瘤不仅作腺体全切,有时还需切除肿块外正常组织,必要时牺牲面神经。
米库利奇氏病、舍格伦氏综合征及干燥综合征 一组发生于唾液腺的自身免疫疾病。病理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于腺体内,并取代腺泡,表现口干及腺体肿大等症状。
一个或多个、单侧或对称性双侧唾液腺和泪腺呈进行性肿大(腮腺肿大较多,颌下腺、舌下腺、其他小唾液腺也可肿大),除肿大外无其他症状者,称为米库利奇氏病。口干、眼干、结缔组织病(最常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三者当中有两者,则称为舍格伦氏综合征。只有口干、眼干称为干燥综合征。有的病例在肿大的腮腺或颌下腺中可触及到肿块为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的假肿瘤,临床上称为肿瘤型或结节型,口干者易合并感染,本病可以恶变。
除临床表现外,唾液腺造影可协助诊断,因为分泌腺泡为淋巴细胞浸润所代替,失去正常排空能力,故造影剂排出特别迟缓。同位素99mTC扫描对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唾液腺易浓聚核素,此时腺泡破坏,被淋巴细胞浸润代替,故摄取减少。唇腺活组织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唾液腺变化,故可作为诊断的参考。对症疗法如人工泪液、用含有甘油的水含漱,可使口腔润滑;手术治疗适用于单个腺体病变的肿瘤型或结节型,既可去除部分自身抗原,阻止病情发展,又可预防恶变。对病变广泛严重者,可试用免疫抑制疗法。
唾液瘘 唾液腺及其导管因外伤、感染或不正确的手术切口形成的腺瘘(涎液自腺体外渗)或管瘘(涎液自主导管处外渗)。临床主要指外涎瘘,涎液流至面颊部,而内涎瘘涎液流入口腔,妨碍不大。唾液瘘多发生在腮腺及其导管部,腮腺位置表浅,其导管在皮下,经嚼肌上方横行至嚼肌前缘,穿过颊肌开口于口腔粘膜。
发生腺瘘时,腮腺区皮肤可见点状瘘孔,流出少量透明液体,进食时增多;管瘘靠前在颊肌部或靠后位于嚼肌部。也有透明或混浊液体自瘘孔外流至面颊,进食时增多,日久,皮肤因涎液刺激,可有湿疹样皮损。除临床表现外,涎腺造影有助于诊断及手术治疗的选择,造影图像显示导管系统完整者为腺瘘;主导管中断,造影剂外溢者为管瘘,瘘口的后方有导管扩张、管炎的表现。腺瘘用局部皮瓣旋转修复的方法治疗。管瘘则需观察造影剂显示的瘘口与腺门的距离,若距离远,估计存在导管长度能经过嚼肌进入口腔,将瘘管和导管剥离,把瘘管口缝于口腔粘膜上,这种手术称为变外瘘为内瘘。如距离甚近,则表明所剩导管很短,需利用颊粘膜瓣形成新的导管与断端吻合,新断离的管瘘如导管不缺损,可以直接缝合导管。
配图/唾液腺疾病
所属分类/唾液腺疾病
颌面部疾病
本文关键词:唾液腺疾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2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24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