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育期刊 >

中医养生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2017-02-15 11:38

  本文关键词:养生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

河北医科大学

这学期我选修了中医养生。通过这门选修课,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医养生的知识,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以后我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把这些中医保健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改变我以前不好的生活习惯,采取正确有效的保健方法,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通过中医养生课程,使我认识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及它们在中医学中运用。金、木、水、火、土各主不同的脏腑,不同的脏腑各有其功能,而脏腑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那么我们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引起疾病的原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而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和方法。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与理论,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

以下,我将谈谈我在中医养生课堂上学到的一些具体知识,以及如何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很好的实践它。

首先要清楚养生的要点:行动,坚持,观察,适合自己。话说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是第一步。再小的事,不行动的话,结果还是零。中医养生也是这样,只有不断的坚持,长期积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一个人要想有好的身体是与平时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通过保健与养生课程学习让我了解了一些常用的保健技巧和养生理念,也对中华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有了粗浅的认识,更加的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的结晶。以后我们在面

对一些常见的、小的身体疾病问题不仅仅是只有吃药打针才可以解决,还可以选择通过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来治疗。比如按摩一些保健穴位,拔罐,食疗,等传统中医方法,不仅副作用小,而且只要长期坚持去做有些疾病就能缓解,最后达到治愈的效果。养生的这种特性,使得在使身体更加健康的同时还陶冶着心性。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季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地度过一年四季。

春季养生,春季阳气初生,抵抗力弱,最怕风邪侵袭,而此季多风,因此要避风邪,注意身体保暖,不要随意骤减衣服,防止受凉。

夏季养生,人体在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虚弱,虽自觉大热喜冷贪凉,但应有节制。饮食上注意慎、戒油腻和粘腻食物,少食苦味食品,增食辛味食品,以养肺脏,勿过饱,勿暴食冷饮和冷冻瓜果。

秋季养生,秋三月,肺气旺,饮食应减少辛味食品,适当增加酸味食品,使肝气得到补阳,避免肺旺而克伤肝木。四季养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冬季养生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一、要有充足睡眠,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二、保暖,保养好人体阳气。三、阳光充足时做轻松的运动,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耗伤身体的阳气。四、可以进行一些运动。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而且尽可能室内活动,如:瑜珈、跳绳、踢毽、撞背,金鸡独立等活动。在锻炼后做些放松活动,如:调息,即深呼吸,洗个热水澡等。五、冬三月,肾气旺。饮食之味应该减少咸味食品,以防助长肾气,适当增加苦味食品,使心气

得到补养,可避免肾水旺而克伤心火。多吃一些时令水果和蔬菜。

另外,我还学到了简单易行的六字诀气功。口诀: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此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空闲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也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比如:深呼吸(腹式呼吸、调息、冥想)闭目、缓慢吸气,吸气入腹,腹部鼓,停止,缓慢将气呼出,腹部内收。重复进行。金鸡独立,单脚立地,另一脚抬起,双手下垂,闭目。尽量保持站立的时间。叩齿,上下牙齿互扣,口腔会产生唾液,缓慢将唾液咽下。用10根手指肚或手握空拳轻轻敲打头部一遍,从前发际到后发际。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脱发、白发、头发油等。

我从中医养生课堂中学到许多保健知识。现在我们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保养,预防疾病,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学习,生活。

篇二:中医药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摘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本文阐述了不同体质的养成、变化和养生原则,并根据自身属于气虚体质的特点,从自己本身的饮食、生活和药理保健出发,结合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的内容,提出合适的养生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机体功能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民以食为天 药食同源 无为而治

【正文】

名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关于饮食的话题和食材的研究一向被人所津津乐道,也因此探究出了不少由饮食入手的养生之道。饮食搭配和调养得当,可以充分地补充我们日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提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大,活人之本也”,饮食是人赖以生存之本,合理地调配饮食,才能固气养精,供给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长期合理的饮食规划,从长远看来对身体的衰老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从饮食的过程来说,饮食要“定时”,即三餐要有规律。规律的饮食能使脾胃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供给身体所需的养分。在学习和工作中忙碌的我们常常忽略早餐的重要性,或是畏寒索性睡过了早餐的时间,三餐的时间也比较随性,无规律可言,长此以往会损害营养的吸收效率和消化的程度,对身体的损害是可观的。

饮食也要“定量”。看见喜爱的食物就多食甚至到饱胀的程度,不喜欢就少食,这样的偏食和过量饮食都是不对的。吃得太多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使脾胃超负荷地工作,使胃壁变薄,胃粘膜受到损伤。《内经·素问》中提到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正是这个道理。

饮食也不可过于追求速度。饮食应当细嚼慢咽,充分发挥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从而减轻脾胃的负担,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和工作再忙碌,我们也不应该牺牲饮食的时间来增加工作效率,只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反效果。

同时,饮食也提倡“专致”。也就是说饮食要一心一意,不可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许多人以为这么做是节省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其实不然。饮食的过程中血液大量回流到消化道以促进吸收,脑部的血液供给就相应减少了。边饮食边工作,不仅此时的工作效率低,并且影响了肠胃的运作,可谓得不偿失。

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

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学的阐释。首先,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春夏之际正是由寒转暖、大地回温、阳气聚敛之时,故调阳是顺应气节的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适化功能,正如《摄生消息论》所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反过来说,春季养生应多食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以扶阳气。

其次,夏季气候炎热,阳盛于外。根据五行学说而言,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助心气而制肺气是顺应夏季特质特征的体现。从饮食上来说,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饮食也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而过寒。西瓜、绿豆汤等都是解外热的佳品,但不宜冰镇以免寒气损伤脾胃。

最后,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需求来划分,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五色是指赤青黄白黑,可以滋补心肝脾肺肾。人体作为一个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五色和身体调和并顺应五态,就可以调整人的容颜和身体。

药食同源:药物与饮食来源同出一辙,五谷(麦、黍、稷、谷、豆)、五果(桃、李、杏、栗、枣)、五菜(葵、藿、薤、葱、韭)、五畜(鸡、羊、牛、马、猪)等,既是食用之物,又是健身之药,健身以扶正,亦有祛邪之力。从狭义上讲,蔬菜瓜果,肉禽蛋鱼之类为常用膳食;由广义上看,举凡能滋养脾胃,补益正气,健身强壮之品,皆可谓“药”。利用食物防病治病,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实惠经济,既无某些中药之苦口之味,又无某些西药副作用之弊,人乐于食而有祛病之效。

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知道了中药和饮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的说法了。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出自《老子》,无为而治不是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不管不顾,而是提醒我们应该以最适合最稳定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身体。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的身体保持最好的状态面对每一天。

什么叫无为而治?就是说要遵守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自己主观地蛮干与妄为。比如,秋风一来就把落叶全扫光,而你连着扫一个月可能都扫不干净。大自然的规律不会在乎这么点儿人力,也不会疼惜你付出多大的代价。所谓道“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大自然无所谓仁慈和仁爱,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一样。但

是,大自然这种无情其实正是一种大情,这就是自然的规律。

人们如果顺应自然,不去勾心斗角,也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就能活得非常自在,就不会生病。

作家王蒙曾就养生之道请教过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周谷城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王蒙大受启发,联想到生活中有不少人,有的吃补药吃出了大病,有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有的炼丹服药把自己毒死,有的练长跑把自己累死,都是因为养生过头的缘故。

养生过头的人,往往失去了人生的不少乐趣。舒松年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他有一位年近花甲的姓冯的朋友,冯先生人生的一切为了两个字——“长寿”,为了长寿,他一生兢兢业业,诚惶诚恐,大事小事都不敢随便,唯一信奉的就是“静坐养生”。多活动怕伤筋骨,多说话怕伤神,多唱歌怕损喉,跳舞怕扭腰,读书怕坏眼,下棋打牌怕得高血压,饮食吃素不沾荤,对素菜也百般挑剔,怕不洁吃了危害生命。冯先生把一切美味佳肴、一切文娱体育活动、一切兴趣爱好都看成危害生命的杀手,像他一样活下去,即使活到一百岁又能有什么意义? “不养生”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养生,不过是主张自然、自由、轻松地生活,反对因“养生”而把人的生活弄得紧张、呆板、忙碌、谨小慎微;主张人的生活应该自然、自由、放松一点,不要过于做作、“雕凿”。俄国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种诗的金刚石,只要是天生的,它就用不着像巴西的矿砂中掏来的金刚石一样,花长时间去琢磨。”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气”的产物,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与自然环境之中,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存在。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同受阴阳五行的制约,并遵循自然的规律。《灵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论述,就概要地阐述了这些规律。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身体与病理变化的观点。唐代著名养生家认为“养生调节之怡,不妄做劳,永保康宁”《素问·生气通天论注》。

老子的“无为而治”包括“治身”与“治国”两方面的含义,其中“治身”是根本,以“养生”为基本出发点。圣人按“道”的无为法则养生蓄德,最终达到与“道”同一、像“道”一样长久。圣人按“无为”法则治理天下,让百姓们回到万物初生时的混沌状态,满足于粗陋的生活,保全精神,颐养天年。圣人与百姓都顺应“无为”法则,都能长生,就是天下大治。

【参考文献】

《健康养生》王蒙

《寿亲养老新书》陈直原著邹铉增续,张成博

《药食同源.食物卷》李乾构

《道德经》老子李耳

篇三: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

《内经》有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在饮食方面根据体质的不同来说,饮食的调配应当“因人制宜”,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特征进行不同的匹配,找出最适宜的养生饮食方案。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淤血体质和过敏体质,不同体质的饮食注意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能够明确自身的体质类型,搭配以合适的饮食规划。例如经过测试和比较,我发现自身倾向于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

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通过饮食调整自己的体质,让身体更加健康强壮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就可以帮助我们调理到身体的最佳状态。

再次,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学的阐释。首先,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春夏之际正是由寒转暖、大地回温、

阳气聚敛之时,故调阳是顺应气节的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适化功能,正如《摄生消息论》所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反过来说,春季养生应多食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以扶阳气。

其次,夏季气候炎热,阳盛于外。根据五行学说而言,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助心气而制肺气是顺应夏季特质特征的体现。从饮食上来说,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饮食也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而过寒。西瓜、绿豆汤等都是解外热的佳品,但不宜冰镇以免寒气损伤脾胃。

再次,秋季气候转冷,阳气收敛阴气滋长,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阴气的逐渐强盛过渡。因此,秋季的饮食起居应当以“收阳”为主。《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这就告诉我们,秋季要尽可能少食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果蔬,以达到收敛补肺的功效。此外,秋季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滋阴润燥,维护身体的健康。

接着,冬季气候严寒,草木凋零、万物潜藏,阴气极盛。人体的代谢也趋于缓慢。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冬季的养生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

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冬季宜食谷类、羊肉、鳖、龟、

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同时,冬季也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以达到保阴潜阳的良好功效。

四季养生之道不可逆,我们应当遵循和顺应自然的规律,合理地调配饮食以达到四季不同的养生目标。人的身体既可强壮也可脆弱,关键就在于我们花费多少精力去调理和保护。其实要想达到养生的目的需要注重许多细节,这也许是与我们的喜好和习惯相悖的,但却是保护身体的唯一途径。例如夏季少食冰饮以免过寒伤脾胃,这样看似简单的细节在炎热的当下我们却往往很难控制,但要意识到这是有损健康的举动,都应该为了长远的身体健康尽量做出改变。

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需求来划分。红滋心。红色食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心脏非常有益处,如红苹果、山楂、红枣、西瓜、胡萝卜等。青养肝。青色食品包括绿色蔬菜和水果等,维生素含量高,对于清理肠胃、促进肝脏的排毒是十分有效的。黄益脾。如南瓜、柑橘、香蕉、黄豆、玉米等黄色食品,可以起到养脾的作用,促进排毒,延缓器官衰老。白润肺。白色食品如牛奶、豆腐、冬瓜、竹笋、山药等,对于养肺的功效是显著的。黑补肾。黑豆、黑芝麻、桑葚、紫菜、黑木耳、茄子等黑色食品都能为肾脏的健康出一份力。

经过一个学期对于中医养生之道的初步学习和探索,我感觉获益良多。这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许多不曾注意的饮食细节和习惯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我相信这对于身体健康和调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篇四:中医养生论文

浅 论 中 医 养 生

周启贤 20142028330102

摘 要: 中医防病健身有其独特之处, 仅就中医养生特色作粗浅探讨, 其特点有: 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 辨证施 养,药食并重; 形神统一,动静相济; 修德修道,身心并养; 调和阴阳,防患未然。

关键词:中医养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变化, 人们对防病健身、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 而从生活中总结提炼并验证流传的中医养生尤显其重要意义。几千年中医对人们自身的养生措施研究至深, 开拓至广,形成了令世界感叹的根深叶茂的养生学, 它是一种在自然哲学指导下, 中医之养生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养生的文献浩若烟海, 养生的思想包容了道、儒、佛、医、墨、法、兵、阴阳诸子百家, 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医防病健身有其独特之处,特别主张自己学会养生之道,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 正如5遵生八笺6中说“我命在我:, 不在于天, 昧用者夭, 善用者延。”人的生老健病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是否遵循自然规律养护身体。本文就中医养生特色作粗浅探讨如下。生物医学工程2014级1班

1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关

系,要健康长寿就应 道法自然,人防病健身的关键就是顺应自然,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要健康就应顺应这个规律,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正如素问:

“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说明中医学非常强调适应四时,顺乎自然的保健养生原则。“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

2辨证施养 药食并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当人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未病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恢复期,中医调养深入民心, 其作用决不低于治疗。中医调养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有按寒热分、有按阴阳分、有按五行分、有按脏腑虚实分、有按地理位置分等等,量体裁衣, 因人而异。中医调养着眼于证,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由症状主诉、舌、脉等进行辨证,根据证施行调养。而食物、药物均有四性五味, 如偏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苦味辛味的食品以助阳气的生发,偏阴虚体质的人则可以多吃酸甘之品以养阴。药食同源, 一般食养为先, 然后体质偏颇明显者,可用药调[2]。

3、形神统一 动静相济

中医认为形神合一, 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 而且还要注重精神的保养, 使得形体健壮和精神充沛, 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历代养生家都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 主张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神明则形安以调神为第一要义, 守神而全形就是从调神入手, 通过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而促进形体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中医养生有动以养生, 静以养神之说, 主张动静结合,

形神共养,刚柔相济。 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止早衰。静净养神,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说明精神宁静,神气安和, 恬淡寡欲, 就可以真气调顺,益寿延年。

4修德修道 身心并养

根据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

弱现象,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中的作用,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太上贵养神,其次才养形。中医思想脱胎与道儒等诸子百家养性的思想在先秦时代道儒学说中就有体现,道家提倡清心寡欲, 无欲无为, 强调的是思想的自由, 精神的超脱; 儒家提倡仁义忠义, 强调道德修养。历代养生家都重视修德修道, 修心养性,修心又称养性, 修身又称养命。如晋代养生大师葛

洪倡导外求肉体生命的延续, 内求心灵的纯化,通过身心双修, 实行人的生命外在与内在的双重超越, 使之升华到一个至高的境界。并主张养生不可贪大略小,不以善小而不为。如葛洪极言治身修性, 务谨其细, 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 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也。若能受之于微,成立于著, 则几乎知道矣。

5调和阴阳 防患未然

阴阳作为哲学概念被引入中医学中, 中医学把人的正常状态看作是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 疾病状态看作阴阳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方失去平衡的结果。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无论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还是自我锻炼、药物调养, 均以阴阳协调为宗旨。 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即指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疾病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自身, 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抗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和早衰, 预防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历代医家强调摄生保养于患病之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总之防患于未然。具有 50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 至今仍在人类的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养生有其独特之处,重视以人为本, 人是调养的中心,神是人之本。养生宜顺应自然规律,心身双修, 阴平阳秘,药食并调, 动静结合。中医养生理论是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实践结合古代哲学思想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即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现在也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不断的挖掘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盛星明. 浅谈天人相与中医养生 [J ]. 中医杂志, 2003, 44( 2 ) :157.

[2 ]邓大学. 中医养生八法 ) 献给热爱生命的人们 [J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 14(6): 525.

篇五:中医养生论文

从健康的内涵看心性修养的重要性

姓名:陈桂波

学号:2010112137 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对于健康都有一个很好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个概念也随之而变化。但是人们的健康与心性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心性修养也是心理健康。心理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有好的心性修养才会有好的环境让自己身心放松,让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到她的韵味。

其实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那时人们称之为精神情志,而且也发展成了各自的学说。在着方面各家学说都有自己的理解,在上课是老师也说过,并且老师还讲述了了自己的理解。道家、儒家、释家和医家都非常重视心性的修养,可以从他们的养生观念中看出:

(一)儒家养生思想:

1、中庸之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和为贵”,与自然界和谐)

2、修身养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养生有“三戒”(戒色、戒斗、戒得):“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诗、书、礼、乐陶冶性情) 3、饮食养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言,寝不语”。

(二)佛家养生思想:佛家养生思想佛家讲“因果关系”、“六道轮回”,专心修禅,吸取“制心一处”的精神实质,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心某项有益的活动。

(三)道家养生思想:

1、道法自然,

2、清静无为——静神养生观(“少私寡欲”,“无为处世”。)

3、贵柔(“天下莫柔弱于

中医养生论文2000字

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4、重生贵术,

5、形神兼养。而各个医家的养生思想基本是老师在上课时总结的一样。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强调整体性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

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

5、综合、辨证的调摄,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

6、强调养生要生活化(“道不远人”养生勿求速成)。在这些养生思想可以看出:在养生中心性修养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在心性修养良好的状态下才会在外散发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在很多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查出在一些因素影响下,一个健康的人是会生病的。

1、内部的因素:

七情内伤,病理变化影响情志。《素问 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 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 宣明五气论》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外部的因素:

2、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婚恋纠葛,家庭生活,亲属生活变化等。

3、环境因素:四时更迭,月廓圆缺,声音环境,气味香臭,颜色变化,食物性质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虽然分成内外的因素,但归结到底还是内在的,外部的影响是通过情志,接着影响到神,表现的心性修养。如果一个人的心性修养到了一定的境界,人本身也是健康的。这点在原先的古人们已经给我们足够的证明。他们给出了养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变、应变、适变,这些都是在心性修养的基础上形成的。

由于二十一世纪告高速的发展,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然而也造就了它的特点是“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其原因诸多,归纳几点原因如下:

1.高科技时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

2.知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心理负荷加重;

3.因心理障碍引起的疾患日渐增多;

在网上我们也查找到了这些资料: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那一种灾难会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一代青年无与伦比的痛苦。美国权威机构调查表明:96.5%的美国青年解决生活难题都依靠心理咨询。美国大约有5000多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中国有30%以上的大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潜在心理障碍,社会青年的心理疾患更为严重要。据调查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有空巢感。亚洲地区精神医学专家认为,21世纪的精神医学将与内、外、妇、儿并列,成为第五大医学学科。

其实,在网上我们可以查到很多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发生之前,我们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减小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社会带来问题。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措施应该从信心修养来着手,这样把个人的心理调节好后,对于外在的影响也就会变小一些,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在心性修养的同时,我也要加强体魄锻炼,这样内外兼修更能防患于未然。


  本文关键词:养生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2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242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d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