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育期刊 >

科普系列:小儿外科学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6-05-13 12:04

  本文关键词:小儿外科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建国前我国小儿外科及同期国外情况
 (一)祖国医学在小儿外科方面的成就
  有人类以来,婴儿出生时断脐,由咬断(俗称咬脐部)到割断(剪扎)就反映了孩子对外科要求与实践;同样,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跌打损伤、感染脓肿等,小儿对外科的需要和实践更多于成人。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略举祖国医学中有关防治小儿外科疾病的一些文献记载如下:秦汉以来,就出现为人们熟知的阉人(宦官)。“七岁净身”就是以睾丸切除为主的“手术”。尽管这是为封建皇帝服务而摧残人的残酷“手术”,但被害人能够大多数都活下来,这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没有一套熟练的操作技术恐非易事。从泌尿科角度来讲,这可能是最早的睾丸切除术的记载了。早在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关于脐炎的描述:“初生断脐,因浴水入脐或尿湿包裹,风邪侵入,故疮久不痊,风入伤经脉,则变为痫”,形象地说明了脐炎发生的原因和并发破伤风的可能性。对于膀胱结石,巢氏亦有很好的观察:“小儿石淋者,淋而出石也。其状,小便时茎中痛,尿不能速出,此时自痛,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甚者水道塞痛,令人闷绝。”宋代著名儿科学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其中不少述及小儿外科疾病,如丹瘤(丹毒)、嗓口、脐风(破伤风)等。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一书中,对于先天性畸形疾患,如并指、缺唇、侏儒、肢废等都有阐述。元代儿科学家曾世荣著的《活幼心书》中记有:”小儿瘰疬多生于耳后及颈项两旁。初发只一枚,次必连生,大小十数,缠绕项下,累累如贯珠。逐个先肿,作脓穿破。轻者可愈,重者难除。疮穴流脓,终岁不干,谓之瘘管”。明代医学家王肯堂著的《外科准绳》中,也述及许多小儿外科疾病,多属感染脓疡。还有对肠套迭的描述:“儿生五月至七岁,有结癖在腹,成块如梅核大,来去或似卵大,常叫痛者,左胁下名痃气,右胁下名癖气,如面黑目直视,泻黑血,口鼻手足冷,不进食者死。”关于小儿外科手术,史书上也曾有记录。晋书85卷《魏咏之传》记载兔唇的医治,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需百日进粥,不得笑语”,魏咏之接受了手术治疗,,卒获全愈。公元16世纪明代孙志宏著的《简明医彀》中有肛门闭锁手术记载:”罕有儿初生无谷道大便不能者,旬日后必不救。须用细刀割穿,要对孔亲切。开通后用绵帛卷如小指,以香油浸透插入,使不再合,傍用生肌散敷之自愈。”从我国丰富的古代医学文献中可以看出,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对小儿外科疾病的防治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耿伟民

(二)解放前我国的小儿外科工作的贫乏
  解放前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很小的儿童医院,主要诊治儿内科疾病,虽然引进一些当时的国际水平的诊疗方法,却根本没有小儿外科。小儿患有真正需要手术的外科性疾病,如先天性畸形、急腹症、肿瘤等,都到成人医院由成人外科医生手术和治疗。20世纪初也曾有肠套叠和嵌顿疝手术复位的各案报告,而那个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和条件,外科医生既不愿意也不会熟练地做小儿外科手术,难免造成不应发生的后遗症及较高的死亡率。张金哲曾在1950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期间,汇报了北大医院1948~1950年2年间小儿外科病儿死亡率为29.6%,而成人外科当时的病死率为4%。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当时的美国、欧洲、日本、前苏联等所谓医疗条件好的国家,小儿外科的规模也较小,很多方面也刚刚起步;更何况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解放前我国文献中也有一些有关小儿外科内容的报导,但多是个案报告。诸福棠1943年主编的第一版实用儿科学一书中,也包含有小儿外科疾病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外知识。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朱履中和马安权等老一代曾在美国参加过一些小儿外科学习,但回国后因条件所限,主要从事成人外科,偶尔作一些小儿简单手术。事实上,中国小儿外科的建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小儿外科的发展情况
  如同我国一样,在欧洲和阿拉伯等国家里,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也积累了许多对小儿外科疾病治疗的经验,然而也都只有些零乱的个案记载。十七世纪末,妇产科医生Fatio在贝索(Basle)出版了世界上第1本小儿外科书,据载他还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联体儿分离手术。到十九世纪,小儿外科才开始受到注意。1860年Cooper Forster(英国伦敦皇家儿童疗养所的医生)出版了一本《儿童外科疾病》,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专著。从1863年开始,Johnson等在伦敦讲授小儿外科学。大约在同一时期,巴黎儿童医院外科医生Guersant发表了该院1840~1860年的病案集后,又由美国费城的Dunglison译成英文。在十九世纪中,伦敦和巴黎是首先设置了小儿外科病房的城市。在俄罗斯帝国时代莫斯科儿童医院也建立了小儿外科专科。自瑞士的Fredet(1908)和德国的Rammsted(1922)先后采用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获得良好的疗效以后,小儿的腹部手术才得以推广。医学界对建立小儿外科专业的思想才逐渐形成。而当时,小儿外科手术都是由一般外科医生兼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欧开始出现小儿外科专业医生。在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小儿外科工作的普及量上有较大的发展。欧美等小儿外科真正的全面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这个时期,小儿外科的技术水平比同时期的成人外科的技术成就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世界现代小儿外科发展史
 (一)各国现代小儿外科的创始人和先躯
  叙述小儿外科发展史时我们必须记住那些在现代小儿外科创建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正是各国现代小儿外科的创始人和先躯们,才使小儿外科学在世界医学澎湃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要提及的是William E.Ladd(美国)和Denis Browne(英国)二人。


  1917年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发生大爆炸,约有800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许多儿童。许多美国医师前往营救,其中包括年轻的William E.Ladd医生。这次经历,促使他决心献身于小儿外科事业。1927年他任波士顿(Boston)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并且成为现代小儿外科创始者。美国第一代儿外科医生约75% 出自他的门下,包括他第一门生Robert E.Gross。
  Denis Browne爵士在英国的功绩是改变了“孩子外科病由成人外科医生实施手术”的传统。笫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原在利物浦(Liverpool)做矫形外科医生,(在欧美小儿矫形外科即小儿骨科发展早于小儿外科,但只限于生命危险小的大孩子)后来成为伦敦大奥尔芒街(Great Ormond Street)儿童医院的院长,并开始了他原来并不感兴趣的小儿外科,成为英伦三岛现代小儿外科创始人。许多术式源于他手,众所周知的如Denis Browne尿道下裂手术。英国第一代小儿外科医生大多是他的门生。为了表彰和纪念他在小儿外科学方面的贡献,以及特别是他热心于医学教育。1968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以他的名字特设立医学奖Denis Browne Gold Medal(丹尼斯.布朗金奖),该奖成了小儿外科领域世界最高奖。每年奖励一位国际名人,第一枚奖章授予了美国的Robert E.Gross(格鲁斯)。我国的张金哲是我国获奖第一人,亚洲获奖人还有日本的葛西和印度的甘地。
  附:历年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名单
DENIS BROWNE GOLD MEDALISTS
          Sir Denis Browne (1892-1967)
1968  R.E. Gross    美国   1969  M. Grob     德国
1970  D.J. Waterston  英国   1971  C.E. Koop    美国
1972  P.P. Rickham   瑞士   1973  M. Sulamaa    芬兰
1974  Th. Ehrenpreis  瑞典   1975  D. Innes Williams英国
1976  F.D. Stephens   澳大利亚 1977  R.B. Zachary   英国
1978  F. Rehbein    德国   1979  O. Swenson    美国
1980  J.H. Louw     南非   1981  A.W. Wilkinson  英国
1982  H.H. Nixon    英国   1983  S.L. Gans    美国
1984  H.W. Clatworthy  美国   1985  R.N. Howard   澳大利亚
1986  M. Kasai     日本   1987  O. Knutrud    挪威
1988  M.M. Ravitch   美国   1989  B. O’ Donnel  爱尔兰
1990  J.E.S. Scott   英国   1991  W.H. Hendren   美国
1992  J. Lister     英国   1993  R.K. Gandhi   印度
1994  J.C. Molenaar   荷兰   1995  J.A. Haller, Jr. 美国
1996  E. Durham Smith  澳大利亚 1997  J.D. Atwell   英国
1998  J.L. Grosfeld   美国   1999  D.G. Young    英国
2000  J.Z. Zhang    中国   2001  E. Howard    英国
2002  J.J. Corkery   英国

  在美国,Robert E.Gross,人称小儿外科之父。是Ladd的第一代继承人,1947年继Ladd之后成为波士顿儿童医院外科主任,至此他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儿外科医生。1938年他实施了第一例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开辟了心血管手术的先河。1953年出版的小儿外科学巨著成为世界传播的经典著作。还有Willis Potts(芝加哥 Chicago)是心脏病专家,早在1945年就实施了首例法洛四联症手术。Orvar Swenson他不仅叙述了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而且发明了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术。2002年5月(他已93岁)还发表了一篇巨结肠总结性文章。还有Chick Everett Koop(费城 Philadelphia儿童医院外科主任),他曾担任过美国卫生部长(Surgeon General),在神经母细胞瘤方面有重要贡献。再有Bill Clatworthy(俄亥俄州 哥伦比亚市)在儿外科方面造诣很深,特别是门脉高压研究方面。以上4人不仅是好朋友,而且一起为美国小儿外科学的崛起共同奋斗,同时大多数美国著名儿外科医生是由他们培养的。Steven Gans是美国儿外科医生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开辟了儿外科内镜技术,而且是美国“小儿外科杂志(th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的创始人,并继C.E.Koop为主编直到1993年逝世。

  
    在英国,著名的儿外科医生中David Waterston(伦敦)是杰出人物,他不仅是英国儿童心脏外科的开创者,而且是一名出色的普外专家,特别是食道重建术的研究。Waterston的同事Harold Nixon是消化道畸形专家。Bob Zachary(谢菲尔德 Sheffield)师从Robert E.Gross(当时在英国很少见),他首先创立了Sheffield儿外科中心,长期致力于小儿脊柱裂研究,并写了多篇有关的论著。以上三位医生和Denis Browne是英国皇家学会小儿外科学会的创始人,他们使英国成为世界小儿外科中心之一。需要指出Isabella Forshall(女性,利物浦 Liverpool)是Liverpool第一位儿外科医生。这些医生不仅为英国培养了大批的儿外科医生,同时还为世界培养了许多儿外科医生,为世界小儿外科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指出Mason Brown(苏格兰 爱丁堡 Scotland Edinburgh)是Edinburgh的第一位儿外科医生,而Wallace Dennison(格拉斯哥)写了一本出色的医学生用的儿外科教科书。

  

    在爱尔兰,作为Denis Browne最后一位门生,Barry O’Donnel(都柏林 Dublin)在Dublin创立儿外科,发明了通过膀胱镜注射硅化物治疗输尿管反流。

    在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enis Pellerin(巴黎 Paris)不仅是巴黎而且是全法国知名的儿外科医生。其他和Michel Carcassone(马赛 Marseille)创立了马赛儿外科中心。Bernard Duhamel是法国早期儿外科医生之一,他因设计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式而著名。

  


    在德国,Fritz Rehbein(不来梅 Bremen)以治疗长段食道闭锁、肛门闭锁和先天性巨结肠而著称,他的门生Waldemar Hecker在慕尼黑(Munich)创立了知名的儿外科中心。
  在意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本国的儿外科医生。Carlo Montagnani(佛罗伦萨 Florence和罗马 Rome),他的贡献是对膀胱外翻研究。Franco Soave(热那亚 Genova)他发明的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肌鞘内脱出拖出的Soave手术。

 
  在西班牙,Julio Monerero(马德里 Madrid)在马德里创建了宏伟的医疗中心,在他诸多成就中最出名的是对门脉高压的研究。
  在瑞士,第一个儿外科医生是Max Grob(苏黎士),他的心外科手术和他的普外手术一样出色。他的许多贡献中最著名的是在肠旋转不良方面所做的研究。他主编出版了权威性的第一本德文小儿外科学。以后Peter Paul Rickham(英国人)于1969年在苏黎士写出新生儿外科学。
  在芬兰,Mathi Sulamaa(赫尔辛基 Helsinki)是芬兰小儿外科的创始人。
  在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Theodore Ehrenpreis(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开始发展儿外科,他在先天性巨结肠方面颇有建树。另外,Patterson(哥德堡 Gothenburg 心外科专家)和稍晚些Gunnar Grotte(Upsala)也是知名的儿外科医生当然还有Oia Knutrud(挪威 奥斯陆)Davy Vervat(荷兰 鹿特丹)等。

   

  必须要指出,俄罗斯小儿外科在俄国沙皇时代已经开始,尽管只有少数的儿外科专家。T.P.Krasnobaev (1865~1952年)是俄罗斯小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小儿骨髓炎、骨关节结核与碎石术方面尤为卓著,1922年在前苏联他首次实施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他培养了许多学生成为出色的小儿外科专家。此前1893年N.F.Filatov在儿科教学医院里开办了外科,包括5张病床以及隔离室、手术室和敷料室。当时实施了许多手术,包括因床位缺乏而做的门诊手术。但遗憾的是该小儿外科总共存在了数年。十月革命后前苏联的小儿外科成为一个单独的专业,而且儿外科床位有显著的增加,并培养了许多儿外科医生。另外,Stanislav Doletzky(莫斯科 Moskau)尽管条件艰苦,在前苏联小儿外科与西方沟通方面成绩裴然。1949年,C D Telnovsky出版了小儿外科学教科书。
   
  在加拿大,Harry Beardmore作为加拿大儿外科学会首任主席,经过努力设法使加拿大的儿外科医生得到美国的承认,从而使加拿大的儿外科得到空前发展。
  在南非,Jannie Louw(开普敦 Cape Town)是儿外科创始人,对肠闭锁的病因颇有研究。他同时代的助手Chrischan Barnard后来成为第一例心脏移植术的成功实施者。
   
  在澳大利亚,Russel Howard(墨尔本 Melbourne)是创始人。另外,Durham Smith、Douglas Stephens、Nate Myers三人,分别在直肠、肛门、膀胱畸形以及食道闭锁研究方面著称于世。
  在日本,Keijiro Suruga(骏河敬次郎)是创始人。Morio Kasai(葛西森夫)是世界知名的治疗胆道闭锁方面的突破者和开拓者。
  在印度,R K Gandhi(甘地)是创始人,与日本的骏河敬次郎及台湾的洪文宗(Hung Wen Tsung)倡组了亚洲小儿外科学会。2002年设国际小儿外科甘地金奖,第一枚奖给我国的张金哲。
   
  尚有许多属于各个国家儿外科创始人或著名的专家,不再一一列举。
 (二)现代小儿外科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现代小儿外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蓬勃发展的专业,这也是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有了小儿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小儿麻醉技术和水电解质平衡理论与技术的提高,小儿外科专业的发展才成为现实。因此,小儿外科的发展标志着“儿科医学”的现代化的水平。
  儿外科虽只是儿科的一部分,但是儿外科的发展却是儿科现代化的标志。很多现代化的儿内科工作,不少治疗及仪器应用都需要与麻醉和外科技术配合,没有发达的小儿外科,儿内科工作也就够不上现代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病种有很大的改变,对儿外科的要求迅速增长,现在世界上经济文化水平高的国家,儿童医院内外科床位数目大致是1:1。
  从1922年Rammstedt手术推广以后,随着婴儿幽门肥厚性狭窄术后的普遍成活,不少新生儿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的矫治手术陆续成熟,小儿外科界成为专业发展由此开始。自从廿世纪50年代初,美国Gross首先为小儿施行动脉导管末闭手术成功,开辟了心脏大血管畸形矫治手术,打破了小儿心脏手术禁区。到50年代末,食管闭锁气管瘘的成活率己达到90%。这是小儿外科第一个里程碑,是争取成活阶段。1953年Gross的小儿外科学,系统地阐述了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当时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系统介绍了泌尿外科疾病,并且首先介绍了心脏大血管畸形的矫治手术。该书成为第一个里程碑水平的具体记录文件,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后起的小儿外科单位大都以Gross为师,中国的小儿外科也主要是师从Ladd-Gross的理论与经验。此后小儿外科在全世界各地纷纷兴起,从量到质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从廿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突出解决了新生儿手术的三个问题:环境温度与湿度控制、监护与人工呼吸、静脉高营养。于是,新生儿术后成活已有保障,从而把小儿外科的任务重点由争取成活过渡到恢复功能,也就是现在第二个里程碑的特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阶段小儿外科水平一般以新生儿外科为代表,人们对一些严重畸形改变了过去的态度,如”巨大脐膨出”可以一次手术缝合,后改为局部保护逐渐还纳(人们担心,膨出的脏器一下子还纳至发育不良的腹腔内,可以造成病儿呼吸困难,导致手术失败。),而后长期人工呼吸、长期静脉高营养,使之成活。恶性肿瘤可以经超大剂量化疗、自家骨髓移植、加以多次扩清手术而提高生存率。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畸形的治疗重点应在远期排便功能等。随着现代化小儿麻醉的进步,手术时间可以不受限制。此阶段内一个重要的信号是小儿泌尿外科的兴起,它代表了小儿外科手术己无生命危险的顾虑。因为泌尿系畸形不属于立即危害生命的疾病,同时泌尿器官畸形特别是小婴儿管道畸形的手术要求很高,远期功能正常才是治疗的目标。因此,小儿泌尿外科强调手术精细彻底,一期作完,避免分期手术留下问题。”一穴肛”修复术,要一次解决排便、排尿及日后性生活问题,手术可能需要进行20个小时,可见其治疗的难度,但小儿外科医生做到了。美国、日本等第二代儿外科专家多以泌尿外科为专长就是明证。
  20世纪90年代,小儿外科开始突破现实临床手术的范畴。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围生期医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学的应用,外科手术基本技术的进步(出血、止血与输血的革命,缝合器的进步,敷料高科技化等)和手术技术的高科技化(包括机器人手术等),胎儿外科、器官移植、微创外科与介入外科等应运而生。成为小儿外科第三个里程碑的开始。目标是消灭外科手术的损伤,恢复正常解剖生理功能。从细胞基因方面达到诊断、治疗与预防的效应,将对人类优生优育起到革命性的突破。当前小儿实体瘤的研究趋势,除进一步引入高科技改进手术方法之外,集中在基因工程的临床应用。在难治的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已有细胞凋亡疗法在小儿手术中迅速发展。1983年美国三藩市Harrison的胎儿双侧肾积水手术的成功,宣布胎儿外科正式登上小儿外科的舞台。现在胎儿镜技术,又把胎儿外科技术提高一步。以上均代表了第三个里程碑的技术基础。
  20世纪末小儿外科发展非常迅速,与成人外科其它各专业可以相提并论、并驾齐驱。国际开放与交流空前发达,各国有各自的小儿外科组织与专业杂志,不少跨国家的国际组织,全世界几乎每天都有学术活动。与我国联系较密切的国际著名单位有: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费城儿童医院、英国伦敦大奥尔芒街儿童医院、法国巴黎儿童医院、瑞士苏黎士儿童医院、德国海德堡儿童医院、俄罗斯莫斯科第二儿童医院等;有联系的国际性小儿外科学会有:美国小儿外科学会、英国小儿外科学会、太平洋小儿外科学会、亚洲小儿外科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国际联合会等;此外,世界各国多有本国的小儿外科学会组织:有联系较密切为国际性小儿外科专业杂志有: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国际小儿外科杂志、欧洲小儿外科杂志等;每年颁发小儿外科学术国际大奖有:Denis Browne金奖(英国、全球性1968年开始)、Herbert E.Coe金奖(太平洋学会 1985年开始)。
  20世纪西方现代医学在“宏观实施”方面也经历了三个换代,20世纪初在生理解剖知识基础上,把疾病视为个体生物性变化,现在称为”生物医学模式”; 30年代后逐渐认识身心关系(前苏联巴甫洛夫学说)称为“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简称身心医学;50年代后又把身心医学扩大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进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或称人文医学”。小儿外科作为医学的一个学科,必然受到上述认识转变的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治疗一个孩子的畸形,不但考虑孩子的生理解剖复原,还要满足母亲的要求,并使患儿能参加社交活动为社会所接受。因此,小儿外科追求远期功能与生活质量就成了现代小儿外科的目标。进入21世纪,预计到2050年,除了上述的医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外,机器人手术将会普及,同对倍受人们重视的“以人为本”医学思想,将更加深刻地体现在各个治疗环节中。总之,医生要从孩子生前就保证一个健康条件,使人们将生活在更美好时代中。

三、 我国现代小儿外科学的发展
 (一)我国现代小儿外科先驱与创始人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人们面前属于小儿外科方面的形势是,一方面国家制定了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方针,为我国小儿外科专业的创立制造了良好的条件。1950年7月笫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北京)上讨论决定要加快我国的妇幼卫生事业,各省都纷纷筹建妇女儿童医院及保健院;另一方面西方诸国(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和科学技术上的封锁,企图孤立我们。所以,我国小儿外科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国内涌现了一批立志从事小儿外科的中青年外科医师,和一些著名的儿科、外科、麻醉科的老专家们积极支持小儿外科专业的创立。在这种条件下,下面几位医生就成为我国最早的现代小儿外科开拓者。
  马安权(1911~1977)男,汉族,广东省中山县人,1911生。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38年日本攻占上海,他放弃圣约翰保送美国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深造的机会,参加抗日战争。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外科医生。奋不顾身抢救伤员,被誉为华侨抗战英雄(他生于澳大利亚)。1945年抗战结束,回上海任教于圣约翰大学。经该校教授Dr. McCracken介绍,前往美国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医学院Dr. Ravdin指导下进修2年后,分配到附属费城儿童医院学习小儿外科专业,与Dr.C.Everett Koop共事。1949年全国解放,他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仍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为上海同仁医院外科主任,私立儿童医院会诊医师。1954年圣约翰大学与震旦大学合并为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儿科系,他被任命为小儿外科教研组组长。1954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成立,被聘为小儿外科主任。创办了小儿外科专业病区。1956年受卫生部委托主编我国第一部小儿外科学教科书,组织北医的张金哲、上一医的王赞尧、上二医的佘亚雄、过邦辅共同编写。也成了我国小儿外科界跨地区交流的第一声。1964年中华儿科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全国大会,第一次组织了小儿外科讨论小组。马安权为组长,全国有20多人参加学术讨论并打下组织学会的基础。马安权学术根底深厚,谦虚不傲,平易近人,受到同事尊重和爱戴。10年动乱,受到不实的诬陷与严重迫害。身患白血病,中美建交后赴美就医,1977年9月病逝。享年66岁。在美卧病期间仍关心国内小儿外科工作。临终时嘱其子女将骨灰送回祖国安葬。1979年7月28日上海市为马安权恢复名誉,并将骨灰安放于上海革命公墓。马安权为我国小儿外科早期创建工作作出巨大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多次负责举办全国儿外科进修班,培养了大量人才。遗著有:小儿外科学教科书第一版,小儿外科学及护理,小儿急腹症学等,及论文多篇。
  佘亚雄(1917~1995)男,汉族,湖南长沙市人,1917年10月18日生。1944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曾任上海震旦大学附属广慈医院和上海第二医学院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第二医学院教授。1953年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1960年任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1980年成立小儿外科学组时,选为副组长,并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1987年成立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为首任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为国际小儿外科杂志创刊时第一任中国编委。在腹部外科和食管外科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多数当时国际新技术都由佘亚雄首次引进。如:巨结肠Duhamel手术,肛门直肠畸形的Stephen观点等。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肠套叠的气灌肠治疗。使得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避免了手术,推广遍及全国城乡以及第三世界,受到国际上赞许。特殊致力于小儿外科教学工作。中国的小儿外科学教科书从第二版开始均由佘亚雄主编,多次组织全国专家修订、改编。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编写著作数十部,其中《小儿外科学》“小儿肠套叠”均为国内最早的专著,获科研成果奖多项,先后培养了大批小儿外科专业人才和近13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绝大多数已成为各地的业务骨干。曾任上海市政协第四、五、六、七届委员及常委,民盟上海市第八、九届委员。1986年被法国斯特拉堡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94年获上海市侨界烛光奖(比利时华侨)。1995年因肺癌逝世。临终前一周还在病榻上完成小儿外科名词修订搞,如期寄交中华医学会。
   
  张金哲(1920~  )男,汉族,河北省宁河县(现属天津市)人,1920 年9月25日生。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1950年在北大医院首建小儿外科专业,1955年建立北京儿童医院外科。1958年开办小儿外科医师进修班,学员多成为各地小儿外科骨干。1980年成立小儿外科学组,选为组长,并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1987年成立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为首任主任委员。现为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名誉主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顾问,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及国际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顾问。有不少外科技术改进,如肌肉注射基础麻醉,腹部手术中的“张氏钳”(巨结肠手术) 、“张氏瓣”(胆肠防返流手术) 、“张氏膜”(松解直肠外纤维膜延长直肠残端) 等为国际同行所称道。各项技术改进5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著书4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先后培养了数百名小儿外科医生和近2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曾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小儿外科学会“丹尼斯-布朗”金奖,该奖为国际小儿外科界最高贡献奖。2002年获印度小儿外科甘地金奖。
  童尔昌(1921~  )男,汉族,浙江宁波市人,1921年3月生,194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曾任武汉同济大学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现任武汉同济大学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后从事小儿外科专业,成立了当时全国较早的小儿外科专科。1964年发起并负责编辑全国第一本小儿外科学术杂志——武汉医药杂志小儿外科附刊。使全国同道梦想成真。十年动乱杂志被迫停刊,童尔昌也受迫害。困难中仍冒险在武汉新医药杂志名义下出版了四期小儿外科专号,使小儿外科杂志工作不致中断。1980年成立小儿外科学组,选为副组长。正式组织出版“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并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总编辑。1987年成立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为首任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名誉总编辑。在先天性巨结肠、小儿肠梗阻、肠套叠和新生儿外科等方面造诣很深。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了第一部小儿外科手术学及小儿腹部外科学等大型著作多部。为大百科全书及医学百科全书小儿外科部分的主编。获科研成果奖多项。1980年担任全国首批小儿外科研究生导师。培养了大批小儿外科专业人才和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曾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武汉市科协名誉副主席。1995年卧病至今。
   

 (二)、我国现代小儿外科初期工作的开展
  小儿外科的建立,很快就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北大医院1949—1950年婴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几乎为100%;而1951—1952年立刻下降至10%以下,以后又迅速降至5%以下。小儿外科开始时,尽管人手十分短缺,如北大医学院小儿外科,只有张金哲、潘少川2人,他们依靠当时的北医成人外科各专业及儿内科医师护士的大力协作和支持,急症病儿来者不拒。一般普外急诊,张、潘二人处理,其它复杂的专科急症,先做初步枪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请有关外科专家会诊,既积累了危重病儿的抢救经验,又逐步学习了外科各专科技术。首先重点开展了难度不大的疾病的诊治,待树立信誉后,再逐步开展复杂的手术。国内上海马安权、佘亚雄、王赞尧和武汉的童尔昌及我国其它地方也都经历了这种相似的历程,即先易后难的技术发展过程。当时小儿手术最大的问题是小儿麻醉,由于全身吸入麻醉必须用的气管插管的缺乏(国外封锁,国内尚不能生产适合于各年龄小儿专用的不同型号插管),当时只有很少的大医院才能开展小儿手术。北京(在麻醉专家谢荣教授邦助下)首先使用直肠注入或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成功并推广后,小儿外科工作才得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另外,适合于小儿的手术器械也相当缺乏,只好到处找代用品,并需要医生自己动手改制器械。业务开展受了很大的限制。但不管怎么说,当时小儿外科作为一个专业已迈开了它的步伐。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及以后,小儿外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像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广州、以及全国各省省会等城市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儿外科病区。都是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如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从1955年的20张床扩大到上百张床。1962年有30名医生,床位160张;现有70名医生,200张床位。1956~1957年,由马安权领衔(另有张金哲、王赞尧、余亚雄、过邦辅)编出了我国第一本小儿外科教科书。同年卫生部先后委托北京(1958年)、上海(1959年)先后举办了小儿外科医师进修班,大量培养了儿外科专业医师,促进了全国大城市儿外科的创立与发展。此时儿外科领域中的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室、麻醉、血库、相关的化验、x线检查、教学、查房、进修培训等都有了比较好的管理经验及规章制度,部分医院有了专门的小儿外科讲义,儿外科已经超越专业小组的范畴,成为了独立的专业科室。尽管这只是少数大城市的情况,但比起小儿外科刚起步时的情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而且代表了当时我国小儿外科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60年代初,我国各大城市都有了相当水平的小儿外科专业及带头人,如哈尔滨何应龙、广州赖炳耀、沈阳李正、西安王修忠、济南季海萍与张学衡、上海吴守义、马孝义与金百样、重庆王赞尧、陈文龙等,加上北京的潘少川、黄澄如、上海的丁文祥等,对我国小儿外科的兴起与各个分专业的发展起了先驱的作用,并成为我国第一代小儿外科医生的代表。
  50~60年代,我国小儿外科工作的重点以急症为主,特别是急腹症。上海佘亚雄成功推出的“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可以称为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90%的肠套叠早期病例可以不行手术而治愈,技术简单安全,很快为全国各地掌握,甚至县医院也达到90%复位率的效果,国际上广为赞许。后来,80年代,沈阳王光大又成功的推出B超监视下盐水灌肠治疗肠套叠,更为世界瞩目。
  50年代早期,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孤立,尽管我国现代小儿外科虽然起步艰难,发展较快,依然是西方体系,但引进途径是多语种多渠道的。如张金哲和马安权(英语),佘亚雄(法语)、童尔昌(德语)、季海萍、赖炳耀、李正、王修忠(俄语)、王慧贞(日语)等。现在看来,我国现代小儿外科学的技术受到世界发达国家小儿外科影响(其中受美国Ladd-Gross的影响最大),但是主要工作与技术发展还是基于本国大量的临床实践。
 (三)1960~1980年间我国小儿外科及分专业的进展
  1960~1966年,尽管我国遭受了三年困难时期,前苏联也加入了对我国科学技术封锁的行列。在前三年(1960—1962年)许多医生护士饿着肚子或在生活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看病、手术、科研、教学、护理等,我国小儿外科继续前进。在北京、上海等地,小儿外科的规模、手术例数、病房床位、急症救护水平等,从临床死亡率降低方面,已经不亚于当时发达国家的水平。特别是儿科学系医学生和护士毕业后成批地直接到小儿外科工作,壮大了小儿外科的队伍。例如至1965年底,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医生人数已经超过4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年医生,这就为小儿外科继续扩大规模和后来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除了急症外,普外专业发展迅速。张金哲的“环钳斜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可以作为代表。一时各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中国人改良术式在儿外科界竞相斗艳。骨科、泌尿科和新生儿己孕育着成为独立的专业。由于业务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学术交流的需要。196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儿科大会上(在北京)组成儿外专题讨论小组,推选组长为马安权。全国各地有20多位小儿外科医生代表首次相聚在一起,他们提出两条对中国小儿外科发展意义深远的要求。第一要成立小儿外科学会,第二要创办小儿外科杂志。由张金哲、童尔昌分别筹划组织工作。当年下半年就出版了“武汉医药杂志小儿外科附刊”。
   
  1966年6月至1976年“文革”时期,小儿外科工作和其他科学工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儿外科专家受到不公正的冲击,有些人甚至被剥夺了做手术的权利。但儿外科全体同仁并未因此而动摇,在可能的条件下坚持开展了一些工作。如中西医结合小儿麻醉,非手术治疗急腹症等儿外科常见病、新生儿术后呼吸道管理、以及先天性巨结肠的非手术尝试等。1972年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张金哲和潘少川就提出在小儿外科内正式成立骨科、泌尿等各专业组的规划。1974年上海丁文样等,用自制小儿人工心肺机开展小儿心外专业,开办小儿心血管外科培训班。此期间,医学教育和学术活动几乎完全停顿,使儿外科的梯队建设断档时间超过10年。不过儿外科进修工作尚在继续,特别是1972年后,进修人数又恢复到“文革”前情况。在这里,特别应该指出卫生部、高教部外,部队医疗系统(人民解放军、公安等)也建立了儿外科专业。1973年解放军总院正式建立了较强的小儿外科专业(马承宣、刘贵麟领导)。其它部队医院医生像邹中寿、苑锋、赵波等都是儿外科专业带头人。另外如铁道、钢铁、煤矿等系统也都开始了小儿外科的工作。在最困难时期童尔昌甘冒迫害风险,联系各地同道,出版了四期“武汉新医药小儿外科专号”。
  1977~1980年是我国小儿外科工作的复兴阶段,特别是各个分专业的建立和开发,促进了小儿外科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学术活动空前活跃。1978年余亚雄主编的“小儿外科学”和童尔昌主编的“小儿外科手术学”相继出版;1979年在重庆召开了第三次小儿外科教科书编写会议,明确了上海二医佘亚雄的主编:1980年由何应龙(哈医大)、张世恩(哈尔滨儿童医院)组织,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议,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小儿外科学组。有120人参加大会,这是空前的大型活动。1980年迎来了自己的全国性的学术专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的诞生。提出了国产小儿外科手术器械的研制,由上海马孝义负责组织与工厂联系合作,生产了小儿外科各专业成套的专用器械,并有的还行销国外。1980年起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起动,为我国加入世界儿外科界并占有一席之地开创造了有利的时机。随着全国职称工作的开展,儿外科上千名医护人员有了自己的职称(包括相应的教学职称在内),从而进一步地发挥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为此,儿外科专门成立了自己的医学学科考评委员会;1977年恢复大学学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考试招收文革后首批儿科医学系大学生。
 (四)“三个承认”和1980年以后我国小儿外科的发展
  1980年至今是我国小儿外科大发展的时期,首先,代表小儿外科特点的新生儿外科在国内大中城市有了稳定的水平。各专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矫形外科(又称骨科)、泌尿外科、胸科心脏血管外科、成形外科、肿瘤外科等,后来居上,大有超过普外专业的势头。这些专业很像小儿外科开始的样子“寄入篱下”,如今已经“翅膀变硬自己会飞”,各自组织了分专业小组。到90年代中后期,不时有各个分专业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或者以自己专业的名义参加国际地区性或全球性专业会议。1980年第一次招收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医学研究生,由此开始了小儿外科大规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1982年文革后第一批医学毕业生加入儿外科队伍。1983年首次在儿外科门诊中出现了专家门诊。1984年韩茂棠张金哲在天津市卫生局合作下在天津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小儿外科讨论会。1988年又在天津组织了第二届国际小儿外科讨论会,有15个国家和地区到会。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韩国金宇基(当时尚未建交)和我国台湾地区林哲男等8人(首次和大陆儿外科界接触)参加会议。1985年在卫生部支持下,青年医师王汉在北京成立了个体的“北京儿童外科医院”,以门诊手术为主(2001年并入通州区妇女儿童医院),属于小儿外科专科门诊性质。1987年正式成立了小儿外科学会,从此我国的小儿外科才能理直气壮地称为小儿外科学,并且提出如下的宗旨“为了制订诊断与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与能达到的疗效标准,不是为了行业垄断。”这是小儿外科学在我国医学界得到承认(我们称为第一个承认)。大量的专业性文章著作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小儿外科学及其各个分专业的工作蒸蒸日上。1980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空前活跃,对我国小儿外科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许多国际上著名的小儿外科专家来到我国讲学,我国学者也应邀到国外讲学及交流,广交朋友。如美国的Kiesewetter、Gans、Koop Hendren、Grosfeld等教授,英国的Lister、Young、Spitz等教授,日本的骏河、葛西等教授,还有上百位国际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到我国访向。介绍了现代小儿外科的新技术、新观点。同时我国小儿外科医生也纷纷到国外讲学、访问。近百名中青年儿外医生和护士,到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学习与交流。他们其中很多人学成回国,带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为病儿服务。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发达国家小儿外科技术之间的差距。与港澳地区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后更加突出。香港大学的图申(Saing)与谭广亨,中文大学的郑振耀、杨重光联系很广;1986年开始与祖国宝岛——台湾的儿外科同道洪文宗、林哲男、巫堂条等开始了接触,以后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共同活动。1998年在沈阳中国医大,成立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一些国内的著名专家被聘客座教检或授予外国的荣誉称号、会员、及国际上著名刊物的编辑顾问,提高了我国小儿外科的国际声誉。1997年张金哲选为小儿外科学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内科技界对我国小儿外科成绩的承认与赞许(我们称为第二个承认)。国内其它一些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先后获得过全国劳模或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000年7月在第47届英国小儿外科国际年会(BAPS)上,将被誉为国际小儿外科界最高奖 ——“Denis Browne”金奖授于张金哲教授,这是中国小儿外科医生首次获得的国际大奖。说明中国3000名小儿外科医生已经加入了全世界小儿外科的大家庭中,也是国际儿外科界对我国小儿外科界的承认 (我们称为这是第三个承认)。以上提到的“三个承认”都出现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使我国小儿外科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不断发展壮大。由行业的自我承认到全国承认,又到世界的承认。这些都是我国小儿外科界全体同人的无私奉献和努力拼搏的结果与光荣。但是永远不要忘记党和国家的正确政策。没有上百个新建儿童医院和妇女儿童医院,在短时间内如何有数千名专业小儿外科医生队伍成长?没有“科教兴国”如何有如此宽松的发展条件?
   

  中医是我国的特长,在我国小儿外科技术中已有些利用并占有一席之地。针刺麻醉虽然在小儿外科已被屏弃,但已证实能在基础麻醉下用于小儿。挂线方法治疗小儿肛瘘、小夹板固定用于小儿骨折、中药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以及在术后恢复调理等方面也很成功。证明中医在小儿外科领域里必有所用,有待大力挖掘和探索。日本小儿外科学会下设有“汉方研究学会”,中国是中医的大本营,世界小儿外科界肯定希望中国小儿外科界能在这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在90年代初,我国在临床疗效上某些代表性的疾病的疗效基本上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如食管闭锁、肠闭锁、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肾胚瘤、横纹肌肉瘤、脊柱侧弯、肢体延长、尿道下裂、先天性心脏病等。然而,面对国际上90年代的高科技进步,我国又落后了。这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想使我国的小儿外科学整体上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步进入国际上小儿外科的第三个里程碑,必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经过一代新人不懈地努力才能做到。如果按10年算一代,小儿外科已经历了五代人的努力,新的机遇正等待有志于小儿外科学的新人去拼搏、去创新,中国的小儿外科学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文关键词:小儿外科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44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f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