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结核1例 2008年第8卷第12期
本文关键词:脾结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键词】 脾结核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伴左上腹痛4个月”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 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以上,最高达39.5℃。发热多以午后出现,可自行下降至正常,伴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约5kg。无盗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关节疼痛等。当地医院行肺CT提示“肺内多发小结节”,腹部CT提示“脾大”,诊断为“肺部感染”,先后给予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治疗1个月,患者仍发热,咳嗽,并出现脾区疼痛,考虑“继发性肺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1个月,患者咳嗽、咳痰较前减少,但仍有午后发热,脾区隐痛。遂转来我院。既往史:乙肝病毒携带1年。否认冶游史。其母亲有肺结核病史。入院查体:T 36.2℃,P 78次/分,R20次/分,BP 100/70mmHg。体型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 78次/分,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质地中等,触痛(+),脾区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109/L,HGB 89g/L,PLT 211g/L,N 61%。ESR:23mm/h。骨髓细胞学:感染性骨髓象。PPD试验:++。结核蛋白芯片:阴性。多项肿瘤标志物:阴性。血ANA、DS-DNA及ENA多肽:阴性。血培养3次:未见细菌生长。骨髓培养:未见细菌生长。腹部B超:脾脏多发异常回声区,边界欠清,回声不均匀。腹部CT:脾大,脾内多发异常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见边缘轻度强化,性质待定;腹腔淋巴结无肿大(见图1)。胸部CT:肺内多发小结节,考虑继发性肺结核。骨骼ECT:全身骨显像未见骨转移象。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5g,,bid)抗感染,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20d,患者仍不规则发热,体温在38℃左右,最高达39.5℃,脾区疼痛明显,复查腹部CT:脾大,脾内多发异常低密度影,无明显改变(见图2)。于2008年7月16日在全麻下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增大,质地变韧,脾脏与腹壁及周围组织广泛粘连,脾实质内多发性小脓肿,脓汁呈淡黄色。术后病理报告:符合脾结核。术后第3d体温完全正常。
图1 治疗前脾脏CT图像表现(略)
图2 治疗后脾脏CT图像表现(略)
2 讨论
本例患者反复发热,脾区疼痛,血象高,骨髓细胞学呈感染性骨髓象改变,且院外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临床考虑感染性发热,无明显感染灶,曾考虑“败血症”。造成本例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对脾结核认识不够。脾结核临床较为少见,但在结核病人尸检中,脾脏结核发病率为41.5%[1]。脾结核感染途径主要有:血源性感染,经淋巴感染以及邻近器官直接播散。根据病理变化,一般将脾结核的病理改变分为三型:粟粒型、干酪坏死型及钙化型[1]。脾结核的临床表现复杂而多变,常见的症状有:不规则的低热, 消瘦、乏力、上腹胀痛等等。部分患者有纳差、盗汗及贫血。病情重者, 可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性反应。少数患者出现脾功能亢进症状, 尚可有类似白血病样反应[2]。脾脏CT常见脾肿大,伴脾内单发、多发或弥漫性无强化的低密度病灶[3]。大部分脾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肿大的脾可缩小至正常;对钙化型则宜保守观察;对较大的干酷坏死灶、结核性脾脓肿、脾结核并发较重的脾亢、脾出血、坏死或硬化及脾结核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经抗结核治疗无效,则以手术治疗为主,脾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脾结核的可能:(1)脾肿大或脾区疼痛伴长期发热、消瘦、贫血。(2) PPD试验阳性或血沉加快。(3) CT检查见脾大,脾内多发低密度灶。(4)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结核。但是依据这些亦只能作出初步诊断, 而确诊则有赖于病理检查。如临床高度怀疑脾结核,脾切除是治疗及诊断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严碧涯,端木宏谨.结核病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71~ 675.
[2] 罗绍凯,何伟雄,洪文德.13例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2):832.
[3] 黄学全,王健,巫北海,等.脾结核CT征象[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6(24):677~679.
作者单位:(Hai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aikou 570311, Hainan, P. R. China)
本文关键词:脾结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4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