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写作 >

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21:10

  本文关键词: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英语学位论文是学术英语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术英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学术英语研究的重心开始从语域分析、修辞分析逐渐转向语类分析。语类的早期研究源于亚理士多德关于文学“类型”的观念,主要局限于文学作品。俄罗斯学者巴赫金率先将语类的概念和研究扩展到非文学领域,关注文本/语境和符号模态的关系。近30多年来,语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话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对国际期刊论文的语类分析。然而,尽管现有研究对论文语类的探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仍存在某些不足:一是不少研究仅关注某一特定视角,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断面式研究较多;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经验式研究较多,理论深度不够;三是研究重心多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研究相对薄弱。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多种方法,从多维视角深入研究英语学位论文语类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以语类理论为背景,以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为主要研究样本,以美国ProQuest数据库中英语本族语者的同类论文为参照语料,采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的方法,探究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本研究试图探析的问题是:(1)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步结构上有何特点?(2)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征?(3)中国英语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是什么?具体而言,我们首先运用语步结构分析方法探究了样本语料的宏观结构模式,以及论文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微观语步;其次,运用Coh-Metrix和Vocabulary Profiler等研究工具分析了样本的语言特征;再次,通过政策性文件解读、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等方法,考察了英语硕士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最后,从批评的视角分析了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语类在生成、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文本分析显示,与国外学位论文相比,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步结构和语言运用上都有其特点:尽管绝大多数论文都采用传统简单型语篇组织模式,但它们在组织各部分内容时却常采用“螺旋式”的展开模式,不进入主题;在建构基本框架时往往只是进一步陈述相关文献,而没有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框架;在引言中,通常用较长的篇幅陈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很少指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研究结果时,常偏离研究问题;在评价研究结果、阐明研究意义和提出研究展望时,往往流于形式。此外,在词汇语法资源的使用上,中国学位论文也显得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通过文本分析和语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在阐述论文重要语步时往往不到位,以致无法有效地创建或巩固研究空间;不少学位论文“形似而神散”,很难实现作者的交际目的;(2)较少使用否定表达,人称代词等手段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3)在文献引用上,表现出对“权威”的崇拜。这些问题表明,中国学生未能有效地建构起应有的作者身份。 通过解读各类政策性文件,我们发现英语学位论文承载着明显的学科期待。这些期待集中反映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术机构对英语学位论文写作目的、内容、结构、语言和规范等方面的一般要求。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的结果显示,英语学科社团主要成员对学位论文的期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语境分析表明,英语学科对学位论文的期待与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某种“失落”。 反观中国英语学位论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论是作者身份的“迷失”,还是学科期待中的“失落”,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必要的学术训练,学术根底薄弱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表明,以下三个因素影响了学生学术素养的提高: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某些决策性失误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二是不少高校英语课程的设置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学术素养训练的需求;三是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不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影响了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 从本质上讲,语类是人们对特定语境做出反应和期待、高效“做事”的一种话语方式。语类分析从语境的视角整体讨论并解释特定语类的交际目的及其生成的缘由,试图揭示隐藏在语篇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认知上的动因。在高等教育的语境下,学位论文语类必须符合特定学科的期待和“以言行事”的规范,有明确的交际目的,这些都有其学科文化和认知上的动因。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语类分析探讨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探讨英语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我们既可以揭示英语学位论文写作中各种机构性语境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可以了解学科社团成员在这一语类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需求,从而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其次,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中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类在生成、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不仅可以为英语学位论文乃至整个学术英语研究提供重要反馈,而且可以为设置相关课程、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从语篇走向语境,力图揭示英语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其理论意义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语料库分析等经验主义的方法研究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有利于深入探讨语类语篇和语言选择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重视语类理论即理性主义的方法对语言现象的“洞察力”。这种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有机结合,符合语言学研究的正确方向。(2)视学位论文写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活动,采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三种方法全面探析了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这一研究不仅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学位论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而且有利于指导我国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提高其学术素养。(3)选取学术英语中相对薄弱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聚焦于我国英语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这是我国学者参与国际语类和学术英语研究的一种积极努力,有利于推动学术的“多样性”和理论创新。
【关键词】:英语学位论文 语类理论 文本分析 语境分析 批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目录13-17
  • 表目录17-18
  • 图目录18-19
  • 1 绪论19-28
  • 1.1 研究背景19-22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22-26
  • 1.3 研究语料与方法26-27
  • 1.4 论文章节安排27-28
  • 2 文献综述28-66
  • 2.1 引言28
  • 2.2 学术英语研究概述28-30
  • 2.3 语类的概念与语类分析30-44
  • 2.3.1 语类的定义31-35
  • 2.3.2 语类研究的流派35-41
  • 2.3.2.1 新修辞学流派:语类作为语境化的社会行为36-37
  • 2.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语类作为社会目的的语篇体现37-40
  • 2.3.2.3 应用语言学流派:语类作为具有共同目的的言语交际事件40-41
  • 2.3.3 语类的特征与识别41-44
  • 2.4 语类研究的基本方法44-64
  • 2.4.1 文本分析44-59
  • 2.4.1.1 语步结构分析45-53
  • 2.4.1.2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Coh-Metrix和VP53-59
  • 2.4.2 语境分析59-62
  • 2.4.3 批评分析62-64
  • 2.5 小结64-66
  • 3 学位论文语类分析基本框架66-82
  • 3.1 引言66
  • 3.2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与传播的现状和挑战66-70
  • 3.3 语类视角下的学位论文70-72
  • 3.4 学位论文语类分析的基本框架72-81
  • 3.4.1 语料来源74-75
  • 3.4.2 研究方法75-79
  • 3.4.3 分析框架79-81
  • 3.5 小结81-82
  • 4 学位论文的语步结构与语言特征分析82-126
  • 4.1 引言82
  • 4.2 学位论文的宏观结构82-92
  • 4.2.1 EMT论文的宏观结构分析82-87
  • 4.2.2 PQT论文的宏观结构分析87-92
  • 4.3 学位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92-103
  • 4.3.1 EMT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分析93-98
  • 4.3.2 PQT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分析98-103
  • 4.4 学位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103-115
  • 4.4.1 EMT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分析103-109
  • 4.4.2 PQT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分析109-115
  • 4.5 学位论文的语言特征115-122
  • 4.5.1 EMT和PQT论文引言的语言特征分析116-119
  • 4.5.2 EMT和PQT论文结论的语言特征分析119-122
  • 4.6 EMT和PQT论文语步结构与语言特征对比分析122-125
  • 4.7 小结125-126
  • 5 学位论文语类语篇特征的抽样分析126-165
  • 5.1 引言126
  • 5.2 EMT15的语步结构分析126-139
  • 5.3 PQT23的语步结构分析139-158
  • 5.4 EMT15和PQT23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158-162
  • 5.5 小结162-165
  • 6 学位论文语类的语境分析165-182
  • 6.1 引言165
  • 6.2 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165-178
  • 6.2.1 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政策性文件的视角166-171
  • 6.2.2 学科社团成员对学位论文的期待171-178
  • 6.3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语境因素分析178-181
  • 6.3.1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中的主要问题179
  • 6.3.2 影响学位论文语类生成的语境因素179-181
  • 6.4 小结181-182
  • 7 学位论文语类的批评分析182-192
  • 7.1 引言182
  • 7.2 期待中的"失落"182-184
  • 7.3 学位论文作者身份的"迷失"184-187
  • 7.4 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素养教育187-190
  • 7.5 小结190-192
  • 8 结论192-200
  • 8.1 主要研究结果192-196
  • 8.2 研究启示196-198
  •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今后研究展望198-200
  • 参考文献200-219
  • 附录219-236
  • 1. EMT与PQT学位论文样本标题219-226
  • 2. Coh-Metrix语言特征描述指数226-229
  • 3. Coh-Metrix & VP样例分析数据229-231
  • 4.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学科期待访谈提纲(专家)231-232
  • 5.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学科期待访谈提纲(学生)232-233
  • 6.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访谈提纲233-234
  • 7. EMT与PQT论文人称代词分布表234-236
  • 作者简历2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晶;英汉主语对比分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陈兴;;浅谈词汇短语及其语篇的开篇功能[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C·E·埃克斯利,R·奥尼尔,王殿胤;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4 彭秋荣;谈谈英汉字词对应[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5 赵永新;汉英被动结构的比较[J];外语教学;1983年02期

6 陆丽贞;法语和英语派生词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1987年01期

7 伍璇;略谈英语夸张的表达方式[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Z1期

8 姜兵;谈对《双向式英语》的看法及实际应用体会[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9 钟成芳;刘学功;;英语中表示“吃”的动词[J];英语知识;1992年09期

10 张爱玲;英语中的填空词及其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2 曹公卫;;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英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3 张霞;;用英语教英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徐彩丽;;PEP 3 英语Unit 3 My friend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邢娣凤;姜波;;“画、唱、演”——构建英语艺术教学的新模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王琛;;简析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袁春艳;;教学设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Model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Michael Toolan;;全球语境下英语法律术语所面临的问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10 胡晓敏;;谈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刚强;英语“教书匠”何以断层?[N];文汇报;2003年

2 河南省商水二高 范慧蒲;怎样使学生学好英语[N];学知报;2011年

3 柳坚;轻松英语网上行[N];电脑报;2004年

4 李嘉全;英语强势与汉语落寞是谁的悲哀?[N];贵州政协报;2005年

5 周小月;王书志:农民们的英语老师[N];黑龙江日报;2004年

6 临夏市职教中心 益得华;英语教学探究[N];甘肃日报;2009年

7 王凡;单语教育难以适应国际化,日本兴起英语热[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张知松;高位嫁接,让山区教师驶上高速路[N];福建日报;2009年

9 周晋瑜;时代的呼唤 教育的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婺源县天佑中学 俞降仙;如何做好英语课前准备[N];上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坤;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康宁;基于语料库的中、英、美网站英语旅游文本中的评价语言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湘云;英语作为外语磨蚀模式与原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宏俐;广告语类对政治竞选演讲的侵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蕾;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医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吴海波;英语V-Prt构式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勤;标记与英语主题句习得[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李洋;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探究英语简历的语类[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朱秀全;中国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与英语课堂焦虑的关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李倩;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晓彬;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晶晶;英语学术书评中态度意义的评价性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辉琴;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黎畅;英语智力谜语修辞解读中的隐喻认知[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喻超;英语脑筋急转弯的概念整合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娜;《牛津英语》和《新世纪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文华;航海气象英语中表示风的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iwotuijianshu/398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