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学科评析:青春气足、文化味浓
扬州网讯 (扬州发布记者 楚楚)
受访老师: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管甜明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依据2018年语文《考试说明》,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总体来说是一份充满了人文情怀的语文试卷,符合江苏一贯风格,试题的考察点和覆盖面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一)试卷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结构和题型与2017年大体保持一致,在基础运用题、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等各板块变革不大,题目多为常规题型。试卷以考生为本,贴近考生实际,梯度清晰,区分度明显。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这样的稳定有利于考生们正常发挥。
(二)立足经典,,文化气息浓厚
今年的试卷弥漫着浓郁的经典文化气息,重视经典的濡染。凌叔华、梁思成、龚自珍、张籍等大家名作先后登场,文科附加卷《红楼梦》、《家》等名著依次亮相。课外名句考到《论语·先进》篇当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这是《论语》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第四次出现,“语言文字运用”第1题涉及对“儒家经典”的正确认识,这些大大小小的经典作品无不体现出命题者对经典文化的重视。
(三)青春气息,紧握时代脉络
2018年高考江苏语文卷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第6题的漫画小兔子拔萝卜富有教育意义,附加题的材料概括中的网络表情符号,如QQ表情符号“小黄脸”、GIF动画表情,青春气息浓厚,时代感强,让学生在考场上顿感放松和亲切,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答题的信心。
(四)情感真挚,引导关注情感
文言文阅读第9题,当袁枚提出自己年龄已大,“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就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袁枚深厚的情感——为官当勤政爱民、为人当感恩重义!而这些情感价值观对于青年学生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从这样的选题当中,我们也能看到命题者的用心良苦!再如小说阅读《小哥儿俩》写儿童的日常故事,小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孩子的天性强大无比,他们的爱迅速而自然的流露,让人顿生感动。文本面孔亲和,情感真挚,代入感强,考生容易走进去,进而感同身受,更易得到正确的答案。
(五)江苏特色,学生倍感亲切
江苏卷的文本阅读,经常选中江苏籍或与江苏有密切关系的作家作品。试卷中加入江苏元素,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2017年考察了著名学者、高邮人王引之所写《汪容甫先生行状》。而很巧的是今年命题者相中的是袁枚的《重到沭阳图记》。前段时间因一首《苔花》,清代诗人袁枚为青年学生所知晓。袁枚与江苏关系密切,宦迹遍及苏南苏北。在读懂文章的同时自然激发起文化自信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六)思辨性强,引导阅读思考
在作品的阅读中,思辨性强,注重考查语文素养。阅读面狭窄或不阅读的高中生会看不懂。比如第8题句子翻译中的“骈辚同驱”、“伯夷、柳下惠之风”、“亲炙”不是一般的词汇,这道题可视为文化常识的阅读积累。本次高考要求学生积极掌握阅读方法,把阅读与思维结合起来,逐步做到以理性的思考进行阅读,乃至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看待生命。
责任编辑:SLP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本文编号:2145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214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