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宁波晚报 "数字报刊平台

发布时间:2018-08-07 10:24

    世纪宝宝中国梦、改革开放三部曲、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今年全国的高考作文题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作文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而在浙江高考作文题公布后,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说好写,有人说要写好得高分不容易。

    “你要不是生活在浙江,写不出这篇文章。”

    “看上去有点像写申论!”

    “作文题目我想好了,《我是浙江人,我骄傲!》”

    ……

    你觉得浙江卷这篇作文难不难写?如果请你来写,你将会怎么写呢?

    本报也邀请了两位专家,解读分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他们分别是阳明思想专家、浙江万里学院教授张实龙,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资深语文老师桂维诚。

    2018浙江高考作文题: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张实龙:高考作文命题很高明

    张实龙是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浙江万里学院守仁学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浙东文化研究,对阳明学说颇有研究心得。

    对于今年高考的这份作文材料,张教授的个人理解是:“历史上‘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可以用王阳明心学来代表。”

    据他介绍,王阳明心学包含“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题,读懂“知行合一”,才能理解王阳明心学。简单来说,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面对某一场景,自己心中自然会有一种“知”,这个“知”就是“良知”,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听从生命的召唤,这就是“知行合一”。

    张教授认为,追求“知行合一”的人,是非常务实的,不会来虚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经世致用,为了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同时也是为了发展自我。王阳明心学当时在浙江大地得到广泛传播,“知行合一”等思想已积淀到浙江人的骨子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骨子里的东西释放出来,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当代的浙江精神与历史上的浙东心学一脉相承。历史上的思想和当代精神并不是悬空的,而是蕴含在一个又一个的浙江故事上,表现在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里。”张教授说。

    张教授认为,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比较高明。“一是导向正确。命题老师是希望我们的中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了解我们的时代,了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强调‘四个自信’,尤其强调‘文化自信’。”张教授说,浙江的考生,应该对浙江的历史和现实有一定了解。

    他说:“二是指向明确。材料中并没有出现王阳明、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姓名,命题者显然是不希望考生的思路受到干扰,可以直接去思考历史上浙东思想的内容。”

    “出题者高明之处还在于可以测试考生真功夫。”他说,考题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考生对于浙江人的故事和传奇多少会知道一些,大都可以写一些东西,但要分析透彻,就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

    他认为,根据材料,可从三方面立意:或脚踏实地,或做最强的自己,或做时代的弄潮儿。由此立意,去搜寻相应的浙江人的传奇或故事。在理解历史上的浙东思想和当代的浙江精神这个新的人生起点上,谈对浙江人的传奇或故事的新体验和思考。体验要有真情实感,思考要合情合理。

    桂维诚:高考作文的“想得到”和“想不到”

    桂维诚是资深语文高级教师、作家,恢复高考后首届高考语文曾获得满分。他从教30余年,,1995年押中全国高考寓言作文题,2012年因推介《东南商报》上刊载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一文,押中浙江高考作文题,被媒体誉为“牛教师”。

    桂老师认为,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有一个“想不到”和一个“想得到”。

    他说,想不到的是,高考作文题出乎意料地紧扣时政热点,“历年来时政热点和宏大叙事一直被视为高考命题之忌,这当然是为了防止出现套作或大话空话连篇的现象。然而,命题者反其道而行之,也许可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让考生去体验和思考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浙江故事、浙江传奇,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想得到的是,今年依然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桂老师认为这个题目还是比较适合写成论述文的,这跟近几年来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倡写论述类作文的导向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考生如果洋洋洒洒地去复述一个浙江故事,会被认为是套作。“请注意题中已明确指出: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所以,你必须以一个学生的视角,我手写我心,去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而不是鹦鹉学舌似的重复耳熟能详的动人故事。”他强调说。

    那么,怎样才能让埋头高考复习的考生写好这个题目呢?

    “考生只有运用思辨的分析,才能领悟浙江先贤的思想,剖析浙江精神,解读浙江故事,感受浙江传奇。”桂老师说,浙江人历来是务实的,单从王阳明说起,面对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在龙场悟道中发挥作用的,就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说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当然,考生对历史的回顾应该点到辄止,不可厚古而薄今,重要的是站在人生新起点,写出当下与时俱进的感悟。”他说,学生如果平时就关注到自己周遭生活改善、环境变美的故乡发展史、家族变迁史,思考浙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什么能勇立潮头的原因,就不难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以未来有担当的建设者的姿态,在字里行间阐发精神与物质、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抒写自己的家国之思、桑梓之情。记者 李臻



本文编号:2169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2169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