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02-25 14:37

  本文关键词: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考作文,每年都会成为热议的焦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32.3%网友觉得全国一卷的漫画作文最难写

  全国一卷

  结合漫画写作文

  全国一卷的作文引起了很大反响,被不少网友戏称为“高考作文中的网红”。一组漫画共四幅图: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获得奖励;第二次考了98分,得了一巴掌。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8分,得了一巴掌;第二次考了61分,获得奖励,看图写作题目自拟。

  迟子建(著名作家):这个作文很有意思,难度倒是不大,一般考生都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发挥。但这个题目,可发挥的空间,可展现个人想象力的空间不大。从立意来说,题目不算新颖,不过作为考题来说,考生应该比较喜欢,很好答,很贴近考生的真实生活,也有对应试教育的反思,体现出了积极的一面。考题定位也很准,考生不容易走偏。当年我高考作文就是写跑题了,如果有这个题目,或许就不会跑题了。我认为,考察一个考生,考察他的作文、思辨能力,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题目,让大家有多重写法的题目,会更容易发挥考生的个人才能。

  冯骥才(著名作家):今年的考题挺有新意的,作文题目的创造性会比作文的创造性强。因为现在是读图时代,大量图片给人以愉悦和快感,适合年轻人;题目本身孩子们也有得谈,因为这是他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大人对孩子考分的在乎,孩子们对分数的反应,这个感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过这样的作文题比较难促使孩子挖掘更深一层含义的东西。因为读图都是快餐时代,都是表层反应,往往深一层的感受和想法没有,这是视觉时代和网络时代的问题。没法挖掘深一层的东西,学生另外一种能力很难体现。总的来说,这个题目很好,很有创意,但希望明年不要全国各地作文题都是漫画,希望还有别的新意,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往深一层思考。

  上海

  谈谈对“评价他人生活”的看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杨扬(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就题目本身来说,两个元素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评论”,二是“他人”,但是要写好还是有难度。不过这个题目也体现了近年来上海语文教学的方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发表意见。

  陈嫣婧(上海市中国中学语文老师、书评人):上海今年高考作文的亮点,首先是材料贴合生活,随着网络,特别是社交软件的兴起,现代人的私人生活多少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晒照片,谈旅行,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多少都会涉及这些内容。所以要不要参与评价他人的生活,怎么评价,就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其次,这个题目虽然“接地气”,但切入点和提升力却仍是有的,也就是说,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此外上海这题其实出得很海派,什么是海派呢?就是尊重世俗生活,尊重个体的存在和人的矛盾,这东西虽然看上去很琐碎,其实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深刻。”

  天津

  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江苏

  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山东

  我的行囊

  阅读材料:我的行囊,在人生的路上,行囊里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全国二卷

  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经,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北京

  大作文题为二选一。一个是“老腔”,何以让人震撼。一个是“神奇的书签”。

  1.《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陈跃红(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卷“老腔”的题目对学生的考察是多元的,既考语文能力,又考传统文化知识和阅读储备;同时北京卷也给与考生充分的选择性,这体现在不同的题材和选择上,考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相应的题目作答。

  浙江

  以“虚拟与现实”为主题。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语文一结束,网上就有消息说“杭高的钟峰华老师猜中作文题了,钟老师今年曾预测可能有的几个作文命题方向,其中一个是‘信息时代的忧与喜’”。

  昨天快报记者采访了钟老师,他说“不能说我押中作文题,只是题目方向比较类似。”钟老师说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但近几年的浙江高考题都没有涉及,所以觉得今年高考可能会关注到这方面。

  昨天,还有网友发现,2014级浙江大学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现任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发言的题目就是《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和今年的高考作文惊人地相似。关于这篇文章,我们在这里摘录一些——

  几天前我看了一部电影——斯派克-琼斯编导的“她”,讲的是作家西奥多偶尔使用了由操作系统虚拟出来的萨曼莎,“她”睿智、幽默、敏感,使作家深深迷恋,不能自拔。这提出了一个严肃而深刻的命题,在信息和智能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如何保持和认识自我!尽管这是一部未来洛杉矶的科幻电影,却让人感到距离我们如此之近。高度发达的智能信息服务,可以让你在虚拟世界中纵横驰骋,也可以使你沉迷于虚幻和虚荣,忘却现实世界的艰辛和应担当的家国责任;可以让你在转瞬之间,行万里路,知天下事,也可以使你充斥焦躁与不安,失去理性的独立与判断。

  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鱼龙混杂的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内在理性和人文素养,更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批判精神和决断能力。我们看到太多的人,宁愿听信似是而非的传闻,也没有耐心等待真相浮现;宁愿用网上信息做快餐式的拼凑,也不愿宁心静气地理性思考。互联网使世界越来越小,也使信息变得纷繁复杂、混沌不清,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更多的理性与冷静,而这正是你们需要在这里学习和磨练的。我建议大家,多阅读人类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少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花边传闻;多用批判眼光审视现成的结论,而不是盲从和迷信所谓的权威;多花时间参加集体活动,锻炼沟通交流能力,而不要沉湎在虚拟世界的幻觉之中;更多地去学习和培养自己“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而不是把生命浪费在眼前的急功近利上。

  孙昌建(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应该说今年的材料作文题还是颇有新意的,且非常小心翼翼地区分了“VR(虚拟现实)”和“VR设备”,这也恰恰是题眼所在。但我以为后面的设问大可不必,或者说是在“提示”考生,你可从“接受”、“拒绝”和“保持距离”等几个方面任选一点入手,言之成理即可。此题的难度在于要让考生对VR或VR设备有所了解和认知,如果此考生是网络和游戏高手,那有可能会写得活色生香,如果根本不知VR和VR设备为何物,简单地传统地以“虚拟和现实”为着眼点,则可能没抓住此题的本义,但考虑到城乡差别,男女生差别等因素,我以为只要有理有据,能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还是能得较高分数的,但我还是期待出现佳作。此题不出妙文,还待何时?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为清正之人的终生追求。小编收集了作品与人品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范文:

  作品与人品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当心遇到心,我们会互相体谅对方,理解对方,当心碰到心,我们的角色在转换,我们的心灵也被震撼。小编收集了

  【作文题目】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范文:

  角色转换之间

  当心遇到心,我们会互相体谅对方,,理解对方,当心碰到心,我们的角色在转换,我们的心灵也被震撼。在心与心的述说中,我们的角色也在变化,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在角色转换之间,我们体会到的,是互相经历的痛苦,互相经历的艰辛。当我的心与妈妈的心互相交换,我体会到的,是妈妈为我而付出的巨大的艰辛和因我而起的万千劳苦。当我成为了妈妈,当妈妈成为了我,我感受到的是妈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辛苦劳动一整天,回来还要受孩子气”的现实。

  每天早晨5:40,妈妈不管冷与热,睡醒没睡醒,都要硬着头皮起床,给我准备早饭,还要匆匆忙忙的叫我起床,哄我起床,看着我吃完早饭,帮我把书包拿上电动车,急匆匆的送我去学校;把我送到学校以后,又要去拥挤的菜市场买菜,买完菜,还要急急忙忙的去上班;在上班的过程中,还要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在学校怎么样,干了什么,是否读好书,是否认真读书,有没有被老师批评,总是因为这个而心不在焉,有好几次耽误了老板布置的工作,妈妈就是这样每天在焦急和忧虑中度过。终于等到下班了,妈妈还怕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门口久等,不敢怠慢,又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学校门口,但总是儿子出来比妈妈还要晚,妈妈只好与风雨作伴,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儿子才会出现。回到家,妈妈又顾不上休息,马上去洗衣做饭。晚上,做完家务以后,妈妈还要陪着我一起奋战,等我做完了全部作业,早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妈妈顾不得疲惫,又要哄着我入睡后,才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去睡觉。明天又是如此。将心比心,比心后,心灵的冲击让我久久不能沉静。如果我是妈妈,是多么希望自已的儿子出类拨瘁,对生活对学习专心进步,做一个学而有成的人。当角色转换之间,我们的心灵也随之受到震撼。

  【作文题目】

  命题作文《与你为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范文:

  与你为邻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孟家又搬家了!”卖报纸的小贩在大喊道。

  哟!孟子又搬家了。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了吧!这回不知道孟家与谁为邻了。

  还记得孟母说过的一句话:“邻,是无法回避的,却可有选择的。”这次孟母却是因为学堂附近出现一大堆工厂,什么钢铁厂,石油加工厂的,环境受到了很严重的污染。孟母曾去申诉道:“与你为邻,我们众人深受污染其害,这土地几里尽是乌烟,尔何不速速离去?”但一直没有答复,孟母只得带着孟子又一次搬家了。

  孟母经过再次深思考虑后,决定在广州的摩天大楼的最高层落户了。孟母想,我已经在最高层了,不会有人打扰到孟子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孟母发现孟子有些奇怪,出入西装革履,穿金戴银的。于是一探究竟,发现住在周围的邻居都为暴发户,还听到一次孟子与他们的对话。“孟子先生,与你为邻真是三生有幸,希望能借助一下你的声誉来为我们的商品提升一下形象,至于酬价方面,任你定夺。”甲说。“这个嘛!好说。只要你会做就可以了。”孟子的这一番话,吓着孟母!呜呼!她决不容忍自己的孩子如此重势利金钱。

  这回,孟母再一次带着孟子远离中国到国外去了。

  谁知到了美国定居后,孟母又一次的希望落空了。由于恐怖主义的存在,他们经常受到恐吓,甚至袭击。孟子在此惊慌下,得了精神病。

  孟母大哭道:“与他为邻,伤我孩人格,与你为邻,害我孩身体。到底是为何?难道找一个好的‘你’作邻居都没有吗?为何要为难我们这些想要廉洁的人?为何要我们与那些世俗不堪的人为邻?”

  孟母的三次搬家寻邻希望落空了,最后,孟母带着孟子在精神病院里住下,他们的邻居都是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都是些风霜高洁、不畏强暴的人,好像是陶潜和李白也在里面吧。

  我想他们应该找到了和找对了自己的邻居。因为我总听到孟母这样说:“陶潜先生,与你为邻,真好!看我们家的孟子又聪明了不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由与不自由作文,欢迎阅读。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范文

  自由与不自由

  其实人生也与穿越沙漠一样,你可以选择人生的道路与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去穿越这片人生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在恋爱时,你可以选择爱谁,用适合彼此的方式去追到对方,去赢得爱情,去享受爱情的自由,但你的爱情必须合理合法,你要让对方心甘情愿地也爱上你。你不能破坏别人的家庭,也不能学文章一样出轨搞外遇,否则,你会遭受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审判。

  在婚恋时,你可以选择结婚或不结婚,也可以选择与谁结婚,这是你的自由,但一旦走进围城,你就有尽到妻子与丈夫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必需遵守幸福婚姻的若干法则,不能再去朝三暮四,即便对方长得比自己的爱人再美再年轻,身家比爱人再富有,你也不能随便去爱上别人。因为你不能损害家庭的利益与伤害对方,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在性欲方面,你可以选择与谁上床,更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满足自己,享受性爱之美,但你不能去强奸或嫖娼,否则即便你是明星如黄海波,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即使性欲大发,你也不能为所欲为。

  在生育方面,你可以选择让谁来跟你生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生孩子,享受生儿育女的自由,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但你必须教育好孩子,有抚养他成人的义务与责任。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在职场,你可以选择去什么公司,干什么工作,拿多少工资,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给用人单位创造应有的价值,听从领导安排,并遵守劳动法规,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作为当权者,你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下达命令,调配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你有行使权力的自由,但你必须是合理合法,一切要为了人民的利益,不得贪污腐败,不得用公款包养二奶情妇,不得搞潜规则暗箱操作,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作为商人,你有选择经营什么在何地营业来赚钱的自由,但你必须遵守商业规则,不得有损害人民健康与利益的不法行为而走快速赚钱的捷径。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作为司机,你可以选择开什么车走什么道路,你有畅想行驶的自由,但你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能闯红灯,不能醉驾,不能超速飙车,不能抢道,不能撞伤他人。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作为老师,你有选择去什么学校教什么课程,通过什么方法教育好学生的自由,更有一年休两个长长寒暑假的自由,但你必须不能违反教育的规章制度,不能以不当的教育手段来伤害学生。你的教育工作要通过一定考核才能过关,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作为学生,你有学习的自由,更有参加高考的自由。但你必须遵守有关规则,如果在考场作蔽,就要受到严肃处理,如果迟到15分钟以上,不管有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再入考场,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人生就是这样,既有享受自由的美好,也要承受不自由的束缚。一切的不自由,都是为了自由而努力作出的规矩。

  自由是天赋人权,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保障自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尽情地做可以做的事。

  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同样,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这是自由与不自由最好的辩证法。自由是在不自由的条条框框中进行,不自由是为自由而界定。

  所以,为了能顺利度过一生,享受美好生活,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遵纪守法,做一个道德良好的优秀公民。

  为了自由的美妙,就必须得控制自己约束自己,不做越轨的事。也只有这样,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才能安享人生。


  本文关键词: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245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