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马克思主义论文5000字

发布时间:2017-04-26 20:2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篇一:马原论文5000字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

学院:姓名: 学号:

目录

1、摘要………………………………………………………1

2、关键词……………………………………………………1

3、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2

4、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2

5、概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3

6、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主张………………………3

7、明确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4

8、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揭示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强调民族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概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主张;明确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新发展

二、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

正确认识、科学阐述民族的内涵,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的概念都是沿用斯大林的“四要素”说,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但斯大林的定义主要是根据当时苏联各民族的情况,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情况。

“这一定义并不完全适用于像我国这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和民族交往历史的国家的民族界定,也不完全适用于像美国那样新兴的移民国家的民族界定。”因此,这个定义在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明确提出了“七要素说”,即“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对民族概念的新阐述,不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把历史渊源、宗教等作为一些民族形成和构成的因素, 进一步揭示了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使民族概念既符合民族共同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又符合民族共同体的特殊发展规律, 这是对民族概念的新认识和新突破。

三、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

对什么是民族问题的回答, 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怎样解决民族问题以及能否解决民族问题。

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民族理论界对民族问题的内涵进行了长期的探讨, 形成了见解不一的多家争鸣格局。在过去相当长时期里,由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也由于对民族问题内涵认识方面的偏颇, 我们党曾提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加之其他因素, 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过程中不能把民族问题正确定位, 使我国民族工作进程曲折和严重失误。

在1992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民族问题的根本,说到底是发展问题。离开发展,不可能找到正确解决当代民族问题的答案。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民族工作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在以往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曲折和失误, 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现在搞清楚了,就为正确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发展, 标

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揭示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强调民族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

关于民族问题的特性,江泽民重点强调了“三性”。他在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 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他多次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我们的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建设成功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解决好民族问题无论是对多民族国家, 还是对由多民族组成的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些新阐述和新概括, 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宝库。五、概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1982 年,党章和宪法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明确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后,党和国家的文件、领导人的讲话、学术研究的成果,一般都使用这一提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理论界对这一表述提出了几种补充意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983 年4 月,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 座谈会上, 有人提出了补充“合作”的观点。1985 年10 月,第三届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了加上“竞争”的观点,随后又有人提出“共同繁荣”的内容,认为随着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民族关系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这就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此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的文件中、国家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中,对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除了平等、团结、互助以外又提到“友爱”,而且对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排列和表述顺序也不同。

20 世纪90 年代,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新提法。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和完善阶段。胡锦涛在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的要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 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 是新的理论突破,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内容更加完善、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六、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主张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主张。这一观点源于“两个离不开”,即“汉

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两个离不开”

是党中央1981 年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来的。1981 年10 月,胡耀邦在接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负责人时进一步概括指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 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两个离不开”思想由于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1981 年7月,中央转发的《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指出:“在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非常慎重。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 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 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

1990 年9 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工作时指出:

“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 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江泽民在1992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各民族之间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携手奋斗。

胡锦涛在2004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 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党始终认为,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我们党始终注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识到民族和宗教问题中的矛盾, 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即使出现一些乱子,也始终立足于信任、争取和团结最大多数的群众。对于破坏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消弭在萌芽状态, 而对于各民族中的违法犯罪分子, 尤其是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坚决依法予以打击。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因经济利益和文化习俗方面出现的问题,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发出通知和规定, 要求商业和宣传等部门注意民族政策, 严禁有损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行为发生。国务院、国家民委和各级地方民族团结表彰活动对民族团结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七、明确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最早的表述是2003 年3 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接见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委员时的谈话。他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求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在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阐述了这个主题的具体含义和这个主题两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商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建设基础。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 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

八、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 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力度,其中否定、攻击、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潮和活动日益猖獗。与此同时, 在我国学术领域内,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江泽民多次强调,培养民族干部是“一项事关大局的重要工作”,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他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扩大数量;第二,要提高素质;第三,要改善结构;第四,要提高层次。胡锦涛强调要把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好。

此外,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方面,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重要观点。所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总结提升的与时俱进的认识。

总之,新中国成立60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以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逐渐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新中国成立60 年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正确认识是分不开。

篇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二必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经过一学期短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 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 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

在我心中,以前我有我自己心中的一个社会主义,我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公平。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也

伴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高,这都是一个过程。这需要我们的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等待去创造。可能或者说是一定,作为社会主义的创造着和建设者的我们是看不到社会主义完全建成。因为真需要时间的积累,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众多因素全面的进步缺一不可。虽然我们看不到那一天的来临,但我们的子孙会看到的。跑在奋斗的路上也是一种幸福。

不管我们身处一个怎样的社会我们永远只要公平,自由。我们永远也不要让别人掌控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命运。互相尊重,团结,去做发自内心的正确的事情。不因为了所谓的集体利益而损害个人,为集体献身的权利永远属于个人,不能强迫他人成为英雄,即包容……总之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一个社会形态。这也是我心中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与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矛盾的观点,联系

的、发展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相关方法论能够指导现实学习、生活,有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

马克思主义论文5000字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要从平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篇三:5000字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研究

李蓉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0213)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当前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了许多重要的经典,同时乡村文化生活的精神品质得到一个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也出现了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不足,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出现的一些困境,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提出了一些建设方略,努力实现目标,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困境;方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陈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生命之魂,是建设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对于加快乡村的发展,推动乡村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培育、践行需要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涵养。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生活日益变得活跃起来。

一、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四个层面:

(1)物态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物态文化包括乡村的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就以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为例,对周围的村落中的古树进行了一个详细调查,查明可列入古树木范畴的有67株,分布在包河区四个街道的村落中。这些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16棵,其中包括1000年以上的槐树和银杏树各一棵。古树往往承载着一个村落,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古树背后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氛围,有的古树有一个或几个传说,这些传说的年代贯穿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的古树树龄比村落的历史还要长,成为历史的变迁的记录者;根据古树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这里的气候变化。

(2)行为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文化大致包括了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据统计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家家都有学习花鼓灯舞蹈的传统。当地的村民自发成立了“花鼓灯农民艺术团”,在2005年的时候,该艺术团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还有河北承德的剪纸,当地的村民在过新年的时候都会贴上窗花,这是他们那里的一个重要传统民俗。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族,铭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的剪纸是乡村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活动。因为较少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剪纸保留了大量古老的风俗和文化。贴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灯彩花、草虫鱼兽、门窗花饰等等,百般变化,寓意多端,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人们喜闻乐见。

(3)制度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文化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社会约定等。据了解在云南的很多乡村,它们那里有着非常好的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传统,民风真诚淳厚,各地乡村都有着非常规范的乡约。乡约就是乡民们基于一定的血缘和血缘关

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传统的乡约在中国的社会秩序构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化乡里,促进乡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还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环境资源、公共财产安全、村民和谐和尊老爱幼的风气。

(4)精神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梳理、精神的塑造、道德修养的熏陶、文化科学知识的交育、素质能力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引导等方面,另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中还包括了宗教文化、孝文化等。现如今,在广大的农村,修寺庙、传统节日求神拜佛的现象非常常见,这些活动聚集了几乎所有的村民,显示出这个村庄的团结与强大。这种组织化,如果能善加引导就能够提高农村宗族组织的内聚力、强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组织意识、培养农民的集体意识观念。不能放任发展,否则会影响乡村的安定,所以我们要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要加强引导。

二、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一个重要支柱因素,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村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持资源。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在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我们大家忽视的问题。

(1)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冲击。现代科技的的高歌猛进,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民俗传统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培育乡村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土壤”的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民俗文化和精神价值,这是许多传统民俗文化被逐渐淡化与矮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必定陷入一种感性化、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梳理经典和陷于肤浅。

(2)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重视不足。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一些,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然而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应该坚持全方位协调的科学发展,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文化建设认识上的缺位,往往做不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3)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农民的需求不成比例。农民老百姓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这些农民群众不仅需要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善,还需要精神生活层次的一个提高。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农民群众虽然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脑等欣赏到各类文体活动,但是这些文体活动总是和普通的农民群众有很大的距离感。,缺少很多喜闻乐见的形式,缺乏与农民群众交流的艺术,形式与农民的需求不相适应,内容与农民群众脱节。不少的电影电视不是反映高富帅就是反映白富美,不是反映争权夺利就是反映尔我诈,争对普通农村老百姓喜欢的经典传统文化少之又少,与农民群众的需求不匹配,这些都给农村老百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4)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渐淡隐。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建设也有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农村的文化层次很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使得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观念被无情的打破,受到现代化越来越强的冲击,这使得许多农民群众找不到方向于是跟风,随大流成了农民群众的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日益滋长,导致了农村群众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更加影响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指出:“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这种习惯势力就是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提高群众思想素质,增强马克思主义群众基础的需要。旗帜就是方向,农民解放思想的解放,必须要有先进思想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乡村传统文化的建设就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次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将它们转变成农村老百姓的一个自觉追求。

三、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方略

首先,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尽心策划,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反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们的行为目标和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群体的一个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是乡村群体的精神动力和引以为豪的财富。所以,要高度重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要组织专业人员精心策划专题实践活动,形成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走形式,喊口号;要组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

其次,要大力宣传,创新形式,打造平台,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高度概括为24个字,但是内涵丰富,覆盖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涉及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等多个角度。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一举两得,一举多得的目标。这就要积极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台、杂志等媒体,积极利用我国乡村的一些特色活动比如喜剧、山歌、舞蹈等来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开展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并且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糅合在活动中,让人们在娱乐休闲当中,既学习、了解、感受到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学习,认识和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再次,我们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头脑,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是孕育人才的摇篮。一方面,要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各层次类别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编撰相应的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蕴含其中,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能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康的人格,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理想。另一方面,要结合师生的需要,开展一些丰富的文体活动。比如说,开展关于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辩论赛,让学生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的去了解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得到熏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

最后,要大力挖掘乡村的旅游资源,发挥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全国上下的乡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弘扬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作用。比如一些古老的建筑、戏剧、舞蹈等都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和宣传教育价值。一方面,要大力保护乡村的旅游资源,比如对一些名人故居进行开发,还有关于名山,名水背后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内涵,将它们融入到大有的解说词当中去,从而引起到教育,熏陶广大游客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吧全国各地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杰出人物、感人事迹、风土人

情制成宣传册,从而使得我国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使其更加生活化,系统化,让我国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钟永圣.传承与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解读[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4] 谷中原,吴晓林.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束维兵.安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注入“文化”元素[J]. 兰台世界,2012(7):40-45.

[6] 熊杰宏.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78-281.

[7] 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中国文化研究,2014(3):25-28.

[8] 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 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9):87-93.

[9] 孙志毅,邹唯.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J]. 农村经济,2005(1):14-23.

[10] 张树昭.立足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论中华文化自信[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69-70.

Study on Construction for Rur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Horiz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rong

( Jiangsu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Zhenjiang 210213)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At present, China'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f rural areas has retained many of the important classics, while the spiritual quality of rural cultural lif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China has also appeared on the rural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ountry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Aiming at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ountryside, we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build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goal,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Key words: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rur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dilemma,strategies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329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