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端午节作文800字_有关端午节的作文800字_端午节包粽子作文400字

发布时间:2016-06-21 09:04

  本文关键词:端午节包粽子作文400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说起节日,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出处: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起床,便看见奶奶在厨房里包粽子。在我恳求下,奶奶终于答应我教我包粽子。奶奶边讲解边示范,刚开始,我乖乖地在一旁洗耳恭听,可听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心想:这有什么难的?便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我先拿出一大一小两片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卷成一个上大下小的圆锥筒。然后放一些已经浸泡好的糯米,又放两颗红彤彤的枣子,再用糯米把枣子盖得严严实实的。刚想盖上粽叶,糯米便像个淘气的孩子不听使唤,接二连三地跑出来。我只好向奶奶“求救”,奶奶用手抹掉一些糯米,这才盖上了粽叶。

  终于到了最后一道程序:扎粽绳。包过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扎得结实才好吃。我看着奶奶扎的粽绳太不美观了,于是我自作主张,把粽绳扎成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哈哈,大功告成。我把千辛万苦包好的粽子放入盆中,只听“啪啦”一声,粽绳散了,粽叶开了,糯米全洒了。我的脸像煮熟的虾一样红,低着头,不敢看奶奶。奶奶笑着对我说:“孩子,包粽子也是门艺术,可不能大意啊!再试一次吧!”

  经过一次失败,我再也不敢松懈了。我认真地跟着奶奶学,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一个个像模像样的粽子就躺在了我的手心。

  中午,我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味道格外香。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下一页】 【2】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400字,作文扩展阅读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比重还是很大的,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对于语文成绩有很多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文章呢?

  一、审 题

  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命题作文要确定文章的内容范围,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二、立 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们常听说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创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

  三、拟 题

  拟定文章题目,是写作文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的事,就像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样。文章题目能反映出写作的出发点和动机。通过文章题目,读者可以基本认清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文章的拟题,要高度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既要准确,又要力求生动,这样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读者的兴趣。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拟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写作时,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选 材

  选材,就是选择材料。无论作什么文章,对所需材料进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盖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虑好该用什么木材、什么石头、什么型号的水泥、什么材质的砖等等。同时,还要精心地计算好对各种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盖不成房子;多了浪费,没有用处。另外,所选材料还要适当得体,,有助于表现房子的结构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顾一切地随意用料,最后盖成一座类似火车皮一样的黑房子,尽管结实,但肯定不会有人喜欢。同样道理,作文之前进行精心选材,目的是既能说明问题,又要生动引人爱读。
  所以,作文之前,面对众多可用的材料,要适当地做出取舍,留下生动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过对重要的、生动的材料的有效组合,实现作文的目的,即用“经济”的手段,深刻地表达主题。


  本文关键词:端午节包粽子作文400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9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59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