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
本文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 进一步 加强 农村 基层 文化建设 建议
作者:邓学能
近年来,全市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均衡发展,建设和完善了区(市、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⒈ 文化建设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刚性落实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常年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二是建立了政府采购文化产品机制。
⒉各类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推进
一是镇、村(社区)文化站(室)实现全覆盖,各镇基本建成标准文化站,并有符合标准的文化活动广场,实现了对外开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文化站的正常运行。二是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图书室、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阵地基本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各项设施设备配备安装到位,并配有享受财政补贴的宣传文化辅导员。三是按照文化部颁布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标准,初步建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了基层文化信息共享服务无障碍运行。四是村(社区)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按照要求实现对外开放。
3.文化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以新都为例,全区13个镇(街道),都各自组建了各类群众文化团体。在民族重大传统节日中,以文艺队伍为主体,广泛开展自编自演自娱的群众文化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⒋文化活动开创地方特色
由政府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参与性和娱乐性较强,如新都区建立全国首家“青工文化驿站”,精心打造新都文化品牌活动“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有效促进“广场文化”向“舞台文化”升级转型。部分乡镇结合自身实际,着眼于农村基层百姓的文化生活,开展富有特色的基层文化活动。
但是,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在大力引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精神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⒈ 阵地建设参差不齐
目前,大多数镇(街道)建有相应的文化站,但参差不齐。有的未按文化站的建设标准独立建站,有的镇文化站存在与社区共用现象。有的村(社区)文化室未开放,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⒉村(社区)文化设施差,文体活动难以开展
由于土地流转部分村(社区)合并,文化广场少甚至有的村(社区)没有文化广场,只能依靠个别集中区面积较小的地方开展坝坝舞等文体活动;有些村(社区)的办公场所面积有限,只能把几个大功能室合用,导致电子阅览室、流转图书室(农家书屋)无法摆放,达不到规定标准;有的体育健身设施年久失修,普遍陈旧,或损坏后维修困难,且没有新安装设备;有部分村(社区)反映连坝坝电影都未放映过,直接影响了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3 文化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现有经费不到位,不能专款专用
资金投入不足是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普遍较大的问题。对文化建设经费的统筹与安排比较薄弱,同时观念上的认识不足导致各村经济投入上是“能省就省,能缩就缩”,以致于导致各村公共文化经费每年未按10%的比例落实;有的镇(街道)5万元的公共文化免费经费、村(社区)0.56万的中央专项资金未正常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从而使各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常年运行经费不足。
⒋宣传力度不够,民众知晓率、使用率偏低
首先,各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宣传阵地,各种宣传渠道不畅通,没有在各场镇交通节点上设立大型交通标识标牌,致使群众对公共服务的知晓率偏低。
其次,在农村人口中,除去外出务工人员和上学的小孩,剩下在家的人员多数都是老人。由于人员年龄结构问题,导致村(社区)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使用率很低。
⒌缺少编制人员,兼职人员居多
由于缺乏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人员大多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文化站工作上来,文化站管理的稳定性和开放时间受到了限制,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⒍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农村文化队伍很多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很少有专业老师指导,只能自己通过网络、碟片学习,缺少艺术感,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⒎文化品牌缺乏
目前文化队伍中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以前比较有特色的特色品牌文化,由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作品陈旧,又没有新鲜血液加入,已慢慢退出了文化舞台,新的文艺创作人才更是青黄不接。创新机制尚不健全,品牌特色难以形成。
⒏“学校进社区”徒有其名
一些学校制度上说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但实际操作中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操场、游泳池之类设施开放了。其它设施如图书馆等则因为管理成本未能开放。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需求作为第一目标,让文化与市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管理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的建设。全市还有不少村(社区)无文化活动室,要加快建设,按标准配备设施设备。建立百姓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在村镇(街道)开办百姓文化艺术培训学校辅导站。
(三)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文化产品升级,改进服务。
(四)进一步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力量,不断提升文化队伍自身水平。
1、村(社区)文艺骨干应列入系统学习和提升计划。如聘请专业教师对文化辅导员、村(社区)文艺骨干进行长期培训,培养并发挥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者的带头作用。
2、引入社会组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3、文化与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开展“学校进社区活动”,从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五)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本文编号:732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73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