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地质论文42

发布时间:2017-08-29 19:13

  本文关键词:地质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质 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2、第二阶段—盐湖地质工作相对减弱的阶段(197;1970年,第一轮的盐湖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结束;3、第三阶段—开发研究阶段(1982-1990);1978年8月国家计委在“关于青海钾矿计划任务书;1982年,原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为开展达布;1984年,青海省第一地质水文地质大队根据上级指;1986年,国家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2、第二阶段—盐湖地质工作相对减弱的阶段(1970-1981)

1970年,第一轮的盐湖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结束。根据上级指示,青海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转入以铁为主的普查找矿工作。此后察尔汗盐湖的地质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有些单位组织部分人员进行资料总结,发表了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特别是袁见齐教授主编的《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一书的编写小组,在1976-1978年间用了3年的时间全面系统的总结了察尔汗钾盐矿床的地质、矿床特征和形成条件。

3、 第三阶段—开发研究阶段(1982-1990)

1978年8月国家计委在“关于青海钾矿计划任务书的批复”中确定青海钾肥厂建设总规模为年产氯化钾1mt,在达布逊以东的富钾地段先建年产氯化钾20万t的第一期工程。

1982年,原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为开展达布逊湖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进行前期钻探,施工了三个钻孔,目的是为划分第四纪地层提供依据。

1984年,青海省第一地质水文地质大队根据上级指示,为确保青海钾肥厂年产1mt钾肥的第二期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别勒滩区段进行了开发前储量计算参数的验证工作,并于1987年又进行了补充地质工作,分别提交了相应的报告。

1986年,国家将“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的研究”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从此,将察尔汗盐湖的开发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近年来杨谦、袁见齐等地质科学家对察尔汗盐湖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出版《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地质》,对察尔汗盐湖的地质概况做了详细的阐述。

近年来由于晶间卤水的下降,对于固体钾盐液化前后物质组成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进一步进行固体钾盐液化技术的研制提供技术依据。

二、察尔汗盐湖的开发

青海钾肥厂的前身为察尔汗钾肥厂,建于1958年8月。在60年以前,主要用达布逊湖新生光卤石手工生产钾肥。1967年由于湖边新生光卤石被溶解,70年代改用察尔汗区段晶

[5]

间卤水晒制光卤石生产氯化钾,并逐渐推广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1978~1986年一期工

3

程达20万吨,主要在察尔汗区段抽卤量达1800万m/a,1987年~1994年二期达80万吨,

3

在别勒滩区段开采抽卤量4000多万m/a;1998年与以色列合作,钾肥年产量增加到100万[6]

吨 。目前盐湖集团在铁路西侧的年产量达到200万吨,而地方的企业在铁路东侧的年产量达到约50万吨。因此,察尔汗盐湖每年生产KCl约250万吨。

S1-钾盐池 PC1-调节池 T-尾盐池 C1、 C2 、C3 -光卤石池

图1-1 察尔汗盐湖钾肥一期、二期工程盐田位置示意图 (据涂怀奎,论中国西部钾矿资源分布特征与开发前景,2002)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如下:

(1)查阅前人的文献资料和实验数据。通过野外收集勘察察尔汗盐湖的地质背景,分析察尔汗盐湖的地质特征以及盐湖成因。

(2)通过化学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察尔汗盐湖实验区进行示踪实验,测量计算察尔汗地区的水动力条件,包括: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和实际流速。计算分析相关参数,说明察尔汗盐湖的水动力条件和液化开采条件。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二章 察尔汗盐湖自然地理概况

察尔汗盐湖的自然地理情况,控制着察尔汗盐湖的成矿条件、补给和径流情况以及开采条件,充分了解察尔汗地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对液化开采钾资源具有指导意义。本章主要介绍察尔汗盐湖的地理概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河流以及湖泊。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中东部新生代沉积区,地理坐标东经94°至96°,北

2

纬36°40′至37°10′,东西长168km,南北宽20至40km,面积4706km,大致呈“哑铃”状东西向展布,两端大而中间小,自东向西划分为4个连续而相对独立的区段:霍布逊区段、察尔汗区段、达布逊区段和别勒滩区段(图2-1)。其中位于察尔汗盐湖最西端的别勒滩盐

2

湖面积约1500km,距格尔木市约200km,格尔木至察尔汗为柏油路,其余为盐壳便道,,交通便利。

1-干盐湖;2-固液共存盐湖;3-河流;4-公路;5-铁路;6-别勒滩区段工作地点

图2-1 察尔汗盐湖区段划分示意图

第一节 地形

柴达木盆地四周为高山环绕,海拔在4000至5500m左右,最高峰达5800m以上。盆地分南北两部,北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地中山——山间凹地,地形特征为以3至4条狭长的NW-SE向、由南而北逐条增高的、海拔为3400至4600m的山岭为骨架,中间夹以山间凹地,最低处现今为湖泊。南为盆地腹部区,又可分为东西两部,西部为由5至6条狭长的反“S”形丘陵状中低山为骨架,中间为宽阔的平原区,地中山海拔2800至3200m,西高东低,由新生界背斜褶皱组成,山顶因受夷平作用,常呈平顶状,可称为高平原;中间的平原主要是由第四系宽缓向斜构成,多受风蚀作用,有多种风蚀地貌,海拔2700至2800m左右,外侧从西南到西北依次为尕斯库勒、大浪滩、察汗斯拉图、昆特依和马海凹陷。腹部区之东部为以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察尔汗为中心的一个堆积盆地,中间为海拔2670m左右的盐滩平原,呈一椭圆形盆状;四周

[7]

河流呈放射状向盆地中央汇集,入口处常形成冲洪积扇,山前则为“扇前湖”。

察尔汗盐湖湖区为一北西西走向盐积平原,以干盐滩为主,上部盐层已长期暴露地表,形成凹凸不平疙瘩状盐壳,盐壳土黄色,成分为石盐和沙土的结晶,湖区地势总体趋势较平坦(图2-2)。在其四周因有地表水或地下水持续补给而形成或残留的面积较小的9个卤水

[8]

湖。盐滩外围为山前戈壁、沙丘、沼泽或盐泥坪所环绕,呈南宽北窄不对称分布。

疙瘩状盐壳

图2-2 别勒滩平坦的地势和大面积疙瘩状盐壳

总的来讲,察尔汗盐湖属于干盐湖。察尔汗湖区范围内地形平坦,湖区表面覆盖盐壳。达布逊湖水面得最低标高为海拔2677.5m,盐滩地面高程为2678至2683m。霍布逊湖及别达拱起附近地势略高,达布逊区段和别勒滩区段地势略低,全湖区高差仅5m。

第二节 湖区地貌

察尔汗盐湖汇水面积广大,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造成南北两侧不对称的地貌景观。南侧从分水岭至盆地中心可以明显的分为两大地貌区:昆仑山区和柴达木盆地。两者最大相对高差达2500m,构造典型的“高山深盆”地貌景观。北侧山区不发育,仅有锡铁山和阿木尼克横亘于其东北部,而且海拔较低。西北部则是由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统做成的丘陵。

一、山地

分布于盐湖南北两侧。南侧为昆仑山系,海拔大部分在4200m以上,大于5000m以上的

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山峰亦占相当大的面积,最高达5900m,5500m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冰川。山体主要由前古生代片麻岩、片岩及早古生代的绿色片言、碳酸盐岩组成,并被加里东、华立西、印支及燕山各期花岗岩所侵入。北侧为锡铁山和阿木尼克山,海拔3100-4040m,相对高差200-600m。山体主要由前古生代的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和古生代的黑云母片岩夹白色大理岩以及中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等组成,并被加里东、华立西、印支各期超基性至酸性岩所侵入。山地基岩裂隙发育,构成山地基岩裂隙水区。

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戈壁带

此带分布于山前的山麓地带,由古老的冲积-洪积扇连结而成。南侧发育,宽5-20km;北侧不发育,宽仅5-10km。坡降12-30%。主要由冲积-洪积相砂砾岩、砾卵石组成,地表植被稀疏,呈现砾漠景观。表面沟谷发育,构成山前倾斜平原潜水区。

三、冲洪积、冲湖积平原——洪积扇

此带又称细土绿洲带,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南侧宽约10-15km,最宽处达30km,地形微向北倾,坡降5-9‰,地形切割密度及深度均不大。后缘有沙丘分布,植被茂盛,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为主要宜农垦地带。前缘为沼泽平原,地面微向北倾,有盐坑分布和大量泉水溢出,植被、水草茂盛,为良好的天然牧场。北侧不发育,仅在全集河下游地带分布。主要由砂、砂砾、亚砂土及亚粘土组成。构成冲洪积、冲湖积平原潜水和自流水区。

四、湖积平原

此带主要分布于察尔汗盐湖东、南、西侧,北侧缺失,地形为平原,地形坡降约0.5-1‰,宽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局部有积水沼泽及盐坑分布。此带遍布有向心状小干沟,植物几乎绝迹,只有在季节性和常年性有水的沟谷中,生在这稀疏的耐盐植物(如红柳)。由粉砂、亚砂土和粘性土组成。

五、湖泊化学沉积平原——盐滩

由察尔汗盐湖广阔的干盐滩组成,地面平坦,呈现出明显的盐漠景观,地形坡降小于0.5‰,地表多为参差不齐的刀锋状、疙瘩状、结皮状、海绵状盐壳,有汗粉砂石盐、部分为光卤石石盐组成,局部有溶塘、溶洞和溶沟分布,成为湖泊化学沉积平原晶间卤水区。

六、风成沙丘——新月形沙丘和垄状沙丘

风成沙丘根据其自然形态可分为新月形沙丘和垄状沙丘两类。前者主要分布于托拉黑河、大灶火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后者则分布在格尔木至诺木洪志坚的戈壁带和细土绿洲带之间的接壤部位以及盐湖北侧边缘一带。

沙丘也可根据其稳定程度分为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前者高7-15m,其上生长有柽柳;后者高1-3m,其上长有芦苇,略具活动性。垄状沙丘高出地面15-20m,以盐湖北侧盐桥路北段一带最为壮观,相对高差最大达40m。

七、丘陵

分布于锡铁山山前一带,海拔3100-3400m,坡度10°-15°,为第三纪红色泥岩、砂砾

7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地质论文42等内容。

 

 

下载地址:地质论文42.Doc

  【】

最新搜索

地质论文

医学诊疗的物理原理

医院企划部组建于运作

医院安全检查97

骨干教师考试试题80

十三五(2017-2022年)中国彩板建筑轻型钢行业运行模式

十八大演讲赞颂成就履行使命0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仿真实验具有( )特点。

(威通回填土施工方案)1

牛津英语七年级英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选择题75



本文编号:754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754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