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转载]读《快乐作文新教案》有感

发布时间:2017-09-12 00:04

  本文关键词:快乐作文新教案


  更多相关文章: [转载]读《快乐作文新教案》有感_heweihuay_441t0_heweihuay_441t0_新浪博客 heweihuay_441t0 转载


写,“乐写”情趣在情境创设中激发。
杨老师作文教学法最大限度地顺应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探究、爱模仿、爱想像的天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创设下,在充满童趣的世界里,主动写话,乐于写话。
1、看图观察,奠定乐写基础。
有目的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是练习写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书本中的情境图别具匠心,充满童趣,它大大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写的好材料。因此,从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开始就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让学生给每幅情境图配上一句话,这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如教学《Z C S》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话,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妙语如珠,各种充满童趣的话层出不穷;学到课文时,学生往往选择书上的语言来说,对此我提高要求:用自己的话给插图配话。并且鼓励学生把他的话有感情地念出来,美其名曰——“配音”,配的有创意的,给予奖励。
2、生活观察,激发乐写情趣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 一切文学源于生活。杨老师也提倡要深入体验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所以,在习作指导时,我非常重视在一定情景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有一年的初冬下了一场雾。早上在晨会课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天地万物,瞬息万变,自然景观奥妙无穷,今天有何特别?”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下雾了。”
“你们喜欢下雾吗?”
“喜欢。”
“为什么呢?”
“因为雾中的景色很美,如临仙境。”
“因为下雾给人一种朦胧感,什么都显得那么神秘。”
“……”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
“是的,雾中的景色的确很美。那么雾中的景色什么样?怎么美?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我的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面面相觑,只有两三个学生举起了手。
“是啊!光知道美,却说不出怎么美,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对!你们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平时注意积累,哪怕是刮风、下雨、打雷、闪电这样的天气变化,都应留心观察,细心记录,作为你写作文章的素材。这样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你的习作水平就一定会提高的。”
学生们听了我的话,真正做了生活的有心人。一次下大雨,一个学生便在日记中写出了风雨中的景色以及她如何顶着风在雨中去上学的情景。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悄悄地降落到大地上,尽管那场雪不大,也算不上美,但那天的日记中,全班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写了这场雪。读了学生的日记,我心中的欣慰是难以言表的。
四、先演后写,“善写”能力在情境创设中培养。
1、在课本剧表演中培养善写能力
课本剧充满了情趣,不用特意创设,已是一个很好的情境。同时,课本剧留有大量的再创作空间。例如我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课,在学习古诗后,提供一定的头饰和相应的音乐,让学生根据古诗中的情境演一演,结果演得不够生动。于是我让学生分组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垂钓时,小儿的动作、神态会如何?路人会如何问路?小儿会怎样?结果在学生的二次创作后,表演起来就生动多了。让学生在表演后发现文章的空白,进行填补后再表演,使学生在演中善写、写后善演。
2、在故事续编中培养善写能力
有些课文常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为故事再创设一个好的氛围,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狐狸和乌鸦》一课,就要求学生续编课文说一段话。为了示范,我先创设情境:“ 过了不久,狐狸又出来找吃的,它发现乌鸦嘴里又叼着一片肉……”然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合理安排情节,有的学生说:“狐狸又像上次那样,结果,乌鸦又上当了。”有的学生说:“狐狸刚准备开口说话,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转身飞走了。”……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作文就诞生了。”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用他们自己手中的笔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叙自己的事,描绘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正如杨老师的观点:让儿童置身于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自然生成“真、实、新、活”的“原生态”作文。今后我要仔细学习《快乐作文新教案》运用到工作当中去。



本文编号:833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833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c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