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作文大全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大全【图】

发布时间:2017-09-25 00:19

  本文关键词: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更多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来这里看看,太平洋电脑网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大全的文章内容。喜欢的朋友快来看看。

 

  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赏析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赏析

 

  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赏析

 

  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yP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作者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平洋电脑网端午节专题。



本文编号:914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uowenbaike/914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