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传播力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文关键词:学术期刊传播力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期刊 传播力 影响力 传播影响力 受众 期刊评价 学术评价
【摘要】:近年来,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以及数字化带来的传播方式变革影响下,学术期刊传播力问题逐渐受到了业界同行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可得出一些启示:第一,学术期刊需要基于传播力建设的理念,对审稿、用稿和刊稿后各个流程进行调整充实甚至革新,特别是对编辑部或期刊社的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第二,传播力是学术期刊的基础能力,只有提高其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在某些情形下,学术期刊影响力与传播力可以等量齐观,有利于编辑出版业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研究习惯和知识谱系的传承;第四,学术期刊影响力与传播力需要在差异化中并行发展,有助于学术期刊发展目标更为明确、行动更为高效、办刊绩效更为显著;第五,编辑出版业界需要加强传播力与影响力进行融合的传播影响力研究。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重点资助课题(Zd201101)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一、学术期刊传播力研究的现状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①为文献来源进行检索,关于期刊传播力的研究,以正文包含“期刊”+“传播力”的文献,有2938篇②,但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看,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9篇。这9篇文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传播力研究的现状,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志华;论精品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和提升[J];编辑学报;2005年05期
2 侯敬;胡建明;;论铁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学报;2008年06期
3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年06期
4 伍军红;;复合影响因子与期刊影响力评价[J];编辑学报;2011年06期
5 朱春阳;;传播力 传媒价值竞争回归的原点[J];传媒;2006年08期
6 王佳宁;;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着力点[J];传媒;2011年10期
7 周全;;提高期刊影响力的途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王雅坤;侯翠环;;数字环境下区域性学术期刊如何提升传播力[J];传媒;2012年03期
9 姚丹;;基于“服务为王”理念的期刊视觉传播力研究——中国第1高端文摘杂志《经典》的视觉传播维度[J];今传媒;2012年10期
10 吴志慧;;高校学报怎样走出边缘化[J];编辑学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骥;[N];人民日报;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德方;宋培元;曾建勋;陈通宝;燕鸣;颜帅;;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管理体系研究[J];编辑学报;2006年01期
2 高森;任延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科技期刊发展力[J];编辑学报;2006年S1期
3 张满年;曾建勋;;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的建设[J];编辑学报;2007年06期
4 吕赛英;何先刚;吕建斌;;高校学报发展的3项策略[J];编辑学报;2007年06期
5 陈立亚;;中国药学会所办期刊的整合与发展探讨[J];编辑学报;2008年03期
6 吴根范;王青;;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的特点、问题及发展建议[J];编辑学报;2009年03期
7 伍玲;;“精编”培养及其“三级提升”[J];编辑学报;2009年05期
8 庞洪;;解析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光电工程》为例[J];编辑学报;2010年S1期
9 王宇鸿;;出版传播力与出版产业化[J];编辑之友;2010年06期
10 刘洪;;产业化——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考[J];今传媒;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望新;陈小辉;曹俊峰;;坚持品牌办刊 走高校期刊可持续发展道路[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2 杨博;;精品期刊的品牌化发展策略[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子余;陈人骏;;创办精品科技期刊几点构想[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边全乐;胡映霞;;学术期刊经营策略刍议[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5 高森;任延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科技期刊发展力[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6 陈丽娟;;创新科技期刊的学术经营[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翠娥;;关于核科技系列期刊进一步发展的思考[A];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C];2007年
8 施圣康;乐海南;杨庆娣;曲金星;张艳平;;新时期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及其经营发展策略[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建新;赵宏榜;;也谈科技期刊“品牌”说[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根范;王青;陈全胜;;网络环境下的科技期刊出版[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易旭明;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上海大学;2011年
2 柴海燕;旅游目的地网络口碑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吴红雨;当代中国电视受众需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赵淳宇;市场影响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魏旭;中国报业集团产业价值链再造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周金娉;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赵思佳;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量效的循证医学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胡红亮;学术著作可信度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汶川大地震的影像书写对绵竹年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应萍;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衡柯;影响科教电视收视率与满意度相关关系的成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颖;高校教师网络发表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孟庆生;黑龙江省农业科技类期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尤伟杰;《武警医学》期刊学术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7 朱琳;对农电视节目的观众满意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陈雯;我国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赵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4-2005年发表医药卫生科技论文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10 何永奇;《嘉兴日报》改革对提升长三角地市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启示[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今明;;论提升学术性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2 冯腊枝;综述论文的遴选及审编[J];编辑学报;2001年04期
3 喻军,王淑华;华丽的乐章——记《地球科学》主编王亨君教授[J];编辑学报;2001年04期
4 秦威;科技期刊文献资源的再开发[J];编辑学报;2001年06期
5 丁乃刚;数字时代期刊媒体的整合趋势[J];编辑学报;2002年01期
6 张继文;科技期刊应重视反馈意见[J];编辑学报;2002年06期
7 孙际元;论我国科普期刊的发展趋势[J];编辑学报;2003年04期
8 黄劲松;期刊影响因子的偏差分析[J];编辑学报;2004年01期
9 高宗文,程晓英,赵家祥;立足科技创新 努力办好学报[J];编辑学报;2004年02期
10 陶范;论科技期刊编委会的组建原则[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刘京希;[N];光明日报;2004年
3 《中国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任胜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琦;学术期刊广告市场研究[J];科技与出版;2003年02期
2 王跃飞;学术期刊深层传播效果初探[J];中国出版;2004年09期
3 李建军;;学术期刊中几对关系的谐调[J];当代传播;2007年04期
4 范敬英;;新闻文本符号与传播力[J];新闻窗;2008年03期
5 纪秀明;;数字化学术期刊商业模式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高亚森;学术期刊栏目的美学思考[J];编辑之友;2002年05期
7 刘先根;屈金轶;;论省会城市党报传播力的提升[J];新闻战线;2007年09期
8 翁鹭滨;;科技类学术期刊广告经营之谋略[J];学报编辑论丛;2007年00期
9 丁世婷;董毅明;李小薇;;基于客户知识管理的学术期刊网络营销策略[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10 乌琼芳;;民族地区新闻媒体传播力提升的空间[J];新闻爱好者;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学术期刊展[A];全国科普期刊研讨会暨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臧莉娟;;学术期刊出版乱象分析——兼谈数字出版平台建设[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中国针灸》杂志简介[A];第8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暨安徽省针灸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第二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文期刊按刊名汉语拼音排序)[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俞志华;;以《科技通报》近10年载文为例,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模式的变革[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论文集[C];2004年
6 邹庆红;;和谐社会理论与学术期刊市场化取向[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小飞;;学术期刊编辑角色论——以学术期刊功能为视角[A];出版科学探索(第8辑)[C];2008年
8 赖一郎;;OA模式出版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影响与启示[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桂云;;浅谈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A];辽宁省科技期刊编辑优秀论文集[C];1997年
10 陆炳新;蒋永华;;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现象[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明;特色:学术期刊的永恒主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郑巧;学者建议 设立“中国研究与学术期刊全球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郑青 通讯员 王怀民;首次评价我国6170种学术期刊[N];湖北日报;2009年
4 李太淼 中州学刊杂志社社长、副主编;繁荣学术期刊要倡导科学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李亦婷《社会科学》编辑部;学术期刊应关注现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张耀铭;学术期刊的使命与魅力[N];文学报;2010年
7 万莲姣;让学术期刊回归本来面貌[N];文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雪昆;学术期刊如何发展壮大走出国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雪昆;学术期刊如何高速驶入深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献忠;数字化成为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年
3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兵;文化与商业困境中的电视品牌建构[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孙德宏;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栾慧;中国现代新诗接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曹怀明;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林毅;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娟;论新闻的“民本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朱鹏虹;电视节目形态的市场效应与调节[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兰天;论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与变革[D];南昌大学;2008年
4 曹徐岚;恩施地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地区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朱志宇;从受众心理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文娟;从IMC视角分析新闻媒介营销[D];广西大学;2007年
7 郑志明;从修辞的角度重新思考法庭辩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志华;消费文化背景下网络广告设计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刘玉芝;我国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智敏;基于受众生活形态的环境媒体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38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113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