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基于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1 22:22

  本文选题:H指数 切入点:影响因子 出处:《海南医学》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工具,选取数据库收录2012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作为分析对象,统计并计算其IF、H指数、A指数以及杂志被引文献的H指数、A指数,并对其进行相关排名,发现期刊各指数排名不尽相同。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可与H指数等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
[Abstract]:Using Web of Science as the retrieval tool,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most influential academic journals of China in 2012 as the analysis object, counted and calculated the index of Web of Science and the index of H index of the cited literatur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evaluation of journals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bibliometric indexes such as H index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信息资源科;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1BAH1SB08/002)
【分类号】:R-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华;;基于开放存取的理性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查丽华;;开放存取——开启学术信息交流的快捷之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1期

3 马海群;王英;;开放存取期刊中的版权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年02期

4 葛赵青;赵大良;苗凌;;利用开放存取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5 沈锡宾;孙静;游苏宁;;期刊2.0的设想[J];编辑学报;2008年02期

6 刘海霞;方平;胡德华;;开放存取研究进展述评[J];图书与情报;2006年04期

7 段玉思;;国外学术期刊的商业化出版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7年04期

8 范贤容;韩欢;;论开放存取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J];图书与情报;2009年06期

9 刘瑛;;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收费模式[J];图书与情报;2010年05期

10 秦珂;;开放存取出版的若干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出版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鲸惊;韩健;田菁;黄河清;;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思考[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雪立;;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十大关系[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德华;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金娉;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武庆圆;开放获取期刊的知识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吉玲;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俊蓉;历史档案网络存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金婷;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对多主体学术交流的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帆;我国管理学期刊开放存取现状及认知态度调研[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星;开放存取模式对高校版权制度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夏翠军;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淼;OA环境下学术图书馆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刘桂芳;开放存取实现途径及其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孙语择;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的开放存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蒋玲;开放存取模式下图书馆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春雷;邱均平;杨瑞仙;;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京兰;王英杰;;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论文产出情况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年06期

2 叶婷婷;;《安徽医药》各项文献计量学指标最新排名均靠前[J];安徽医药;2008年12期

3 杨丽莉,肖瑜,夏颖,殷蜀梅;1998-2003年科学网(Web of Science)收录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论文分析[J];医学信息;2005年02期

4 杨华,王华;《中华儿科杂志》文献计量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10期

5 潘卫;;关于医学文献影响力的作用[J];医学信息;2009年01期

6 刘丽娟;周东丰;;SCIE/SSCI精神病学源期刊的计量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年01期

7 范春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8 仇晓春;;2004~2008年《中国男科学杂志》载文计量学分析[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9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影响因子最新公布:《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居高校学报(医药卫生类)第1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刘秀华;唐朝枢;;对于正确应用SCI作为学术评估体系的一点看法[J];生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欣;刘亚萍;李娟;王吉晶;史谦;;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欣;刘亚萍;;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作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范文田;何小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的三种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各类高校学报中的位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4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周琼;;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夏进;张勇;董业斌;;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7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世雯;胡辅朝;李蓓兰;税燕玲;周清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9 罗全安;杨晶;袁锦文;饶华松;;五种文章的影响力及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10 董秀s,

本文编号:1645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1645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c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