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下的社科类学术期刊运作模式探讨
本文选题:新媒体 切入点:社科类 出处:《新媒体研究》2016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新媒体的形成,这就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文章就新媒体视野下社科类学术期刊运作模式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促进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igital technolog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new media, brings certain influence and impact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The new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periodical operation mode of social science is analyzed brief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only the relevant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学理论》杂志社;
【分类号】:G23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武文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J];出版广角;2013年11期
2 郭毅;于翠玲;;国外“媒介融合”概念及相关问题综述[J];现代出版;2013年01期
3 王文洲;;对新疆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的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昊天;以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传媒产业新型发展之路[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芳;;传统报刊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13期
2 姚丽;;新媒体视野下的社科类学术期刊运作模式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年13期
3 宋可可;;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用户多屏使用行为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J];视听;2016年04期
4 黄思学;;何谓融合: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流变与论争[J];东南传播;2016年01期
5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机遇·挑战·对策[J];编辑学报;2015年05期
6 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10期
7 邓惟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研究现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年06期
8 吴丹;;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微博客[J];科技传播;2015年11期
9 鲍高齐;;2010—2014年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5年05期
10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张璐;景勇;;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研究[J];编辑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代蕾;新媒体语境下黑龙江报纸数字化趋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邬宵蕾;浅论广播电台有声读物的生存空间[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戴仲辉;全媒体发展对我国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4 黄永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长森;石义彬;;媒介融合的中国释义及其本土化致思与评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年01期
3 张月红;;让中国期刊自信地走向世界——《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思路与实践[J];传媒;2011年10期
4 赵星耀;;认知媒介融合的既有理念和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1年03期
5 邓建国;;媒介融合:受众注意力分化的解决之道——兼与“反媒介融合论”商榷[J];新闻记者;2010年09期
6 陈国权;;分化是传媒发展的趋势——“融合论”质疑[J];新闻记者;2010年03期
7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年11期
8 刘国防;;必须重视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的提高[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9 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年02期
10 苏成;;立足实际 开拓思路 办好新疆社科学术期刊[J];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俊光;社科类书出版与评价的一个问题──从所见同一作者四本书的累累硬伤说起[J];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03期
2 陈礼铸;省期刊主编暨社科类优秀作品授奖大会在肥召开[J];安徽化工;1992年02期
3 王方宪;社科类书稿编辑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和问题[J];大学出版;1997年01期
4 少宣;《社会科学》荣获甘肃省首届社科类评比的优秀期刊[J];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5 张利雄;;社科类翻译书稿如何把好政治关[J];编辑学刊;2005年06期
6 马健;;编审视域下的社科类杂志发展[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3期
7 周玉林;;哲学社科类学术报刊的困境与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报业;2011年16期
8 陶烨;金莹;;大数据时代社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年06期
9 舒莉霞;;对社科类稿件一稿多投现象的探讨[J];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2005年00期
10 衣嘉言;;让社科图书进入市场——走访“社科书店”[J];中国出版;199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懋树;;社科类社会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比较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初探[A];海南省社科类社团秘书长培训暨社团工作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杨路平;;当代中国社科类社团的价值实现形式及发展趋势[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3 杨路平;;巩固成果 服务发展 推进新时期社科类社团建设再上新台阶[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4 周兆明;;浅谈社科类社团“有为与有位”的关系[A];全国社科联第十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6年
5 ;营造内外环境 促进社科类社团健康发展[A];全国社科联第十一次学会工作会议会议交流材料[C];2007年
6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北京市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A];全国社科联系统第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钢;;对我省社科类民间组织状况分析[A];全国社科联系统第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袁贵远;;民办社科类社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A];海南省社科类社团秘书长培训暨社团工作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龙静;;加强社科类社团的能力建设 积极承担社会职能[A];海南省社科类社团秘书长培训暨社团工作研讨会文集[C];2009年
10 杨路平;;前言[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兆明;辽宁上门开展社科类社团绩效评估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杨路平;整合社科资源 服务战略发展[N];学习时报;2008年
3 记者 王早霞;我省社科类学会蓬勃发展[N];山西日报;2009年
4 记者 武勇;专家把脉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应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部推动社科社团发展的力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执笔 唐福金;发挥社科类社团在构建“和谐贵州”中的作用[N];贵州日报;2007年
7 商报·东方数据专题组 郑佳 执笔;社科类强势上升 市场集中度再创新高[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8 记者 熊珠琴邋通讯员 陈砚秀 实习生 周苏滢;社科类会长秘书长接受培训[N];泰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范总因;本市举办社科类社团专兼职干部培训班[N];本溪日报;2008年
10 商报·东方数据专题组 柏陈斌 执笔;整体图书指数大幅回落 社科类表现抢眼[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燕清;江西省社科类学会发展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贾丹丹;社科类专著的翻译方法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周兆明;完善我国社科类社团管理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4 孙琦;社科类社团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完善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李彬琳;黑龙江社会科学类社团生存能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潘元良瑞;社科文献汉译实践中的范畴转换[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凡;目的论指导下对社科类文本的翻译探讨[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1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165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