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南开大学工学类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17-04-07 21:12

  本文关键词:水泵与泵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开大学工学类专业介绍

2016-11-17 22:14:23来源:育路教育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 强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新阶段,南开大学获得教育部和天津市重点共建支持,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南开大学开设的工学类专业有十四项,分别是:

  一、材料化学专业

  1998年设立,2002年被南开大学确定为首批重点建设的新兴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化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外,还要学习多门材料类专业课,如材料化学导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结构分析、新能源材料、催化反应原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等课程。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由原电真空专业发展而来的。本专业一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生培养理念,坚持以加强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定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的本科生应该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掌握有关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特别是在系统集成和信息显示技术、功能材料、薄膜与器件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基础。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很好地适应实际技术开发工作,又可通过继续深造从事有关方面的科学研究。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理方程、大学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控制器系统设计、EDA技术及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信息显示、现代薄膜技术、材料分析技术等,还开设紧密与应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开放式专业技能训练实验课程。

  三、通信工程专业

  该专业是根据我国通信产业飞速发展,急需大量通信人才的现状而设立的。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一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和外语等基础课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此基础上开设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微控制器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与天线、电信网与交换技术、信号检测与估计技术、通信系统、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蜂窝移动通信、信息论与编码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重要课程都配备相应实验,并有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各种训练环节。

  该专业就业方向:通信和电子产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

  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的前身是南开大学光学专业,是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学科,也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其目标是培养现代光学、光电子学、光通信和光传感等领域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除了学习物理学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学习光学信息处理导论,信息光电子学,现代电子技术导论,光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网络导论,现代光学实验等专业课程。

  五、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始建于1958年,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物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适应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的需要。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法、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控制器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电路、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应用等。

  六、自动化专业

  创建于1972年,是一个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应用性工学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处理、经济决策与管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宽广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软件编程能力,能够进行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各部门及行业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专业特色是注重学生在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数学等方面的宽口径基础知识培养,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从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工学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运筹学、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论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系统建模与辨识、过程控制、机器人控制技术等。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的前身是创建于1977年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和创建于1980年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11年成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环境,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计算机前沿技术研究和大型软件与系统设计、开发能力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UNIX操作系统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综合课程设计等。

  八、软件工程专业

  南开大学软件学院于2001年8月筹 建,2002年1月正式成立,是首批经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学院充分利用南开大学的综合资源,以创“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为目标,秉承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共享合作,为国家培养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软件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软件人才。

  经过10年的努力耕耘,学院建成了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软件工程”。

  2011凭借教学和科研实力,南开大学“软件工程”首批成功获得博士点授权一级学科,进而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的课程体系、引用优秀的教材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每年聘请海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的专家、教授授课,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课程内容面向软件市场和企业,强化实践教学,并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

  学院与 Microsoft、IBM、BEA、Oracle、HP、SUN等多家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学生实习基地,共建课程,共建联合实验室,全方位培养实用型、高层次、多面向的国际化软件人才。

  学院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多媒体技术,数据挖掘。近年来承担了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点科技立项等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

  学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学期间除了学习软件基础知识和先进技术外,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多个项目的研究开发,在包括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微软“创新杯”软件大赛、国家创新型大学生培养计划、全国机器人灭火比赛等活动中连创佳绩。学院毕业生具有非常好的就业率以及起薪,主要就业方向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IT优秀企业,银行、保险、税务等部门的软件开发与维护岗位。

  九、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工程、数学、物理、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的交叉学科,法律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最终手段。南开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创建于2002年。为满足国家对信息安全法律方面人才的需要,发挥南开大学学科的综合优势,2006年创建了信息安全-法学双学位试点班,招收理科学生攻读信息安全和法学双学位。

  该试点班定位于培养信息安全和法学复合型人才: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较深厚的信息安全法律与管理底蕴,能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究与开发、计算机网络与大型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工程开发与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理论研究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应用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试点班的课程涉及信息安全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学位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信息对抗技术、信息隐藏技术、计算机病毒原理及其防治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法教程、国际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刑法总论、民法学、国际经济法等。

  该专业的毕业生既可在计算机、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教学、管理、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构从事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应用与研究工作。

     十、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起于2004年首批建立的新兴专业。

  智能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生长点,是面向前沿高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应用需求的新型专业。该专业以光、机、电系统的单元设计、总体集成及工程实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为主要内容,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光学工程基础、机械工程基础、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电路基础、模拟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技术、智能工程等。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成为在相关领域的研发中迫切需要的智能技术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可以面向产业需求,在信息技术、智能家居、控制工程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采集与处理、智能系统设计与集成等方面的教育、开发与研究工作;还可以在与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诸多方向继续深造。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成为在相关领域的研发中迫切需要的智能技术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可以面向产业需求,在信息技术、智能家居、控制工程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采集与处理、智能系统设计与集成等方面的教育、开发与研究工作;还可以在与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诸多方向继续深造。

  十一、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1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废水资源化、固体废物资源化、生物质能源、资源再生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循环利用规划、开采设计、再生资源研发、低碳技术、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学院拥有国家“985工程”南开大学循环经济创新基地、天津市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中国再生资源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清洁生产研究中心”学术研究机构。

  目前,共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

  本专业学生所学课程除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工程制图、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外,主要专业课程有:环境监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基础、资源再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产业生态学、环境学基础、环境微生物学、清洁生产、化工原理、清洁能源技术与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工程、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技术、工程概预算与经济分析、资源再生工艺与设备、循环经济、环境经济学概论等。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政府环保部门、高等院校、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相关企业及环保机构。

  十二、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于1998年设立,目前共有专业教师4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该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动手与实践能力,能在市政建设、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环保部门、政府机关、经济管理、规划部门和学校等从事设计、研究、施工、规划管理和教育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所学课程除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外语等基础课外,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水与排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基础、水泵与泵站、输配水系统工程、土建工程基础、工程概预算与经济分析、清洁生产、建筑给排水、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电工基础、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基础及部分相应课程配套实验课等。

  学生还将受到工程设计、污染监测与分析、计算机技术及绘图、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其中,“环境监测”课程是2009年天津市级精品课,“工程力学基础”、“电工基础”两门课程分别是南开大学校级精品课。“环境监测”、“工程流体力学”两门课程为双语教学立项建设课程。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各级政府环保部门、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的环保机构以及合资企业或公司。

  十三、、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科学专业是全国综合性大学最早建立的环境科学专业之一,从1976年开始招收环境化学本科生,至今培养本科毕业生达千名以上。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和较全面的环境科学专业知识,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事业及有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环境科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良好。

  目前共有专业教师4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2人;除了具备培养学生必需的基本实验仪器设备外,该专业还拥有大型仪器多台/套,如ICP、ICP-MS、GC-MS、HPLC-MS、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超临界液体萃取仪等。

  本专业学生所学课程除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外语等基础课外,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环境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生态学基础、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工程学、环境信息系统、地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数学模型及部分相应课程配套实验课等。其中“环境化学”、“环境学基础”两门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环境监测”是天津市级精品课程,“生态学基础”是南开大学校级示范精品课;“环境工程学”、“环境信息系统”、“地学基础”三门课程是南开大学校级精品课。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家机关、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及公司。

  另外还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历年分数线查询|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16年高考试题及答案


专业咨询


  本文关键词:水泵与泵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291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