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学术期刊论文结论部分元话语应用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3 16:16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学术期刊论文结论部分元话语应用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代表性学术论文结论为语料,探究了学术论文结论中元话语标记的主要类型及使用规律。基于语体分析理论,把学术论文的结论语划分为八个语步。在元话语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结论中每一语步的元话语标记进行标注。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元话语标记分布规律和功能。主要从中、英文化语境和学科文化特点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得出的结论:1)两个学科的论文结论中都包含八个语步,语步的顺序一致。研究介绍(第一语步)和背景知识(第二语步)的语步结构相近。结果陈述(第三语步)和解释研究结果(第四语步)在两个学科论文结论中都有循环的语步结构。2)社会科学论文结论中的语步结构主要为第三语步和第四语步的结合,而自然科学论文结论语步结构则多采取第三语步和第七或第八语步的结合。中文自然科学论文结论中的循环语步和述及前人研究的语步(第五语步)较少。社会科学的第四语步(结果解释)多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中的第八语步(建议提示)所占比重较大。3)英文的论文结论的应用了更多的研究结果解释语步(第四语步)和前景应用语步(第七语步)。 学术论文结论中,中文的元话语使用频率小于英文,分别为1.7%和3.4%。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元话语使用比率相近,分别为2.32%和2.56%。中文结论中元话语标记在第三语步和第七语步分布较多。元话语的类型主要是人际互动类元话语中的过渡标记和框架标记。英文结论中元话语标记最多的语步是第三语步和第四语步,为态度标记和模糊限制语,属于文本交互类型。英文结论中,八个语步中元话语标记分布广泛,人际互动类元话语和文本交互类元话语的配合出现。 中、英文化差异和学科领域文化差异均对元话语的应用有影响。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写作教学和二语习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元话语 英文学术论文 结论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Contents8-10
  • Abbreviations10-11
  • List of Tables11-12
  • List of Figures12-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2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5
  • 1.2 Theoretical Foundation15-20
  • 1.2.1 Metadiscourse theory15-18
  • 1.2.2 The theory of genre and move-structure18-20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20-21
  • 1.4 The Overview of the Present Study21-2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3-33
  • 2.1 The Researches about metadiscourse23-29
  • 2.2 The studies related to move structure in genre analysis29-30
  • 2.3 Summary30-33
  • Chapter 3 Methodology33-49
  • 3.1 Research methods33
  • 3.2 Data collection33-35
  • 3.3 Data processing35-49
  • 3.3.1 Move partition35-41
  • 3.3.2 Metadiscourse tagging41-49
  • Chapter 4 Findings and Discussions49-71
  • 4.1 Research Results49-60
  • 4.1.1 Move Structur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rticle conclusions49-52
  • 4.1.2 Metadiscoursal Markers in the Conclusions of Chines and English RA52-58
  • 4.1.3 Remarks on the findings58-60
  • 4.2 Discussions60-69
  • 4.2.1 Metadiscourse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orpus61-66
  • 4.2.2 The reasons for mov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corpus66-69
  • 4.3 The combination of metadiscourse and move-structure69-71
  • Chapter 5 Conclusions71-76
  • 5.1 Findings71-73
  • 5.2 Implications73-75
  • 5.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75-76
  • References76-82
  • Appendix82-92
  • Acknowledgements92-93
  • 作者简介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赳赳;;关于元话语的范围和分类[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2 叶超;蔡运龙;;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3 刘云刚;许学强;;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取向[J];地理研究;2010年11期

4 李宇彤;蒋长胜;;东北第五活跃期中强震前的矩释放空间扫描特征研究[J];地震学报;2010年06期

5 王霞;;元话语与话语人际关系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陈兴;;“虚拟真实”原则指导下的旅游体验塑造研究——基于人类学视角[J];旅游学刊;2010年11期

7 李佐文;元话语:元认知的言语体现[J];外语研究;2003年01期

8 曹凤龙;王晓红;;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元话语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9 梅楠;杨鹏鹏;;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网络的构建[J];人文地理;2010年04期

10 唐建萍;;元话语研究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雪梅;英语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杨明远;中外学术论文元话语应用对比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学术期刊论文结论部分元话语应用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36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