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本文关键词:《经济地理》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2013年12月底,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共有231种学术期刊入选,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有56种。《经济地理》继2012年首届获评后,再次获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类TOP5%)。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国际影响力 经济地理 人文社会科学 清华大学图书馆 学术文献 电子杂志 期刊影响因子 光盘版 研究中心
【分类号】:+
【正文快照】: 2013年12月底,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共有231种学术期刊入选,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有56种。《经济地理》继2012年首届获评后,再次获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社会、经济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2年01期
2 ;社会、经济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2年04期
3 ;社会、经济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4年04期
4 余国扬;高校《世界经济地理》教材的修改问题[J];经济地理;1988年03期
5 曹诗图;关于《中国经济地理》教材的修改建议[J];经济地理;1988年03期
6 ;社会、经济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994年01期
7 ;社会、经济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997年01期
8 王慧;21世纪高师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讨[J];经济地理;2002年S1期
9 ;社会、经济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4年03期
10 ;社会、经济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美萍;;创办英文期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徐鸿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国际影响力——国际友人热评新中国成立60周年[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3 莫愚;王旭;罗勤;;关于扩大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途径的思考[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晓萍;;利用首都传统文化资源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5 顾伟泉;梁欣;赵凤华;;教育类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与教育发展态势研究(2001年部分)[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峻嘉;;经济地理在台湾的研究与发展[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孙群;杨秀霞;纪蔚秀;杭爱华;;期刊的影响因子与中国地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8 肖兵;塔世根·加帕尔;;我国学术信息资源标准化建设的蓝本——学习《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A];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编辑学论文集[C];1999年
9 任海;;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8: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C];2009年
10 武巍;刘卫东;;金融地理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振伟;北京:文化中国的城市标本[N];财经时报;2006年
2 李俊;部分期货品种初具国际影响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张茧 实习生 曹小莉;去年全省接受留学生1200多[N];湖南日报;2007年
4 ;海尔彩电获业内唯一“最具国际影响力自主品牌”[N];消费日报;2006年
5 李侠邋石晓芳;范福春:创造条件让三家期交所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定价中心[N];金融时报;2008年
6 记者 刘冕;注册博物馆全市已达151家[N];北京日报;2010年
7 南京日报记者 谢臻 通讯员 旅欣;旅游要为提升南京国际影响力做贡献[N];南京日报;2006年
8 王冰凝;做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公司[N];国际商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黄永明;中国学术期刊的尴尬与梦想[N];南方周末;2010年
10 周莉娟;代表建议 推广太极文化 增强国际影响力[N];中国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彦;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于铭;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李军睿;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君华;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分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金滟;城市集聚:理论与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飞;边界效应、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7 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桂春;人海关系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万涛;长株潭联市制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沈红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栋梁;我国学术期刊创国际学术名刊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瑾;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地级城市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9年
4 刘厚房;中专学校经济地理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茅根红;海外华侨华人世界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6 王盾;我国黄金期货价格形成机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安阳;中国援外培训历史及问题浅析[D];外交学院;2013年
8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瑜;论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闵琳佳;中国制造业转移现象与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经济地理》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38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