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关于数字新媒体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5-30 22:06

  本文关键词: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关于数字新媒体的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结合其他相关学术期刊,对数字新媒体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及存在的弊病和解决对策进行大致的文献综述。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媒体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自主操作性强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特别是近年来,博客、微博等新的网络传播方式的流行,更加人性化与更加自由的话语表达受到草根及精英阶层的共同追捧和喜爱。数字化新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诚训;;主流文化的传播规范及价值层次——兼论我国媒体应该向全世界推广和谐价值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胡连利;王佳琦;;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刘琛;;论大众媒介语言的全球化对民族语言的冲击和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胡连利;刘伟娜;;媒介对女性的误读与重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王俊杰;网络传播对新闻传媒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王会;;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力丹;付玉辉;;繁荣而活跃的网络传播研究——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概述[J];当代传播;2007年01期

2 付玉辉;;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07年01期

3 姜敏;许启伟;;当代影视艺术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陈智慧;;欲望世界中的男权——丁玲《梦珂》的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丁未;;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个案[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李良荣;赵智敏;;200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丹;博客世界交流模式的社会网络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2 周游;传播学视野下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影响[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3 王颖哲;传播学视野下的博客传播及其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蔡立媛;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网络传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戴亚芳;大众传媒传播社会性别观念的政府规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赵京敏;论我国妇女报中的女性媒介形象[D];湖南大学;2007年

7 陈闻;网络时代的庶民狂欢[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刘从学;博客与传媒互动中的公共领域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9 陈云萍;自媒体博客的娱乐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田甜;Web2.0时代的网络新闻[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徐浩,王剑,马健萍;高校体育课程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现状与前景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刘雪梅;信息化战争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当代传播;2005年04期

3 吕屏;陶楠;;由“定州事件”看舆论引导与控制的缺失[J];当代传播;2006年01期

4 肖怡;;传媒结构与舆论生态[J];当代传播;2006年03期

5 樊亚平;;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J];当代传播;2006年04期

6 李蕉;;媒介时代的“舆论循环”[J];当代传播;2006年05期

7 孙亮,柏静儒,蔡国伟;信息不对称与高等教育[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李兴亮;知识分子与电视的关系新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刘立刚;新闻语境存在形态及定义推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陈燕;对高校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娟;;融媒体时代的新媒体形象之研究——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栾轶玫教授[J];今传媒;2011年07期

2 ;“新媒体,新业态”论文征稿启事[J];新闻与写作;2010年09期

3 胡敏;杨佳;;浅谈新媒体文化建构之意义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0期

4 吴长伟;万智炯;;新媒体内容供应的三个转变[J];中国记者;2006年09期

5 ;新论[J];新闻实践;2011年05期

6 崔斌;;新媒体人全面把握媒体本质[J];广告人;2007年10期

7 钱岳林;;关于新媒体[J];中国广播;2007年10期

8 谭可可;;后金融危机中跨媒体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6期

9 李焰;;新媒体格局中广播电视的对策[J];声屏世界;2010年06期

10 姜美萍;;试析新媒体对广告传播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冰涛;;如何看待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志晖;曲彬赫;;媒体融合——试论当下媒体的划时代变迁[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3 曹冰涛;;如何看待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4 朱广菁;闫松;项煜红;;新媒体崛起刮起强劲变革之风[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孔庆华;曲彬赫;;科普信息传播与科协网络媒体[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明元;;平面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论纸媒体的困境与尴尬[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孔庆华;曲彬赫;;科普信息传播与科协网络媒体[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刘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博弈中的对策探析[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文君;;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趋势研究[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曹三省;王群;许志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服务及其趋势分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志峰;合作如何定义 共赢怎样追求[N];中华新闻报;2006年

2 西东;纸媒的变与不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钱德拉;新媒体与商业伦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崔保国 李希光;新媒体·老媒体:谁主沉浮?[N];中华新闻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陈雪芹;新旧媒体步入融合时代[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刘九如;传统媒体要有网络优先观念[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马雪芬;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核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王冉;传统媒体主动转型 新媒体呼唤新内容[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刘冰;新媒体没有判旧媒体的死刑[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张欣;跨媒体中的交叉点[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4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董媛媛;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D];复旦大学;2009年

6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高红波;农村受众的使用、需求与IPTV发展[D];上海大学;2011年

8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范帆;奥运会媒体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10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虹;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版式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2 吕s,

本文编号:408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408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