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西北大学精品课程
本文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课程介绍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微生物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本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各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一、课程类型及要求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分:3+1;
学时:54(讲课)+54或36(实验);18(分子微生物学专题);
开课学期:第3学期及第4学期;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生产实习;
授课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启发与互动相结合,课堂讨论与课后拓展相结合;
考试方式:理论讲授部分为闭卷考试,成绩占全课程的70%,作业论文占10%,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综合理解及灵活运用能力;实验课成绩占全课程的20%,其中平时成绩为10%,期末实验课考试为10%,目的是测试学生基本操作、动手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定位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研究与应用的基本技能,同时把握现代微生物学发展趋势并了解当今微生物学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初步具备从事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训练和学会分析并解决微生物学研究、生产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科研、教学、生产、开发等工作奠定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的沿革
自20世纪50年代微生物学就是我校生物系各专业的基础课,70年代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第一批建立了微生物学专业, 80年代获得了微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获得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微生物学》课程在50多年的教学历程中,长期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王国询、宋家琨、颜日祥等老一辈知名教授先后讲授过该门课程,出版了相关的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9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新理论、新成果等的不断出现,带动了微生物学科的迅速发展。面对这种趋势,微生物学课程也相应地做了调整,分为两种授课方式。针对微生物学专业开课学时调整为120学时,实验与讲课为1︰1。非微生物学专业,开课学时为90学时,讲课与实验为2︰1。2000年,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新的专业的规定,在原微生物学专业、生化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组建了现在的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作为全院专业基础课,再次进行了改革调整,计划课时压缩为90学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教学小组对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改革,采用幻灯辅助教学,并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实验课的实验考核模式研究,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21世纪是生命科学最活跃的世纪,为了配合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根据我院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计划,我们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在微生物学教学的基础上,为“基地班”开设了分子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给该课程注入了现代的特色并与国际接轨,使教学建设不断完善。在课程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2000年微生物学被学校定为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成为西北大学精品课程,2007年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四、教材
教材以沈萍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微生物学》(第三版)为主,以西北大学黄建新、朱宏莉等编写的新型电子版教材《微生物学》为辅。
实验教材采用《微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微生物的类群及其形态结构、微生物的营养及生长,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微生物遗传规律特点、微生物分类生态多样性特征、微生物实验原理及应用、微生物在基因工程研究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分子微生物专题等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教学和教学生产实习两部分。
六、本课程的优势与特色
(1) 实现了全课程多媒体教学,主编出版了具有特色的《微生物学》教材、解决了学生听课与记笔记的矛盾问题,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空间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
(2)改革了微生物学课程考核结构,实施考教分离,建立了实验考核的“双卡制”(实验卡+考核卡)模式。结合课程特点,设立了70(卷面成绩)+10(作业论文)+10(实验课平时成绩)+10(实验课综合技能测试)的考核结构,此考核模式可真实反映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3)教学内容与方法先进。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关系,形成包括立体化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堂授课、实验教学与生产实习多种方式在内的完善的教学体系。
(4)开放教师科研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训平台。
六、课程建设目标
1、建设一支具有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出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
2、在已有的结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补充“课堂录像”、“电子教案”及试题库,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编写出一本不同于现行实验教学体系的新的实验教材,实现高水平实验过程,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体系。
4.建立一套融教学与科研、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考核重点从获取知识量向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转移。
本文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4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