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同行审稿与三审制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术期刊的同行审稿与三审制比较研究
【摘要】:审稿是关系学术和学术期刊的重要环节。文章探讨了西方学术期刊同行的同行审稿制度以及中国目前实行的"三审制",并就中西方学术期刊的审稿的利弊进行了剖析,建议我国学术期刊应当积极吸收、借鉴现代国际社会通行的"同行审稿"制度,努力实现学术期刊的国际化。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关键词】: 同行审稿 同行评议 三审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BXW011)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重点课题“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机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Zd20110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232;G237.5
【正文快照】: 古今中外学术和学术期刊的历史证明:审稿是关系学术和学术期刊生死存亡的重要环节。在西方以至于国际社会采用的是同行审稿(peer review),这已经成为学术论文发表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因此,国外学术期刊均把同行审稿作为决定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国际学术出版者学会(ALPSP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劲松,杨兵;单盲法审稿的缺失与优化[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2 周蔚华,柯冬云;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之比较[J];编辑学刊;2004年04期
3 孙t,董高怀;“三审制”,并非简单的话题[J];编辑之友;1999年06期
4 王健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探析——关于“三审制”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荆卉;;《Science》的选稿标准、审稿过程及其电子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年02期
6 尹玉吉;;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东,郭华;谈高校学报审稿制度的科学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康素明,韩大勇;医学编辑中具有代表性的2种审稿方式[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3 王立欣;;当好学术“守门人”——论学报编辑在防范学术论文抄袭剽窃中的作为[J];编辑学报;2007年02期
4 宫福满;刘勇;;构建科技期刊的“哥本哈根精神”[J];编辑学报;2007年03期
5 李春梅;;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质量的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9年02期
6 郑秀娟;;《古地理学报》实名制审稿的得与失[J];编辑学报;2009年05期
7 周望舒;张凤;;科技论文审稿方式的问卷调查[J];编辑学报;2010年03期
8 黎强;审稿与审读辨析[J];编辑学刊;2000年02期
9 方卿;;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现状分析[J];中国编辑;2006年06期
10 王健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探析——关于“三审制”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红利;;浅议编辑部退稿的方法和技巧[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冷怀明;;科技期刊同行审稿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侯风华;徐胜;黄莉;颜峻;;高校学报优化审稿环节的几点思考[A];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斐;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孙宇;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期刊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陆伯华;英国《自然》杂志今昔[J];编辑学报;1994年02期
3 黄晓鹂,郑志军,刘瑞兴;科技期刊审稿人的由来和发展[J];编辑学报;1997年02期
4 祖广安;荷兰科技期刊出版体制对我们的启示[J];编辑学报;1997年02期
5 游苏宁,钱寿初,田翠华,陈炜明,姜永茂;生物医学审稿和全球交流国际会议介绍[J];编辑学报;1998年01期
6 游苏宁;应加强对科技期刊审稿问题的研究[J];编辑学报;1998年01期
7 许文深,姚远;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J];编辑学报;2001年02期
8 杨扬,沈志超;循证医学和医学论文中统计学问题编辑鉴审的必要性[J];编辑学报;2001年02期
9 范升才,刘淑明;论高校学报的个性特色[J];编辑学报;2001年S1期
10 黄劲松,彭超群,杨兵;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福铸;;论地方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与维持[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彤;[N];人民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文明;胡苗苗;郑俊海;;编辑初审的意义和作用[J];学报编辑论丛;2003年00期
2 胡德华;任磊;韩欢;;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机制:PLoS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4期
3 江霞;方玉桂;陈伶俐;简若姗;;医学科技期刊应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判断抄袭时应慎重对待的几种情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4期
4 李爱群;赵蕴;;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体育学术期刊的应对策略[J];评价与管理;2011年02期
5 王丹红;;对SCI在科学评价体系中作用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04期
6 刘伦刚;;进一步提高我国网络平台同行评议的质量与效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4期
7 尹高磊;郑建程;;开放获取期刊长期保存必要性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1年06期
8 陈晋;;基于开放存取的图书情报期刊发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年07期
9 ;2010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新疆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模式、运行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J];新疆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10 张颖;;编辑在稿件科学性控制方面的责任与作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连杰;曹裕波;刘薇;韩瑛;;关于地球科学学部同行评议系统评估的调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侯明;;三审制的困境和出路[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陈景春;;研究“三审制” 落实“三审制” 确保图书质量[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4 安梅;于世美;汤梅;王晶;;同行评议过程中审稿人的不同选择方式及审稿结果比较[A];第11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模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赵卫权;;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应在审稿中发挥重要作用[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孙t;董高怀;;“三审制”的实践与认识[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7 张小萍;;“三审制”的回顾与审视[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8 蒋振邦;;期刊稿件“三审制”的现状与对策[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9 王巧珍;;出版生态与图书“三审制”[A];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长惠;;关于坚持“三审制”的思考[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郎尼·汤姆森;需要高质量、同行评议的科学研究[N];光明日报;2011年
2 张建伟;回眸重看三审制[N];检察日报;2001年
3 宣华华;行政领域引入“同行评议”很有必要[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辉冠 特约通讯员 吕咏;三审制:精品战略的保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任江哲;推行“营销三审制” 少年儿童社外聘CMO[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苏州大学 尤小立;“同行评议”需要体制保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冯永锋 齐芳;“同行评议”成为青年科学家关注热点[N];光明日报;2004年
8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科研发展速度领先全球[N];国际商报;2010年
9 李克杰;民事诉讼三审制是个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陈涛;海南省交通厅预算编制“三审制”严控支出[N];中国交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振宇;比较与借鉴:刑事第三审程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贺颖;基于科学计量视角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高军;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敬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立杰;民初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研究(1912-1928)[D];重庆大学;2008年
8 王凌峰;基于定序合作博弈模型的人力资本定价级差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海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长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瑾;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的同行评议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任晓光;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题目组科研活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侯跃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文献计量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王新忠;论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功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陈嘉伟;刑事审级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王欣;纵向科研课题经费审计监察的现状及改进[D];中南大学;2006年
7 张素琪;专家分配问题的启发式求解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杨素娟;科技项目立项同行评议评审专家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9 任超;基于正反馈机制的遗传算法求解专家分配问题[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于江平;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05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60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