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文献统计研究——基于中国知网2006—2012年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4 13:31

  本文关键词: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文献统计研究——基于中国知网2006—2012年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人才 研究综述 展望


【摘要】: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以来,国内就金融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为系统反映2006年以来国内金融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水平,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系统检索了2006—2012年与金融人才培养相关的学术论文,并进行了文献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研究的研究方向正在逐步细化、研究视野日益宽广。但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仍以宏观定性分析为主,今后需加强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研究深度也应进一步深化。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金融人才 研究综述 展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优化研究(BGA140032)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B02-0203) 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校级教改立项重点项目“金融理财规划专业内涵建设研究”(TJWD-11A-007)
【分类号】:G353.1;F83-4;G642.0
【正文快照】: 伴随着2006年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不断升级和创新的现代金融产业,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培养出视野开阔、基础扎实、潜力突出的金融人才,是当前我国金融人才培养面临的紧迫课题。全面把握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现状,是适应时代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顺达;;关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郭建伟;;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其改进[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8期

3 王韧;刘赛红;;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之我见[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6期

4 袁金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1期

5 侯惠英;;金融危机后我国普通高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探讨[J];商;2012年14期

6 邵瑞雪;;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8期

7 马巾英;;论国际性金融危机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8 周建松;郭福春;;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3期

9 邹宏秋;;加强高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高品质金融人才[J];浙江金融;2007年11期

10 周建松;郭福春;;寻求高职学历教育与岗前培训的最佳契合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浙江金融;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琴塔娜;;我国现行金融学本科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北方经济;2012年08期

2 刘欣;;论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3 杨勇刚;;新形势下提升应用型金融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4 赵善庆;;校企共建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南高职教育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年02期

5 吴朝霞;;关于高校本科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6 周建松;郭福春;;高职院校订单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谢东梅;;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6期

8 廖福英;;广西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广西教育;2009年12期

9 全胜跃;;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广西教育;2011年27期

10 李延喜;刘井建;;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创新实践互动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永平;李淑峰;;适应农村金融人才需求的理工类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内容优化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2 谭华;;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实践培养方案制定新思路——以嘉兴学院为例[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赞礼;金融道德风险防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宜静;;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顾伟忠;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吴顺达;;关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殷孟波;时代呼唤高层次、国际化的金融人才[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5 黄达,王广谦,张亦春,刘红忠,江其务,白钦先,李茂生,王传纶,何泽荣,秦池江,宋逢明,刘锡良,戴国强,朱新蓉,郑振龙,裴平,张礼卿,杨志坚;21世纪中国金融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J];财贸经济;2001年11期

6 黄达;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金融覆盖范围、金融学科体系设计、金融专业办学方向)[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7 黄永琴;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1期

8 吴洪涛;;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性因素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9期

9 杨俊英;;试论高等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2007年09期

10 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立群,周春丽;试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J];教育探索;2000年10期

2 蒋太善,孟建新,刘洪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S1期

3 佟景才;大学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4 冯惠敏,李清泉;大学普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5期

5 马殿平,施宙,郭如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

6 周营军;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侯华玲;高校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8 马万民;对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9 肖继新,李茹,吴柏玲;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J];经济论坛;2003年19期

10 李湘健,徐少亚,顾德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燕;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颖;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9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619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