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不见与偏见——考察20世纪海外学术期刊对中文小说英译的评论
本文关键词:洞见、不见与偏见——考察20世纪海外学术期刊对中文小说英译的评论
【摘要】:中国文学的域外接受问题一直是文学"中译外"研究的薄弱环节。在英美国家,翻译文学的受众颇为局限,主要集中于一批专业读者,由他们的评价管窥英译接受的情况是较为现实有效的方法。本文从20世纪主要国外学术期刊里搜集、整理了英译中文小说的400多篇译评,由此透视其在目标语社会的影响。基于译评数量、来源和内容,笔者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中文小说海外接受的特征,指出英语世界对译本的整体认知度较低;评论家倾向于选择非文学视角来审读译本,由此了解中国社会现实,而不太注重作品的艺术性;但限于受热评的译作类型,这样的认识又难免片面。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中文小说 英译 学术期刊 译评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味小说翻译及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项目批准号14WYC053)资助
【分类号】:I046;H315.9
【正文快照】: 引言中文小说的英译于20世纪中叶初具规模,其主题、风格和出版形式渐趋丰富。经多方统计,20世纪出版了近600部中文小说的英译单行本和小说集,总量虽无法和同期译入中文的英语小说相比,但已远远超出此前零星译介的总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和文学在世界上获得了更广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郜元宝 ,袁凌;[若有所思]之三——张爱玲的被腰斩与鲁迅传统之失落[J];书屋;1999年03期
2 王颖冲;王克非;;现当代中文小说译入、译出的考察与比较[J];中国翻译;2014年02期
3 姜庆刚;;戴乃迭短文两则[J];新文学史料;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章艳;;西方小说汉译参照系中的当代中国小说英译[J];外语与翻译;2015年02期
2 张梅;《金锁记》改写的背后[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菲斐;;月亮为谁而明——张爱玲《秧歌》再评价[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乔令先;;“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汉英合作翻译研究[J];学术界;2015年02期
5 周晓梅;;试论中国文学译介的价值问题[J];小说评论;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惠萍;后殖民视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与译介活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席婧;异质文化语境下书写的“文化回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安琪;歧路与反转[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光磊;;文学版权输出与经纪人才的培养[J];出版广角;2010年09期
2 许力以;中国出版与海外交流的走向[J];出版科学;2002年03期
3 魏家海;;宇文所安唐诗英译诗学三层次[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马会娟;;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中国翻译;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俊;关于美国当代通俗暴露小说[J];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马策;;无限度写作及其他——叶明新小说不完全陈词[J];创作评谭;2003年01期
3 陈平辉;;主体回归与精神守望——我读段文华的小说[J];创作评谭;2004年01期
4 张浩文;;新时期的海南小说创作[J];新东方;2008年05期
5 段庸生;;发生学语义下中国古小说特征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1期
6 姜丽娟;;明清人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本体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黄重添;台湾近期小说发展管窥[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8 龚平;对小说题材的理性把握——从三篇争鸣小说谈起[J];小说评论;1987年05期
9 王光东;小说转型期的美学特征与问题——论近几年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3期
10 刘书成;明清之际时事小说的基本特征及繁盛原因[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良明;吕建红;;译介欧美西籍派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评价[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袁盛勇;刘芳波;;论周文小说的乡土性特征[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3 刘良明;吕建红;;译介欧美西籍派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评价[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申元初;;贵州长征小说盛景[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5 申元初;;贵州长征小说盛景[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先霈;;无“人”难成书——漫议性格塑造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7 赵冬梅;;茅盾小说中的小城写作[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8 杨继兴;;钱锺书小说讽刺语言三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9 林唯民;;丁玲小说的政治性[A];丁玲与中国新文学——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专集[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树红霞;让“小说闽军”的路走得更远……[N];福建日报;2013年
2 李钢音;小说是闪光的生活之书[N];铜仁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卢有泉;年终盘点:2007小说视界[N];太原日报;2007年
4 雷达;里快草原小说的诗化品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5 龚勤舟;心灵的皈依 民俗的挽歌[N];文艺报;2013年
6 艾静;小说之“最”[N];文艺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鲁大智;方方:追问到底,便坠入虚无[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段怡妹;犯罪、娱乐、历史与调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喻涛;“摧龙六式”定《输赢》[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世界的刺痛让我执笔写作[N];深圳特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_g;纪录与想像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符传丰;老舍短篇小说论[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亚英;论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D];扬州大学;2007年
2 鲍婷;新中国“工业小说”的现代性进程及其走向[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玉普;新时期知青小说中的“第二故乡”[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友文;新时期公安小说的发展历程、审美特征及其流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雯;论“五四”小说的婚恋观[D];西北大学;2010年
6 孔培培;战争体验与峻青小说创作[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妍妍;试论方方小说中的武汉书写[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琼洁;从元小说现象看文学观念的变化[D];河北大学;2013年
9 马娜娜;新时期以来动物叙事小说多元化探索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10 胡诗暄;80年代小说风俗书写的民间立场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9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67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