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期刊 >

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与传播

发布时间:2017-09-24 11:27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与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期刊 数字出版 开放存取 信息传播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期刊的出版和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出版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出版的几种主要的出版传播模式以及针对目前的出版现状,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有志于实现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编辑部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途径。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关键词】学术期刊 数字出版 开放存取 信息传播
【基金】: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项目(GBJXC0967)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 传统的出版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字化 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 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 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 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书生;;试论编辑如何面对数字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03期

2 张书卿;;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现状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11期

3 孙利娟;王华芳;;开放存取数据库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4期

4 汪新红;;优先数字出版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速度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1期

5 夏立新;宋敏霞;金晶;黄宁;;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控制方法探析[J];情报科学;2010年07期

6 李艳;;数字化出版对高校学报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出版;2009年Z1期

7 周蔚华;网络出版的兴起与出版的范式转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蔚华;;2005年五大出版关键词解读[J];编辑之友;2006年01期

2 尹章池,曾建华;我国网络出版发展与出版组织变革的关联性研究[J];出版科学;2004年04期

3 于新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充分开发利用OA资源开展信息服务[J];贵图学刊;2009年03期

4 毛建军;;中国古籍网络出版概述[J];河北科技图苑;2007年01期

5 樊泽恒;;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范式转生与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1期

6 郑淑玉;;数字化古籍与传统古籍的比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0期

7 王印东;;网络出版对传统编辑出版的挑战及对策[J];理论建设;2007年04期

8 彭芳;韩鹏飞;;期刊数字化发展及对编辑人员提出的挑战[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9期

9 张春军;董凯;;科技期刊应重视优先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1年08期

10 胡誉耀;;基于知识检索机制的网络出版模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匡导球;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建成;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盈利模式比较与设计[D];河北大学;2008年

2 徐晶;编辑出版活动的信息处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彭文波;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及创新对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祯;;浅谈期刊的稳定性[J];中国编辑;2006年04期

2 童文;;加强编辑工作规范,提高编辑工作质量——编辑规范学术讨论会发言摘要[J];中国编辑;2007年03期

3 吟春;;把握数字出版的新机遇,做强专业出版——访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李新社[J];中国编辑;2010年06期

4 梁上启;;“泛在计算时代”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J];编辑之友;2009年03期

5 李静然;魏丽惠;;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编辑之友;2009年04期

6 乔树雄;;数字化时代传统编辑的自我修炼[J];编辑之友;2010年10期

7 陈少华;Lorenz Lorenz-Meyer;;2008年欧洲数字出版发展概况和趋势[J];出版广角;2008年12期

8 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4期

9 苏新宁;;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J];情报学报;2006年02期

10 邱燕燕;;学术资源开放存取的障碍和对策探析[J];情报杂志;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汉生;;未来学术出版的新方向——Open Access[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曾伟明;辛均志;;学术期刊应在弘扬科学道德中发挥更大作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联合宣言[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孙品一,余学军,金萍,薛坚,张爱红,薛智强;西部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评估初探[J];科学.经济.社会;2003年02期

5 郭丽云;;学术期刊实行“编辑主审制”利弊谈[J];编辑之友;2006年06期

6 刘长秋;;单位受贿罪视野下的学术期刊“版面费”[J];中国出版;2009年10期

7 周涵;;试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搏弈与共存[J];华章;2010年06期

8 严衡山;;论学术期刊选发文章的标准[J];湖湘论坛;1992年04期

9 李静然;魏丽惠;;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编辑之友;2009年04期

10 ;江苏省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协会正式成立[J];江苏冶金;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有兴;;对促进科技期刊高效传播科技信息的一些思考[A];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丽霞;;对“公民新闻”的研究与探讨[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杨恺琴;;信息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钱小轮;;高效、直接——展览信息传播途径分析[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沈玉华;;博客在重大灾难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特色分析——以“5.12汶川地震”为例[A];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梁洁;杨小玲;;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制度化管理[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晓华;;关于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8 刘江;钟沈军;;多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五大趋势[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顾泉佩;;影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因素与分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10 柳建乔;何汶;;科技期刊评价的信息学方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涛;数字出版须防产业链断裂[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童海华;数字出版产业:春天已不远[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却咏梅;数字出版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张小平;数字出版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毛晶慧;数字出版业裹足不前[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刘菁菁 实习记者 吴 穹;数字出版:只闻花香不见花[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本报记者 桑雪骐;数字出版引发阅读革命[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8 何勇海;数字出版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焦清超;数字出版产业引起政府高度重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周翼双;行业前景广阔 市场潜力巨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网络社区危机信息传播与干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乔冬梅;e印本文库建设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3 赵元凤;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4 孙贵珍;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丁飞;互联网社区信息交互和传播模式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7 孙藜;“飞线”苦驰“万里天”: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D];复旦大学;2006年

8 王伟;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立平;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和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李蓉;媒介趣味论[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来;对国内Wiki发展的多元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卢毅;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边媛媛;影视台词翻译中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晓利;贴吧社区信息传播与互动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莫尚凝;乡村信息传播灾难应急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丽兵;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的传播者[D];山西大学;2006年

7 江波;湘西地区新闻信息传播现状调查报告[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边微;广告信息传播悖论的生成与消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守智;信息不对称与乡村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秀菊;网络服务商法律监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1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911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