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公共艺术之我见
本文关键词:艺术与公共艺术之我见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品 艺术家 公共空间 公共场所 博物馆 城市设计师 城市雕塑 艺术评论
【摘要】:正1981年立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联邦办公广场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之弧》自从立起那天起,公众的抗议声就此起彼伏,最后竟被告到法院,经过法院判决,这个雕塑最后遭到撤除的命运。这也许不是偶然的,极少主义是现代主义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其生硬的语境与社会脱离,终于被公众所抛弃。《倾斜之弧》引发的论战,使我们去思考那些以纯粹自由与激进概念为核心而贸然植入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品 艺术家 公共空间 公共场所 博物馆 城市设计师 城市雕塑 艺术评论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1981年立干美国组约曼哈顿区联邦办公广场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之弧》自从立起那天起,公众的抗议声就此起彼伏,最后竟被告到法院,经过法院判决,,这个雕塑最后遭到撤除的命运。这也许不是偶然的,极少主义是现代主义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其生硬的语境与社会脱离,终于被公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凯;;浅谈陶瓷艺术作品中的王者风范——虎[J];景德镇陶瓷;2011年03期
2 靳琳;王祺;;山水画艺术的形式美感[J];华章;2011年17期
3 多萝西娅·冯·汉泰尔曼;黑亮;;艺术作品的物质性 提诺·塞格尔作品中的对象和情境[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9期
4 张倩倩;;论城市公共艺术的戏剧性[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5 郅敏;吴为山;;提高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吴为山访谈[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6 张慧;;浅析钧瓷的篆刻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7 ;李恒才艺术作品[J];家庭医学;2011年05期
8 邓军慧;;关于将环境陶艺引入南昌公共空间的若干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9 王楠;;感悟设计的魅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10 经纬;;“华光杯”2011年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第五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将在9月举行[J];山东陶瓷;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路喜;;有感而发[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杨远威;;绘画创作个性化散论[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东煜;;书法艺术批评千字文[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珑鸣;;试论新闻摄影的典型瞬间[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6 方志凌;;身体的隐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鸿仪;;万千豪情入笔端 傲寒红梅雪中出——李山的花鸟画艺术[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8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啸;;书法的疆界[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咏梅;皮革造型艺术作品展在首府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2 马亚娟;一○二团子校学生科技艺术作品精彩纷呈[N];兵团日报(汉);2009年
3 浮云;91幅艺术作品“画说无锡”[N];无锡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郭人旗 屈菡 李珊珊 于帆;必须要有创新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记者 何超;官产学名家聚廊坊 论道城市公共艺术[N];廊坊日报;2011年
6 记者 熊远帆;刘人岛艺术作品首次回湘展出[N];湖南日报;2008年
7 李立祥;以牛为题的艺术作品[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记者 万迎春 黄华;“有限条件下的创造”艺术作品展亮相云艺[N];云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董福强 冯卫南;城市雕塑求好不求多[N];广东建设报;2006年
10 记者 杨晨光 陈瑞昌;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开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红;瞬间的永恒[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2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5 严健民;中国当代山水画在美国东部的认知[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6 叶剑青;“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蔡青;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葛佳平;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绘画公共领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钟虹滨;自由与创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晓蕊;艺术作品的双重存在:比厄斯利论艺术的审美性和客观性[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2 张秋云;论八大艺术作品的纯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国亮;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4 赵旭;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与思考[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薇;艺术作品中的花卉[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金贤美;关于中国画艺术问题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7 陈丹青;论“鸿鹄之作”[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付小玲;屡变者面貌,不变者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杭挥天;西安地域文化载体之城市雕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小芹;论现代陶艺对公共环境的介入[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5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02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