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尚晓风的泥塑教学想到的
本文关键词:从尚晓风的泥塑教学想到的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 抽象表现主义 空间体积 泥塑 泥性 泥土 教学 观察对象 写生
【摘要】:正尚晓风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八○级的学生,1985年毕业,1987年调回系里任教, 1989年前往澳洲,在那里脱胎换骨,接受了正统的抽象表现主义雕塑训练。2004年,尚晓松再次站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讲台上。此时他有了一个念头并急切地想要把它化为现实。尚晓风发现,在自己获得了以各种材料直接在空间中自由地造型,创造出抽象雕塑这样的经验之后,重新面对写实雕塑,便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感觉——懂得如何使用木材、金属在空间当中直接营造体积之后,也懂得了如何使用“泥土”这种材料并最大限度地感受它的“泥性”,放手构筑和塑造“形”、“体”。此时,强调空间体积的感受性是第一位的。具体地说,在泥塑写生当中,要抛开观察对象的细节和模仿皮毛的拘泥,直截了当地看到空间,看到体积,并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空间体积来动手塑造,然后再立足于已经呈现出来的体积,重新审视作为观察对象的自然(人体或模特儿)。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一反复的过程意味着一种新的写生观念:允许并且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偏差、有距离地把握对象,以完成自己的泥塑造型。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 抽象表现主义 空间体积 泥塑 泥性 泥土 教学 观察对象 写生
【分类号】:J314.7
【正文快照】: 尚晓风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八O级的学生,1 985年毕业,1987年调回系里任教,部分是比较自由的.第三部分则更加自由, 1989年前往澳洲,在那里脱胎换骨,接受了正统的抽象表现主义雕塑训练。以至于对象(模特儿)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2004年,尚晓松再次站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讲台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不朽的雕塑 永恒的党史[J];军队党的生活;2011年07期
2 王青云;;不是雕塑的雕塑[J];建筑知识;2011年08期
3 任世坤;;任世坤“乡村寓言”雕塑个展——10年后自观[J];艺术市场;2011年09期
4 ;艺术家档案 卓凡[J];美术文献;2011年03期
5 ;2011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J];雕塑;2011年04期
6 ;中央美术学院[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4期
7 刘礼宾;;不立不破——找到进入自己的“通道”[J];美术文献;2011年03期
8 刘骁纯;;文字站立之后——我看永刚雕塑[J];美术研究;2011年02期
9 叶薇;;世界著名雕塑一览[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8期
10 萨本介;;读可苡[J];中国艺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刘鉴君;;平面雕塑与立体艺术[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5 贺莲花;江碧波;;水与雕塑的结合设计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戴晓玲;戴晓莉;;艺术设计中可承载之“轻”——解析雕塑大师亚力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崇秀全;;死亡与摄影[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缑梦媛;;从蔡国强的艺术论艺术家的外视角[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黄远林;;漫画四题[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家玲;当我们再次与西方古典石膏雕塑相遇[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中国雕塑流派不再一枝独秀[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朱虹子;抗战纪念雕塑奏响和平主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韩小蕙;开创中国雕塑的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5年
5 邹文;艺术不以公众优先是道义缺陷[N];工人日报;2005年
6 ;北京,,不朽的雕塑有多少[N];北京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玉芳;不该忘却的纪念[N];人民日报;2005年
8 记者 唐景莉;中央美术学院庆祝建校90周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孙伟;谈《月亮的欢笑》雕塑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走进小区的雕塑展[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3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4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梁刚;雕塑·建筑·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3 王倩;中央美术学院藏《庆寿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王展;论西方现代雕塑多位空间的视觉表达方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骆韬颖;浅析当代艺术中雕塑与装置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6 王琪;谈人物雕塑的姿势[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7 王慎;马背的负载——对中西方有关于马的纪念性雕塑艺术中马背上无人或有人问题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谌扬;雕塑工作室的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牟柏岩;模仿之“乐”[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104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0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