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
本文关键词: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
更多相关文章: 渡江战役 纪念馆 雕塑 中国人民解放军 创作主题 南京市政 纪念碑 大型 长江 强渡
【摘要】:正《千帆竞渡--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在南京这片土地上插上了胜利的红旗。古都南京成为了一个英雄的城市。中国雕塑院受南京市政府的委托为渡江战役纪念馆创作主题雕塑来表现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313.2
【正文快照】: 《千帆竞渡——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在南京这片土地上插上了胜利的红旗。古都南京成为了一个英雄的城市。中国雕塑院受南京市政府的委托为渡江战役纪念馆创作主题雕塑来表现和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并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J];民族艺术;2009年01期
2 ;倾注心血的艺术创作——馆前雕塑的创作经过[J];福建党史月刊;1998年10期
3 李鹏飞;;铁军书画社成立揭牌仪式暨纪念渡江战役胜利六十周年笔会活动在南京举行[J];铁军;2009年05期
4 李友生;甲午海战纪念馆主体雕塑的创意与艺术处理[J];雕塑;1997年01期
5 陈培一;感动“历史转折” ——刘万琪、廖凯新作解读[J];雕塑;2005年03期
6 罗充然;塑绘双清 一代名家[J];艺术探索;1993年02期
7 吴为山;;魂兮归来——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记[J];文艺研究;2008年04期
8 ;岭南画派纪念馆展览一览表(1998.10-1999.6)[J];美术学报;1999年01期
9 任梦璋;;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纪念馆观画记[J];美苑;1993年01期
10 ;“画家潘天寿纪念馆”揭幕贺辞[J];新美术;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赴台湾展出[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2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刘鉴君;;平面雕塑与立体艺术[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6 贺莲花;江碧波;;水与雕塑的结合设计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戴晓玲;戴晓莉;;艺术设计中可承载之“轻”——解析雕塑大师亚力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血铸长城——海峡两岸老军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f鴘k展[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9 王伯敏;;历史的彩晕——敦煌石窟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10 凌继尧;;“持矛者”的美学意义[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上领导赴成都审查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雕塑[N];延安日报;2008年
2 月轩;“务本·陈履生笔墨特展”走进宝岛[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记者 陈嘉;何不建个纪念馆 办所动漫学校[N];嘉兴日报;2005年
4 ;人间正道是沧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隗瑞艳;梁振康画展在京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罗云川;西安“超人雕塑”:仿真硅像产业化[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陈毛应邋马洪亮;吴昌硕纪念馆四馆资源共享[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记者 陈素璧;珠海首届版画展昨天开展[N];珠海特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武卫平;太原向垃圾城雕说“不”[N];发展导报;2004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张为真;5个方案入围 诚邀市民评选[N];深圳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滕晓铂;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曾三凯;潘天寿山水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5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6 谢青;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梁刚;雕塑·建筑·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3 王展;论西方现代雕塑多位空间的视觉表达方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骆韬颖;浅析当代艺术中雕塑与装置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5 王琪;谈人物雕塑的姿势[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6 王慎;马背的负载——对中西方有关于马的纪念性雕塑艺术中马背上无人或有人问题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谌扬;雕塑工作室的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牟柏岩;模仿之“乐”[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熠;城市广场的水景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172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7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