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地区大院建筑雕塑艺术特征
本文关键词:山西晋中地区大院建筑雕塑艺术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高家崖 人物图案 挂落 门枕石 题材 构图 雕刻
【摘要】:王家大院高家崖的人物图案主要体现在砖雕、木雕和石雕中,其题材主要以寓意和吉祥为主,有装饰和教育子孙后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王家大院高家崖的人物图案的题材内容、构图特征和雕刻手法上做了整理和分析。 柱础石,是承受房屋结构压力的东西,起着支撑和美观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皇城相府实地考察,对皇城相府的柱础石做了考察取证。就纹饰、造型和手法等方面做了分析,初步探讨了皇城相府现存柱础石的艺术特征。 墙基石,墙基石雕刻一般砌在墙柱底部,以撑托墙体,,使之不下沉。今山西王家大院墙基石的选材、制作不仅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同时主人对其上纹饰雕刻用心颇为良苦,一则教育后人,二则尽显其艺术价值。本文经实地考察取证,对王家大院高家崖的墙基石进行了分类整理,就图案构图和寓意加以分析,初步探讨王家大院高家崖墙基石雕刻的风格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30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和平;;强制拆迁的利益动因和危害性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吴轶寒;;论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孙赓;;浅谈东北方言年俗的社会文化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李国新;;论洛阳画像砖动物形象的塑造[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赵世学;;吉祥图案在辉县山西会馆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黎良华;;文化差异、文化分层与差异、分层的文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芦建国;李艳;;木芙蓉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2007年12期
8 刘红;;印尼华侨与土著的融合——以17~18世纪印尼华侨社会为例[J];八桂侨刊;2010年02期
9 王文霞;;论汪曾祺“日常生活”的诗意建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晋湘;;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韩琳;;华夏意匠——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符号在新中式餐饮空间中的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徐大岭;覃远建;;喀斯特乡村水族民居文化研究——以贵州荔波县为例[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大岭;覃远建;;荔波喀斯特地区水族民居文化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萧放;;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6 李婷;陈力;关瑞明;;传统民居中的生态适应性——兼论哈桑·法斯的类设计实践[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媛媛;;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郭华;刘加平;赵西平;何梅;岳鹏;;关中地区乡村民居夏季热工性能分析[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郝燕;汪振泽;赵伟;;浅析中国传统鱼纹样的人文内涵[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郝燕;汪振泽;赵伟;;浅析中国传统鱼纹样的人文内涵[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梁智勋;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程安霞;“走”出来的“亲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群;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梁锐;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谷莉;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孙雪岩;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米娜;徽州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吴晓秋;双城皮影艺术的审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6 徐志丹;风帆训练舰中国民族风格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罗红流;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金玲;权力操控下的蒙古文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孔元元;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翡翠制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马婧;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中石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4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7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