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代科技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出处:《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公共艺术的发展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那些传统的形式已经很难再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科技与艺术的不断结合,使人类的思想表现不断升华,不断走向更新的境界。在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现代科技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搞清两者的关系,必将对未来公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及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大有益处。寻求两者的相融相合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本文结合自己的专业从架上雕塑研究到环境雕塑,城市雕塑研究再到装置,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和参观各大展览,尤其是参观这次上海世博会及杭州中山路特色街改造工程等过程中去研究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的道路,并且分析了现代科技与公共艺术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分析了诸多实例,成功的,失败的,最后提出两个结合,即艺术语言与科技手段的结合,艺术精神与现代科技精神的结合。
[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more and more closely. Those traditional forms have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people. In the futur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and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and the artistic practice of artists in the future. Seek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the eternal pursuit of mankind. The city sculpture research goes to the installation again, through own art practice and visits each big exhibition.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visiting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and the renovation proj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 Street of Hangzhou Zhongshan Road to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and the wa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public art in the futur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ublic art, and analyze many examples, success, failure,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wo combinations, t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artistic language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pirit of art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年06期
2 李峰;;独立的批评是公共艺术成立的关键[J];美术观察;2011年09期
3 王中;叶云;;艺术与城市一起奔跑——记墨尔本公共艺术及城市景观(续篇)[J];雕塑;2011年03期
4 吴嘉振;;透过光影,看城市文化——城市光环境艺术略谈[J];雕塑;2011年03期
5 李强;;浅析公共艺术的材料语言[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翁剑青;;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J];艺术.生活;2007年03期
7 侯琼;陈继军;;历史街区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性浅议——以浙江临海紫阳街区为例[J];美术界;2011年06期
8 李笑宇;;互联网与公共艺术[J];职业技术;2011年07期
9 李慧;;当代居住环境中的公共艺术[J];艺海;2011年06期
10 李军;;思想的实验与现实的实践——从W.P.A计划和百分比艺术条例看美国公共艺术[J];装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现代科技与病案管理[A];第五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运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在课外活动中创新育人[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杨文志;;科技社团改革与现代科技发展[A];第三届海南省科技论坛论文选编[C];2005年
4 孙海燕;;小学《现代科技》教学的德育渗透初探[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5 李辉;;“融”——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继承、发展与融合[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陆寿麟;;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步时轮;;现代科技与病案管理[A];第五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王军辉;;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中的运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负责人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边界[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路艳霞;公共艺术需要立法[N];北京日报;2003年
3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4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梁瑛;公众视野: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N];深圳商报;2009年
6 记者 杨朝晖;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融合 推动中医药创新[N];科技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8 徐振杰;与公众共在[N];文艺报;2010年
9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多些懂现代科技的干部[N];深圳特区报;2010年
10 李克真;世博会引领当代公共艺术潮流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期待新发展[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9 白伊达;可持续的公共艺术—重造城市环境[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10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2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程虎;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解读[D];重庆大学;2004年
8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丽;反思与发展——从材料的角度谈玻璃装饰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15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41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