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国际视野—吴为山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组雕》谈公共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18-01-16 11:45

  本文关键词: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国际视野—吴为山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组雕》谈公共艺术创作 出处:《装饰》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吴为山 城市雕塑 时代风格 南京大屠杀 重大历史题材 扩建工程 美术馆馆长 美术事业 艺术作品 中国气派


【摘要】:吴为山先生是一位著名艺术家,他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吴先生还身兼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等重要职务。他为中国公共艺术的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组雕》(以下简称《南京大屠杀组雕》)与建筑构成良好的融合,并打破了传统的纪念碑模式,被视为21世纪以来展现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此作品曾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并被评为中国公共艺术65年发展过程中11个尤为重要的个案之一。近期,武定宇、王小丽(以下简称武、王)对吴先生进行了采访,聆听了吴先生(以下简称吴)关于《南京大屠杀组雕》创作背后的故事,及其对于国内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
[Abstract]:Mr . Wu is a famous artist wh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 s fine arts career as the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Art Museum and vice -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 He has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 s public art . He has won the a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 s public art and has been rated as one of the 11 important ca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ublic art . Recently , Wu Ding - yu , Wang Xiaoli (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Wu , Wang ) interviewed Mr . Wu and listened to Mr . Wu (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Wu ) about the story behi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group and its consid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in China .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5CG15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武:您在2005年受江苏省委委托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雕建立在过去屠杀的现场,在扩建工程的时候挖到了新的白骨,所以这无塑创作,在创作《南京大屠杀组雕》的时候,是如何将这一重大历史题疑是勾起人们历史回忆的地方。但是今天的城市建设,周围的环境已经材与雕塑家的创作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龙春 ,尚荣;吴为山:我的雕塑不迎合西方人[J];雕塑;2003年04期

2 薛龙春,尚荣;吴为山:我的雕塑不迎合西方人[J];东方艺术;2003年03期

3 安东尼·司顿斯;回归到中国雕塑的传统——吴为山教授的雕塑[J];美术研究;2004年01期

4 ;吴为山作品[J];美术研究;2004年01期

5 尚荣;吴为山雕塑精品赏析[J];艺术市场;2004年12期

6 尚荣;吴为山;;吴为山作品选登[J];民族艺术;2005年04期

7 尚荣;吴为山雕塑赏析[J];艺术市场;2005年02期

8 ;吴为山教授赴日本展览作品集[J];艺术市场;2005年05期

9 ;吴为山雕塑[J];文艺研究;2005年06期

10 ;吴为山青岛雕塑艺术展[J];艺术市场;2005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斯敏;吴为山:文心铸魂[N];光明日报;2006年

2 耿联;吴为山委员:留下历史的光辉记忆[N];新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魏;李群会见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N];青岛日报;2011年

4 滕守尧;吴为山:为历史文化名人塑像[N];光明日报;2000年

5 方延明;吴为山与百年学府名人雕塑[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 朱庆;吴为山雕塑《睡童》英伦获大奖[N];光明日报;2003年

7 记者 陈晓晨;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在意开幕[N];光明日报;2012年

8 记者 吴江怀;吴为山捐赠18尊孔子塑像[N];衢州日报;2014年

9 乔迁;吴为山——雕塑中国气派[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大型主题雕塑学术研讨会摘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川;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2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432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