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在当代园林景观中应用现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雕塑在当代园林景观中应用现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3年
雕塑在当代园林景观中应用现状的研究
畏来
【摘要】:人类经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而产生了城市,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相应产生,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进而导致生态的失衡,制约城市的发展脚步。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思想长期处在紧张与压力之间徘徊,回归自然,在美丽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放松心情是人们的需求。在大众物资生活水平提高的时候,,精神文化生活更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因此城市内的园林景观建设不仅要注重园内景观和内涵文化建设,同时要满足大众对环境艺术审美的渴望,雕塑在园林景观中应用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如果将现代园林景观比喻成一件大型的艺术品,那么可以运用雕塑艺术设计思路融入其中,这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现实与理想的完美表达。它们相互渗透和包容,艺术服务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环境为雕塑提供良好的氛围,它们将共同组建成为一件无可挑剔的完美艺术品,这将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整体,引领新时代艺术设计前沿。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春近些年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设了大量的广场、公园和街头绿地,并在其中建设了很多雕塑,从1997年至2012年举办了13届长春国际雕塑邀请展和3届长春世界雕塑会,建设了5个国际级的雕塑公园。2009年长春世界雕塑公园获得了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长春市的《时空组雕》、《碰撞与融合》获得了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毫无疑问近些年雕塑的快速建设为提升长春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内涵,美化城市环境,培养人们的文化艺术素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心把长春打造为雕塑城、最易居住城市的目标,雕塑与园林景观充分结合对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文化景观内涵,实现构建雕塑城、宜居城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对长春雕塑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正是基于这个背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6.4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文婷;;园林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2 陆军;谈园林雕塑的创作设计[J];艺苑(美术版);1999年04期
3 吴恬静;张万荣;谢磊;;木塑复合材料(WPC)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年01期
4 王向荣,林箐;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设计[J];世界建筑;2002年07期
5 张延明;;谈园林雕塑与载体的互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刘克俊;;当代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7 林梓波;;当代雕塑泛化与批评向度的建构[J];艺术探索;2010年01期
8 黄庆和;朱再龙;;浅谈园林中雕塑感的表现[J];中国建设信息;2006年17期
9 吴小刚;;论现代园林景观与雕塑艺术的融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王显红;雕塑·空间·园林——雕塑家野口勇的空间景观艺术创作[J];中外建筑;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华;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许凯明,祝莹;公共空间的艺术景观[J];安徽建筑;2005年05期
3 崔凯;;现代居住建筑居住区设计理论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4 唐艳;王健庭;;浅议现代园林景观与雕塑的融合[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5 林晓;;东南大学老校区校园环境中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6 陈炳超;陈利芳;陈依静;苏爱国;陈振宇;;广西南宁“天池山”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特色[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潘华;;简述现代居室设计中的陶瓷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翁晓燕;;公共艺术在景观中的人文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张孝彬;;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4期
10 刘精科;;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地艺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鸿喜;;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及应用[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邱长沛;;城市水景的自然生态与艺术风韵——从巴黎塞纳河到“东方巴黎”成都府南河、沙河[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匡纬;基于非线性思维观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沈员萍;儿童公园主题与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唐建;建筑的建筑[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曹磊;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9 李瑞君;清代室内环境营造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美彬;山地型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汤静;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符秀玉;室内植物幕墙设计及植物材料选择[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李虹;软装饰之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语义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永来;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6 纳杰;在适应中生长[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马爱花;株洲芦淞商业区环境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韦成;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共生性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李继来;地域性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塑木复合建材市场前景广阔[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9期
2 Craig Clemons ,朱家琪;美国木塑复合材料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人造板通讯;2002年11期
3 过伟敏 ,王枫;雕塑艺术与城市环境[J];雕塑;2004年03期
4 滕小松;;文化开放形势下的“泛雕塑”[J];雕塑;2007年02期
5 龙文婷;;园林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6 束欣;塑木材料市场前景分析[J];建材工业信息;2004年05期
7 岳敏;刘建;;新型建材——塑木(WPC)[J];江苏建材;2006年04期
8 吴恬静;张万荣;谢磊;;木塑复合材料(WPC)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年01期
9 ;塑木复合材料需求增长快[J];建材发展导向;2003年06期
10 刘克俊;;当代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润垲,张得蒂;欧洲雕塑公园[J];世界建筑;1999年10期
2 ;石景山雕塑公园[J];绿化与生活;2006年04期
3 毕婧;黄耀志;;城市雕塑主题公园之困境与未来[J];风景园林;2011年01期
4 ;广州雕塑公园[J];中国园林;2005年02期
5 ;奥林匹克雕塑公园[J];风景园林;2007年02期
6 贺亮;;长春世界雕塑公园[J];新长征(党建版);2008年06期
7 王曜;;日本箱根雕塑公园赏析[J];上海艺术家;2007年06期
8 周佳;;长春国际雕塑公园隆重揭幕[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22期
9 张君娥;雕塑公园发展思路的一点探讨[J];广东园林;2003年S1期
10 孟宪国;;漫谈雕塑公园[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将建4座雕塑公园[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2 闫洪杰;;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研究[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李姚;;不图金钱之所,艺术空间无限——记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的诞生[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Finn Aaberg;Lars Gullev;;区域供热-本地社区的重要资产[A];丹麦区域供热委员会中国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佟富春;朱纯;;广州市园林鸟类的多样性和栖息地选择[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8 野生动物、湿地与自然保护区论文集[C];2009年
6 郝永生;;园林景观是一家 同舟共济谋发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南松;;创建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陶然亭公园潭影流金景区改造方案[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8 陈晓晔;王洪成;;山水靓津城,打造和谐环保型城市园林景观的新实践——浅议天津市南翠屏公园改造[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何万存;兰永中;李振华;娄志成;;双条杉天牛在长春市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初报[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张风;张睿;;雕塑和壁画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荣;[N];文汇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信;[N];吉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胡兆燕;[N];中国财经报;2011年
4 记者 康磊;[N];长春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侯志鸿;[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6 记者 董馨;[N];长春日报;2007年
7 ;[N];杭州日报;2011年
8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秘书长 邹文;[N];长春日报;2005年
9 本刊记者 孙玉洁;[N];中国艺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毕玮琳;[N];吉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蔺宝钢;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邱冰;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李一夫;新中国城市雕塑语言的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张媛;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畏来;雕塑在当代园林景观中应用现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静雯;雕塑场——雕塑的场所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富帅;雕塑公园景观价值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蕊;适应现代环境的雕塑色彩探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伍麒麟;长沙湘府文化公园雕塑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6 丽金(Ms.Gurjinder);印度现当代雕塑与传统资源的应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杨琳梓;当代雕塑的跨界现象[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洪波;论中国传统雕塑语言对当代高校雕塑专业教学的借鉴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永亮;理想、浪漫与人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窦川;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雕塑在当代园林景观中应用现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3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4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