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雕塑艺术的道性
本文选题:雕塑 + 神秘 ; 参考:《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人类雕塑艺术的伟大成就,并尝试在综合视野中获得不同的启示是一件值得做的事。现当代西方艺术的部分思想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相契合之现象表明,中国传统美学成就在某些方面是领先于西方艺术思想的。笔者相信,以东西方理论结合的思维去重新审视雕塑艺术,将会对雕塑艺术的价值重建有所帮助,并为雕塑艺术创作打开更广阔的思路。 伟大的雕塑艺术是神秘的,之所以神秘是由于雕塑艺术的道性存在。即伟大的雕塑艺术在各方面是吻合了道之玄机的。以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精粹对伟大的雕塑艺术品具有神秘主义气息之现象进行哲学概括与解析可以深化我们对雕塑艺术的认识。为深入论证雕塑艺术的道性存在及显现,本文尝试对雕塑艺术诸多方面中的规律乃至某些确实存在的神秘现象进行探讨与总结。 道性是伟大雕塑艺术品之魅力和价值的源头,然而道性是内在的,隐含的,它分化神、力、情、思等基本价值支撑。它们既是伟大雕塑艺术道性的显现,同时也是道性存在的证明。研究表明,尽管呈现一定程度上概念定义的交错与分化,神、力、情、思在雕塑艺术审美特征的横向结构上、在雕塑艺术历史纵向发展中所呈现的时代气韵上、在造型规律的外在体现上、在雕塑家创作主体的条件上等方面都能够大体吻合,这是奇妙的。它再次令人体会道之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缅邈幽深,而一切历史阶段性的辉煌与困顿都不过是道自身演化的生命历程。
[Abstract]:It is worth doing to study 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human sculpture art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thought and try to get different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mprehensive view.The consonance of some idea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art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thought shows that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s in some respects ahead of the western artistic thought.Great sculpture art is mysterious, the mystery i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sculpture art Tao.That is, the great sculpture art in all aspect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ystery of the Tao.It is possible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sculpture art by philosophical gener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ysticism of great sculptural works with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aoism.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and manifestation of Taoism in sculpture ar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and summarize the laws and even some mysterious phenomena in many aspects of sculpture art.They are not only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Taoism of the great sculpture art, but also the p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Taois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concept is staggered and divid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pirit, force, feeling and thought are in the horizontal structure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culpture art, and in the era charm presented in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of sculpture art history.It is wonderful that the external embodiment of the modeling law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sculptor's creative subject can be roughly identical.It once again makes the human body do nothing and do nothing, and all the historical stages of brilliance and difficulty are only the life course of the Tao itself.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德性品质的审美体现[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孟玲玲;由“如画”观念的衍变谈英国早期水彩风景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736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73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