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木刻艺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24 16:27

  本文选题:抗战时期 + 大后方 ; 参考:《艺术百家》2008年05期


【摘要】:抗战时期的木刻艺术教育在木刻家的积极倡导和热心指导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量的木刻艺术展览,不仅展示出木刻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也积极地配合了抗战,发挥了木刻之战斗武器的作用,使其历来被睥睨为雕虫小技的观念在抗战时期得到了改变。
[Abstract]:The woodcut art educa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as vigorously developed under the active advocacy and enthusiastic guidance of woodcarvings. A large number of woodcut art exhibitions not only showed the fruitful results of woodcut art education, but also actively cooperated with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Played the role of woodcut combat weapon, so that it has always been looked down on as a small skill, the concept of anti-Japanese war has been change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桦;抗日战争时期国}q区的木刻运动史料[J];美术研究;195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凌承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抗战时期重庆的新兴版画运动[J];美术;2005年09期

2 陈雷;;鲁迅对中国现代新兴版画发展的影响[J];芒种;2012年16期

3 谢春;;鲁迅对近代中国新兴木刻发展的贡献[J];求索;2006年12期

4 谢春;;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J];中国美术馆;2008年10期

5 凌承纬;黎然;;抗战木刻运动溯源[J];中国美术馆;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露妍;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郭珊珊;民国新兴版画社团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焦体盛;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仕民;;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兵工生产[J];军事经济研究;1995年07期

2 耿密;;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主宪政运动[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常云平;陈英;;抗战时期大后方老人之社会救济初探——以重庆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杉本达夫;;关于抗战时期在大后方的作家生活保障运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甄京博;;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体育运动——以陪都重庆为考察中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李仲明;;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3期

7 徐兴旺;张永华;;国统区在抗战时期的木刻运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熊辉;;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诗歌观念及其艺术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邱正伦;;“首届中国抗战大后方美术文化研究高层学术论坛”综述[J];美术观察;2009年04期

10 潘洵;李桂芳;;走出象牙塔,在西部荒漠之地洒注科技甘霖——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社团的形成、发展和贡献[J];红岩春秋;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5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于农;;抗战时期的豫北地方流通券[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8 何长凤;廖光珍;;贵州历史上抓住机遇进行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范例——漫谈抗战时期的贵州企业公司[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9 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彭一万;;万民血肉筑防城——抗战时期厦门旅菲三诗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家贵;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倒孔”运动[N];团结报;2002年

2 宋仲福(本文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抗战时期甘肃工矿企业的发展[N];甘肃日报;2001年

3 黄献文;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05年

4 江汉大学 庄桂成;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孙兴维;抗战时期,新疆有3条国际运输线[N];解放军报;2011年

6 傅渝;抗战时期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撰稿 本报记者 杨力叶;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N];桂林日报;2010年

8 余贤杰;抗战时期兰州的城建区划[N];兰州日报;2005年

9 记者 周波;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为契机 推动桂林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N];桂林日报;2008年

10 冯都;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大战[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赵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作用及领导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谢廷秋;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嘉涵;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D];复旦大学;2011年

5 莫子刚;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D];四川大学;2005年

6 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隆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管理研究(1937-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再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难童教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李宗海;抗战时期西安防空建设论述[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4 付国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刑事法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淑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报刊事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商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劳开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上海情报工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艾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广西社会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2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062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