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中国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当代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2 15: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当代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11年

中国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当代性研究

郑淼  

【摘要】: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用崔建的歌词开这个头,恰如其分的描述了这篇论文的背景。 从上世纪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的开放,全面的搞活让快速变化着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现于世人面前,面对着日益变化的世界,中国的具象雕塑艺术该如何发展?成为雕塑家们所关注的深刻问题。 传统的具象雕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具象雕塑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中国的具象雕塑艺术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呢?那就是不再迷信过去的权威、不再强调整体的叙述,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关注社会,表达人文,打破传统,强调融通。那么这些变化是如何体现的呢?文中将其归分为六大类详细描述。那么这些变化又是有怎样的时代特性呢?由于中国的逐渐强大,文化逐渐崛起,迫切需要艺术弘扬时代,于是雕塑创作从过去的宏大、主题、战斗、教化模式中走出,转变为负于世俗、民间、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感中,焕发一种现实社会的现实状态。所以说,中国具象雕塑语言的拓变是具有很强的当代性的,这也是本文的论点。 那么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文中一是用时代发展来证明;二是以拓变的实质特征来证明;三是不同角度看拓变来证明;四是用当代作品来证明。这些依据都不约而同的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具象雕塑语言在不断的拓变且具有很强的当代性。 正如文中的举例:《秦兵马俑》体现了秦朝的强大;建国时期的《庆丰收》体现了祖国统一、万民同欢的时代;《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体现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代。然而,这些都是时代的过去时,不能满足当代精神的需要:回归自然、回归大众、参与生活、关注现实、才是当代的需要。正如同样的毛主席题材,当代著名雕塑家李象群的《伟人毛泽东》雕塑剔除了政治的环绕、强调的是个人的本性、个人的真相。再如他的《堆云、堆雪》雕塑完美的将一尊政治的身体回归到自然的身体。 这些都体现出艺术语言在改革传统的模式,更多的关注现实、关注当代。具象雕塑不仅不能消亡,而且还会更加辉煌!同时也突显了中国的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当代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课题的提出11
  •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1-13
  • 1.3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13
  • 1.4 研究的内容、意义、目标13-14
  • 1.5 技术路线14-15
  • 第二章 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对具象雕塑艺术发展的影响15-18
  • 2.1 东西方文化体系的构建15-16
  • 2.2 世界范围的具象雕塑艺术发展的根本性改变16-17
  • 2.3 东西方文化交汇所产生的影响17-18
  • 第三章 中国具象雕塑发展的根本性改变18-24
  • 3.1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语言开拓与转变18
  • 3.1.1 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人文精神18
  • 3.1.2 摒弃传统、打破常规18
  • 3.1.3 多元化的方式表达18
  • 3.2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语言变化层出不穷18-22
  • 3.2.1 形体、结构、解剖关系等具体、严谨、准确或形象、特征等写意、传神、生动的具象雕塑语言19
  • 3.2.2 与周围环境、建筑、景观等密切融合,加强空间氛围营造、产生情感互融的具象雕塑语言19-20
  • 3.2.3 以个性化的塑造语言、独特的表现手法描述社会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现象的具象雕塑语言20
  • 3.2.4 通过阵列、复制、装置、构成传达某种意念与精神的具象雕塑语言20-21
  • 3.2.5 意象化、漫画化、夸张化的具象雕塑语言21
  • 3.2.6 利用具有象征性或代表性的物品作为表现语言符号传达内在精神的具象雕塑语言21-22
  • 3.3 中国具象雕塑语言的当代内涵22-24
  • 3.3.1 具象雕塑语言的当代状况22
  • 3.3.2 当代雕塑语言急需拓展22-24
  • 第四章 中国具象雕塑的当代精神24-34
  • 4.1 时代发展对具象雕塑发展的影响24-25
  • 4.1.1 艺术与时代24
  • 4.1.2 时代发展与具象雕塑24
  • 4.1.3 时代的雕塑语言24-25
  • 4.2 中国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当代要素25-27
  • 4.2.1 中国具象雕塑拓变的标志25
  • 4.2.2 中国具象雕塑当代意识25-26
  • 4.2.3 中国具象雕塑当代元素26-27
  • 4.2.4 中国具象雕塑当代目标27
  • 4.3 不同的角度审视中国具象雕塑的拓变27-32
  • 4.3.1 在内容取材上的拓变27-28
  • 4.3.2 在形态语言上的拓变28-29
  • 4.3.3 在艺术表现上的拓变29-30
  • 4.3.4 在技术材料上的拓变30-31
  • 4.3.5 在思维观念上的拓变31-32
  • 4.4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语言的当代性体现32-34
  • 4.4.1 雕塑语境上的当代性32-33
  • 4.4.2 雕塑身份上的当代性33
  • 4.4.3 雕塑视觉上的当代性33-34
  • 第五章 中国具象雕塑的时代性体现34-41
  • 5.1 中国古代具象雕塑的经典传承与时代特征34
  • 5.2 中国近代具象雕塑的转型与时代特征34-36
  • 5.3 从当代作品看中国具象雕塑的当代性36-39
  • 5.4 中国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必然发展39-41
  • 5.4.1 全球时代关注的转变39
  • 5.4.2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发展的必然性39-41
  • 第六章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语言拓变要时刻审时度势、明辨方向41-45
  • 6.1 审时度势勿随波逐流41
  • 6.2 明辨方向勿盲目求全41
  • 6.3 自我实践41-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7
  • 附录 图表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8-49
  • 致谢49-5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利;;公众与艺术的对话——“仿真人”雕塑在城市文化形象创建中的效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张晓利;;后现代审美语境下我国具象雕塑艺术的新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桂彦;;错位、误读与当代雕塑的媚俗化[J];东方艺术;2008年13期

    2 孙振华;;关于当代雕塑的价值思考[J];雕塑;2008年01期

    3 刘海峰;;论当代中国写实雕塑创作的观念革新[J];雕塑;2008年03期

    4 刘金凯;;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雕塑的影响[J];雕塑;2008年04期

    5 段邦毅;;当代公共艺术思维的多向性[J];美术;2007年09期

    6 孙振华;;论新时期的中国雕塑[J];中国美术馆;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孙芳;宋词流派研究述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贾小青;;试析康德的“美的艺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汪炳璋;;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及其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汪炳璋;;简洁极致——皮埃特·蒙德里安的绘画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艺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虞英;虚空·流动·时间——立体主义之于建筑空间革命的诸多启示[J];安徽建筑;2004年01期

    10 虞英;;从现代艺术视野阐述建筑设计的非定式思考[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幸;;延伸与突破——论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韦大文;;《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周彤;;后现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再利用——从旧工业厂房到创意空间[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沈阳;;论“神仙思想”在汉画舞蹈身体语言上的体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董小玉;;纪录片“真实”性的再解读[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10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振宇;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下的传统造园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旭民;合成时代——概述绘画材料对油画学科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磊;道家哲学影响下的中国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星;荒诞世界中的诗性语言[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吉登娜;解析波普艺术中的装饰语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英姿;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龙范;德国表现主义对中国新表现主义油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家斌;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形象[J];城市;1997年01期

    2 殷小烽;所谓具象[J];雕塑;2003年04期

    3 吴为山;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兼谈中国雕塑之价值评价体系[J];雕塑;2005年04期

    4 祝明建;陈永华;马瑶;;城市雕塑的社会功能研究——以《深圳人的一天》作品为例[J];雕塑;2006年06期

    5 洪峰;;当代中国具象雕塑需表达本土物象特征[J];美术之友;2006年05期

    6 张海林;钟蕾;;关于公共雕塑与城市形象的新角度思考[J];装饰;2006年03期

    7 薛中;将雕塑安置在大众之中[J];新美术;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健;写实性雕塑的原理及中国城市雕塑的现状[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于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新路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卜惺晖;公共环境中雕塑的情感性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展望;“观念性雕塑”──物质化的观念[J];美术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辰;;雕塑语言的当代转换[J];雕塑;2008年06期

    2 苏立群;;寻找自己的雕塑语言——谈雕塑家对形体语言的个性追求[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06期

    3 杨轶斌;;雕塑语言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4 吕国忱;陈景丽;;论语言的认识功能[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5 张向玉;;雕塑语言的理解与运用[J];北方美术;1995年04期

    6 李玉仓;;认识雕塑——试析雕塑语言及中西雕塑艺术传统[J];艺苑;2005年04期

    7 Cissy;;塑本求源:当代雕塑邀请展[J];东方艺术;2007年17期

    8 张顺;;浅析传统雕塑语言与现代雕塑语言的对应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9 谭伟;;论亨利·摩尔的雕塑语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范迪安;;塑造人文——论吴为山的雕塑艺术[J];美苑;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慧如;;诗现实的当代性[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舒志定;;现实的个人: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教育思想当代性的一个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纪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鲁汉;;关于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性思考——以菏泽“捏面人儿”手艺为例[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蓬;;哲学主题的历史转换与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意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安东尼奥·内格里;赵伟;;寻找联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8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9 孟宪武;;虚拟性爱——当代性科学研究的新课题[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王蕴明;;昆剧《张协状元》的当代性[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锦庚;[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炜敏;[N];济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志石;[N];国际商报;2010年

    4 整理人 宋蒙;[N];文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通讯员 贾鹏 许勇;[N];德州日报;2010年

    8 黄艳军;[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赵军;[N];中国电影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叶君 侯伟东;[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一夫;新中国城市雕塑语言的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吕立志;马克思资本理论当代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5 陈晖;近现代法哲学的两次转型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7 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8 罗四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淼;中国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当代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新宇;雕塑语言协调性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舒兴川;负空间雕塑语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卓;当代雕塑语言中的构成因素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5 江颖;诗性空间—用雕塑语言诠释城市公园空间的形与意[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青;点、线、面在雕塑语言中的发展与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建鹏;负空间雕塑语言探索[D];山西大学;2012年

    8 杜旭渤;影像因素在材料雕塑语言中的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景晓蕾;跨界与原创[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10 丁凯;浅谈西方近现代写实雕塑语言[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具象雕塑语言拓变的当代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31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