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风景——谈云南少数民族风俗雕塑创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张岳林;从民俗事象到小说悲剧景观——《红楼梦》中的生日描写[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颖;;真景物与真感情——辛弃疾田园词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欧鸥;孟祥彬;;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移天缩地”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6 岳雪莲;;传统节日与农业自然灾害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7 韩立平;论张炎对陶渊明之接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方建勋;;论邓石如篆刻的气象[J];书画世界;2012年02期
9 孙江南;;试论李煜悼亡诗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郑艳霞;;情以景幽——论柳永词中的景物描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岑惠;;清代媒婆制与现代婚姻中介的制度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达林;;从“字”与“画”的关系中探索汉字设计的新形式[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宋敏;;笔墨当随时代——从当代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概况中看传统中国画对当代中国动画片设计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6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海荣;;论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爱昕;;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芳;;村落仪式中的求吉——以济南市历城区黄巢村为例[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8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乐;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医理论发展研究及医家思维模拟方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天翔;费尔南多·波特罗艺术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颖;美籍学者孙康宜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昂星;倪明涛;;宋代都市风俗的真实写照——《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和空间表现赏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张天会;苟双晓;陈立畅;徐人平;顾丽春;;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生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郑晓慧;;民俗“镜像”——由宋代风俗画看宋代民俗文化[J];开封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程波涛;;宋代人物画向世俗题材拓殖状况与风俗画兴起的原因[J];阅江学刊;2010年05期
6 杨志翠;浅谈中国风俗画的发展[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陈蔚南;;浅析中国传统风俗画[J];职业技术;2006年08期
8 邹满星;;宋代风俗绘画管窥[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申英淑;;申润福与朝鲜王朝晚期风俗画[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01期
10 张翠霞;;云南“纸马”艺术源流探析[J];寻根;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海涛;;汉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美术中的存在及其影响[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2 黄汉成;;尼德兰文艺复兴祭坛画浅谈[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岳纲举;场景搭配技术 把精彩轻松留住[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2 钟小龙;居家场景拍私房大片[N];中国摄影报;2011年
3 徐丹丹;“圣母画家”牟利罗[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范达明;读莫大林的西藏风俗画[N];美术报;2007年
5 贾关法;京韵京味跃然纸上[N];中国商报;2005年
6 雅然;谜一样的弗美尔[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范小平;绵竹年画《迎春图》探秘[N];四川日报;2006年
8 杨一苗 陈钢;500多年“正宗品牌”凤翔木版年画还能“活”下去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尹丽;中国风俗人物画的巅峰之作[N];学习时报;2009年
10 王勇;色彩的盛宴[N];美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会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形中审美意象的延续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金贤淑;古代中韩设色人物画及其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3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李晓宇;所见即一切[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5 鲍贤清;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尹惠俊;中韩水陆画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聪;村童闹学图:一个扑朔迷离的场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帆;源于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的再生符号识别设计[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3 吴化雨;基于当代艺术设计的云南少数民族图案运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4 董蕊;宋代风俗画兴盛原因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铭怡;宋代风俗画题材内容与艺术表现探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燕;世俗文化陶染下的宋代风俗画[D];渤海大学;2012年
7 郑洁;风俗画中所折射的社会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朱芳;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元素在室内陈设品设计中的运用[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9 张宇;试论南宋风俗画的题材拓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亚军;民国早期瓷绘风俗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73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57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