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从明天雕塑奖作品《悬界》论当代雕塑的“剧场化”

发布时间:2020-10-13 17:19
   当代雕塑的“剧场化”是指在互动参与的环境下,综合传统雕塑、身体、科技等多种媒介进一步体现雕塑精神、促进观者与艺术家双方情感互通的艺术理念。在艺术跨学科背景下,雕塑“剧场化”通过交互式的场景营造、去中心化的表现内容、多媒介的文化传达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参与式虚拟空间呈现方式、丰富了雕塑的公共语言、形成了共享型应用价值体系,也随之拓宽了自身领域和边界。当代艺术的“剧场性”介入公共空间和大众生活时,很容易跌落到大众娱乐的层面,像娱乐设施一样被商业所利用;使艺术失去了为政权和公众提供新思想的可能,这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剧场性”在当代艺术中的得失。立足于本土文化语境,以相对完善的艺术机制为背景,探讨明天雕塑奖作品《悬界》在“剧场化”方面所体现的当代审美价值、“剧场化”的沉浸式参与观念打破既有的二元对立的话语,形成一种平等的、协商的、共享的艺术形态。本文聚焦雕塑“剧场化”表现和去中心化合作模式,阐述剧场技术、观念革新和雕塑本体语言的必要性。从艺术家作品中提取“剧场化”趣味,论述作品提升空间营造思维方法,促进交互文化体验。从文章结构上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梳理当代雕塑“剧场化”的研究背景与实践意义,叙述了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当代雕塑“剧场化”的现状和发展。首先阐述了“剧场化”的提出,极简主义强调“场域”意识,莫里斯提出“剧场”带给观者的是一种整体的体验和感受。弗雷德评价“剧场化”是多元的、跨领域的。而后,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剧场化发展方向上是有差异的,西方偏重于使用新媒介与平面化表达,而国内注重意识的传承性;第三章:明天雕塑奖作品《悬界》在雕塑“剧场化”方面的应用及创新。简要介绍了明天雕塑奖的基本宗旨:追求形式语言上的动态感,通过介入社会,更多的去参与发展过程当中跨学科的、跨领域的一切多种可能性的研究。《悬界》是明天雕塑奖的其中一部分,也是该奖项的理念缩影。继而对作品《悬界》进行艺术分析,从木雕装置、演员身体表演、光影空间营造、音声艺术烘托和美学观念五个方面进行描述,清晰作品特点。第三节概述雕塑的“剧场化”特征与表现,这部分从观念和材料两方面进行阐述,观念方向有互动、体验性:使雕塑不再是凝固不变的物体,不再是没有情绪的造型;时间性:雕塑的前世今生,在静止的雕塑实体表现出动态的时间延续;空间定义:从虚拟场景和感官听觉到观众创造心理空间来映射社会空间剧场。材料、媒介的多样性包括:传统雕塑、身体语言和新媒体应用,是形成互动化场域、建立物质空间关系和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主要传播手段。第四节结合以上内容分析《悬界》在雕塑“剧场化”方面的应用及创新,从作品机制创新也就是“区块链”的理念应用到“雕塑剧场”当中,聚合创作者的优点,达到协作共赢、和而不同的观念;从意象展示方面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现一个全方位的现场、多感官的沉浸式艺术场景;在雕塑可触结构表现上,凸显雕塑本体语言的传承,增加作品整体的制作感;空间营造使用跨文化剧场、性别表演及悲剧美学,丰富了作品情感表达、剧场仪式感,从内部激发人的精神力量碰撞;第四章:对雕塑“剧场化”的展望与延展。从《悬界》投射到雕塑“剧场化”整体的发展趋势,在多元化格局之下加速跨学科倾向,公共、参与的艺术观念促使“区块链”模式的完善,视觉和触觉的感官体验需要借助物的应用与表达,虚拟空间的表现是伴随着科技发展的更新,坚守雕塑本体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形态存在的基本元素。第五章:当代雕塑“剧场化”延展的必要性与意义。首先是雕塑的“剧场化”界定问题,剧场与表演空间的形式转换,传达的是艺术门类之间自然潜在的联系和相似结构。剧场技术、观念革新能够带动个人视觉反馈情景和多元体验革新,在“剧场化”形成一定形态以后就具有了共享、共生特点。笔者从第六届明天雕塑奖作品《悬界》所受启发,对其中表现的雕塑“剧场化”进行分析,并从该出发点上升到对当代雕塑的“剧场化”方面的探索,期待为当代雕塑艺术的明天带来实际参考价值。
【学位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305
【部分图文】:

全景,作品


图 3-1:作品《悬界》全景 图 3-2:作品《悬界》木雕Fig3-1 sculpture《The Cantilever》 Fig3-2 sculpture《The Cantilever》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第二为演员身体表演,在《悬界》展示过程中,与木雕装置相呼应的就是人物表演,衣少女举着一盏油灯,缓步游走在木船和木人周围,嘴里轻声哼唱着动听的旋律,眼神时与观众交汇,时不时与木人传神,与现场音乐相呼应,驱使了观者探求的好奇心。她似乎这个作品的独白者,飘然于世却看遍世间冷暖。她是作品发展的推进者,通过表演行为的

木雕,作品


图 3-1:作品《悬界》全景 图 3-2:作品《悬界》木雕Fig3-1 sculpture《The Cantilever》 Fig3-2 sculpture《The Cantilever》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第二为演员身体表演,在《悬界》展示过程中,与木雕装置相呼应的就是人物表演,衣少女举着一盏油灯,缓步游走在木船和木人周围,嘴里轻声哼唱着动听的旋律,眼神时与观众交汇,时不时与木人传神,与现场音乐相呼应,驱使了观者探求的好奇心。她似乎这个作品的独白者,飘然于世却看遍世间冷暖。她是作品发展的推进者,通过表演行为的

木雕,作品


图 3-3:作品《悬界》木雕 图 3-4:作品《悬界》身体语言表达Fig3-3 sculpture《The Cantilever》 Fig3-4 sculpture《The Cantilever》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第三光影空间营造部分,《悬界》这件作品的出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先进光影技术的运用整个展示空间中,作品没有使用传统的大光射灯,而是把作品沉浸在黑暗的展厅当中,使线灯光,烟雾装置设备,投影设备等,选择性的展示展厅当中的空间,这样的展示方式有的引导作用和聚焦作用,观者的注意力会随着光影的投向来转移,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朴荣泽;赵慧玎;;雕塑·滋生于表面——韩国当代雕塑的现状[J];美术大观;2019年11期

2 于晓波;;当代雕塑的解构与整合[J];美术大观;2018年12期

3 孙振华;;关于当代雕塑史的写作[J];当代美术家;2019年02期

4 杨明;;《飞》[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5 许正龙;;《凳之根》[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6 陈辉;;《风韵》[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7 项祎;;当代雕塑的物质性[J];艺术教育;2019年10期

8 ;第五届/明天当代雕塑奖 2017作品征集[J];当代美术家;2017年01期

9 李笑男;;真实的尺度——当代雕塑发展中的日常性[J];中国艺术时空;2017年02期

10 焦兴涛;何桂彦;;当代雕塑:范式与困境——第五届“明天当代雕塑奖”[J];当代美术家;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健;大地艺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磊;物质隐喻—铅材作为媒介在个人雕塑创作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2019年

2 曹蕾;从明天雕塑奖作品《悬界》论当代雕塑的“剧场化”[D];四川美术学院;2019年

3 魏豪彤;数像时代下立体空间艺术与二维平面传播[D];四川美术学院;2019年

4 朱添滆;写实语言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9年

5 霍文婕;抽象语言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9年

6 朱亚明;当代雕塑主题对社会的反思[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8年

7 李在薰;“线”元素在现当代雕塑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李成珂;当代雕塑对于生命表达的探索与思考[D];贵州大学;2019年

9 方剑;金乌魂绕—阴沉木雕刻创作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10 肖建业;“材而入意 造物应心”实践探索[D];吉林艺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39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39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