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家族传承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研究——以常州徐氏留青竹刻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28 02:16

  本文关键词:家族传承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研究——以常州徐氏留青竹刻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留青竹刻,顾名思义是将竹子青皮上所绘图案之外的皮铲掉,露出细丝般条纹的竹肌,并在留下极薄一层的青皮之上做青筠五色的技法处理。王世襄在其编著的《竹刻》中介绍了五位全国顶尖的竹刻艺术家,其中常州占了四席。四席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徐素白。自民国时期徐素白开创了"徐氏竹刻",流传至今已第三代,徐氏每一代传人都为留青技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全国范围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留青竹刻;徐素白;传统手工技艺;做青;张希黄;第三代;传承模式;王世;浅刻;徐云;
【基金】:江苏理工学院科技创新团队“传统艺术(设计)传承与交流”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TDZD13010
【分类号】:J314.5
【正文快照】: 留青竹刻.顾名思义是将竹子青皮上所蓄的刀法,在浅薄的竹筠层面上表现物象的然退晕的效果.使画面在极薄的竹筠上显示绘图案之外的皮铲掉,露出细丝般条纹的竹立体感.其子徐秉方、徐秉言,及其孙辈徐出丰富的层次,从而获得绚烂成景的艺术效肌,并在留下极薄一层的青皮之上做青筠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园;;双契留青[J];中华手工;2012年04期

2 李彤;于帆;李敏琦;;探析功能与形式关系的变迁对留青竹刻艺术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3 钱凯一;;浅谈中国竹刻艺术的流变与传承——以常州留青竹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4 乔锦洪;;留青竹刻浅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5年03期

5 陆涛声;徐秉言留青竹刻艺术[J];上海工艺美术;2001年01期

6 彭仁;;疏影横斜 暗香浮动——常州白氏留青竹刻的今与昔[J];钟山风雨;2006年02期

7 杨联纲;;“高山流水图”留青竹刻笔筒的鉴赏与思考[J];收藏界;2008年09期

8 郭琳;;庭竹森疏玉质寒,诗思禅心共君闲——中国书画在留青竹刻中的表现心得[J];装饰;2010年09期

9 张r,

本文编号:492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92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